治政之要在安民

治政之要在安民

国以民为本,党以民为基。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坚持底线思维着力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习近平总书记就防范化解政治、意识形态、经济、科技、社会、外部环境、党的建设等领域重大风险作出深刻分析、提出明确要求。其中,围绕防范化解社会领域重大风险指出,维护社会大局稳定,要切实落实保安全、护稳定各项措施,下大气力解决好人民群众切身利益问题,全面做好就业、教育、社会保障、医药卫生、食品安全、安全生产、社会治安、住房市场调控等各方面工作,不断增加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500413992_wx

 

治政之要,在于安民;安民之道,在察其疾苦。只有始终坚持人民群众的利益高于一切,时刻把人民群众的利益问题记挂在心上、解决在手头,才能使党的宗旨落到实处,也才能得到人民群众的衷心拥护和爱戴,党执政才有坚实的根基。习近平总书记把解决好人民群众切身利益问题作为防范化解社会领域重大风险的重要内容,既深刻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内在规律,更体现了对人民群众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一份沉甸甸的责任。

民生,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政党的命运休戚相关。古今中外,无数朝代更迭、无数政党兴衰,都在反复证明一个道理:重视民生,则国泰民安、政通人和;无视民生,则国覆民反、政息人亡。当前,就业、教育、医疗、食品药品安全等民生方面还有不少风险隐患,涉黑涉恶案件时有发生,社会治理存在粗放、低效等问题,如果处置不当、应对失策,就有可能产生连锁反应,甚至酿成重大事件。这就要求我们紧紧围绕保民生这一关键,下大气力解决好人民群众切身利益问题,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有效防范化解社会领域重大风险。

民生是什么?是老百姓的日常生计与生活。群众的一桩桩“小事”,是构成国家、集体“大事”的“细胞”,小的“细胞”健康,大的“肌体”才会充满生机与活力。只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群众利益无小事,坚持不断地改善民生,对民生方面的风险隐患进行摸排并及时化解,全面做好就业、教育、社会保障、医药卫生、食品安全、安全生产、社会治安、住房市场调控等各方面工作,把群众的一桩桩“小事”作为“大事”来抓,让群众享受到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唯有如此,社会和谐稳定才能得到保证。

安民才能安心。经济社会转型期,也是矛盾凸显期,简单的事处理不当会变成复杂的事,小矛盾长期积累就会引发大灾难。领导干部不保民安,老百姓也不会让你心安。为此,要把保民安作为保民生的一个重要方面,在处理矛盾问题时要把问题考虑得细致些,把工作做得扎实些,把措施定得周全些,巩固和发展团结稳定、安定祥和的局面,使人民安居乐业、幸福生活。当前,既要坚持保障合法权益和打击违法犯罪两手都要硬、都要快,继续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紧盯涉黑涉恶重大案件、黑恶势力经济基础、背后“关系网”、“保护伞”不放,打防并举、标本兼治,又要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坚持和发展“枫桥经验”,健全平安建设社会协同机制,从源头上提升维护社会稳定的能力和水平,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保障人民安居乐业。

民生工作只有融入深厚的感情、坚持扎实的作风,才能做到家、办到位。人民群众最反感那些华而不实的“面子工程”、那些不着边际的“花拳绣腿”,对于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更是深恶痛绝。只有真正把老百姓的“难事”当作党委、政府的“要事”,老百姓的“关注点”当作各级党委、政府工作的“着力点”,党员干部真正扑下身子,从一点一滴、一件一件的实事好事办起,着力解决一些突出问题,才能让人民群众感受到生活一年更比一年好,不断增加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党群干群之间的鱼水深情才能得到进一步巩固。

本文链接:http://www.71.cn/2019/0218/1034359.shtml(转载请保留)

【声明:本文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仅供参考。】

(作者单位:安徽省委组织部研究室)

本文系宣讲家网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来源。

网友之家栏目投稿邮箱为:jst71ztz@126.com,欢迎大家踊跃投稿。

欢迎加入网友之家交流5群: 610739169。

责任编辑:连元博校对:刘媛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