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本无狮,中国狮文化如何兴起?

华夏本无狮,中国狮文化如何兴起?

摘要:除了舞狮这样的表演艺术,在我国民间建筑、造型艺术、娱乐乃至文学中,狮文化已经渗透到方方面面,成为中国文化的一道独特风景。

正月刚刚过去,在正月里,舞狮是一项必不可少的民俗活动。

除了舞狮这样的表演艺术,在我国民间建筑、造型艺术、娱乐乃至文学中,狮文化已经渗透到方方面面,成为中国文化的一道独特风景。说来有些奇怪,自古华夏本无狮,狮子是域外传来的一种异兽,却如何在中国这片土地上孕育出世界独有的狮文化?

因为少见,所以成了祥兽

狮子的原产地在欧洲中部。200多万年前的更新世时期,在德国南部、奥地利、匈牙利、前南斯拉夫、罗马尼亚和巴尔干半岛及多瑙河流域的河谷地带,都曾经是狮的家园。在距今大约5.5万年到20万年的时候,它们的分布区向东南方向扩展,首先进入亚洲,然后分成两支:一支向西通过埃及进入非洲,再穿过赤道地区,踪迹遍及整个非洲大陆,进化成为现代的非洲狮各亚种;向东的一支则通过叙利亚、波斯,穿过中东,再进入印度,成为今天亚洲狮的祖先。

华夏这片土地上,自古并没有狮子的踪影,狮子是被人为引进的。最早引进狮子,还是要追溯到汉武帝派张骞通西域的那次著名事件。在我国史籍中,最早出现狮子的记载是《汉书·西域传赞》,那里说到,狮子是张骞通西域之后作为“殊方异物”传入中国的。

张骞通西域,打通了中国与西域各国之间的联系。东汉顺帝时,疏勒国王派使者到洛阳,向东汉朝廷赠送礼品,其中就有狮子。顺帝见到这巨大而凶猛的野兽,颇感新奇,就命人把狮子安置在御苑内,加固铁笼,还让大臣们一起来观赏。

汉代以后,狮子虽然通过人为途径传入中国,但多半作为贡品,数量极其有限,而且大多饲养在帝王宫苑之内,一般的平民百姓就只有耳闻,难得一见了。

中国自古以来就有一种祥兽文化,比如龙、凤、麒麟等等。它们多半在现实世界中并不存在,被人们综合现实世界中各种动物的形象,加以想象创作,成为一种吉祥的符号。狮子传入中国以后,一方面有现实存在的影子,另一方面在日常生活中难以见到,加上它本身威武的形象很具权势的象征,于是成了祥兽最佳的摹本。

狮子作为祥兽被人们加以艺术创作、表现,也是自东汉时期就开始了。我国早期的石狮往往设置在贵族墓前的神道两侧,用以驱逐邪恶、保护墓地。

从一开始,狮子作为一种祥兽符号,它的形象就加了很多想象的成分。有的在狮子的肩上增添一双飞翔的翅膀,有的在狮子的头上饰以单角或双角,有的在狮身上饰以云纹和火焰纹。对这种以狮子为模本的祥兽,称呼上也各有不同,有称麒麟的,有称辟邪的,有称天禄的,有称扶拔的,特别是南北朝时期,这种神瑞化的装饰更为突出。

而随着汉代以来印度佛教的传入,更把狮子神化起来。佛经故事中记载:“释迦牟尼诞生时,一手指天,一手指地,惟我独尊,做狮子吼,群兽慑服。”狮子凌驾于百兽之上,具有了辟邪护法作用。

深入民间的玩具狮

建筑上的狮子多半是帝王、官宦和豪富们权势的象征。不过,既然成了祥兽,狮子也不可能只为权贵专有。宋代以来,狮子在世俗化、程式化过程中,逐渐深入到民间,并多半以玩具的形式出现,为百姓们喜闻乐见。

陕西凤翔的泥塑玩具狮是当地民间艺人按照自己的观察和欣赏习惯,将传说中的兽中之王与狗、猫的具体形象相结合,使狮子形象憨态可掬。这种狮子的造型夸张了狮子的大头和眼睛,突出了一排大而白的牙齿。山东临沂、潍坊的民间布制玩具狮子,头部做得与身体一样大,眼睛、耳朵、尾巴都做了充分的夸张。把一头凶猛的狮子变成憨态可掬、稚气横溢的可爱形象。

北京的棕狮用泥块做头,用布片、排须做成耳朵和身躯,再施以彩绘,成为活脱脱民间舞蹈狮子的缩影。

广东和福建的民间彩扎狮子,用彩色的布料、毛绒剪贴拼制,通体用金银线刺绣,绒球点缀着狮头,整个形象显得色彩俏丽,活泼生动。

在陕北的绥德、洛川、米脂及关中的富平、澄城县城乡,流传着一种放在炕上的拴孩子石狮,形状不大,最大的不过30多厘米高,小的仅2至3厘米。这种炕头石狮与当地群众世代相传的“保锁孩子”的习俗结合在一起,小孩生下百日后,都要用这种炕头石狮“拴”起来,小狮子可以镇住邪气,保佑孩子平安。形体较大的石狮,又有“稳”住孩子的作用,防止摔到地下。

民间狮子玩具的创作中,艺人们抓住了狮子的头部特征,突出眼和口,让人一看便知是狮子,做到了“神似”。狮子的身体上绘有花草,尾巴和双腿采用“写意”的方法表现,使狮子具有孩童天真、稚气、健壮的意趣,为狮子艺术注入了浪漫的新生命。

最著名的守门狮

狮子以其威猛的外形,在中国文化中最著名的形象可能就是守护狮,特别是守门狮了。

在中国,狮子作为吉兽最初的职责也是守护,从东汉开始一直作为帝王公侯陵寝、宫殿的卫士。从宋代开始,狮子的形象逐渐世俗化,除了宫殿官府,私宅园林前也可以设置守护狮。

狮子的形象也被附着了官阶、权力、等级等文化意义。清初颁布的《工部工程做法则例》,对设置守门狮曾有过规定,如一品官门前石狮的狮头要有13个卷毛疙瘩,俗称“十三太保”,一品官以下石狮的卷毛疙瘩,则要逐级递减,每减一品就要减少一个疙瘩,七品官以下门前摆石狮即为僭越了。不过,这种限制很快便被废止了,这是因为狮子在民间建筑上的应用已十分广泛,很难加以限定了。

明清的守门狮都是雌雄成对,双双蹲坐门前,雄狮戏绣球象征权势和一统寰球;母狮抚小狮象征子嗣昌盛,源远流长。

北京是元、明、清三个王朝的建都之地,荟萃了中国封建社会古建筑中的狮子大成,其中尤以天安门大石狮最为著名。天安门大石狮前后排列,分为2对,共4尊。石狮的形貌相似,呈圆团状,用汉白玉石雕刻。这4尊大石狮连座高3.4米,每尊重15吨。4尊石狮的头顶都有13个疙瘩,这是当时的最高规格。这4尊石狮是中国明清狮子的典范,是北方狮的代表,时至今日,仍然是中国狮子艺术中的正宗。

从守门狮使用的材质上看,石质最为普遍,此外还有铁铸狮、铜铸狮等。

宋代的寺庙祠堂、大型宅第和桥梁等古建筑中都把狮子作为主要的装饰题材,台基、柱础、栏杆、抱鼓石、瓦当、栏板及其他建筑构件上都有狮子的身影在跳跃。最有代表性的则首推山西省的晋祠。

狮子在桥梁上装饰始于何年,现在很难定论,北宋李明仲编纂的《营造法式》对建筑上的望柱栏杆应用雕刻狮子已有规定,说明最迟在北宋便有桥梁装饰狮,留存至今的则以北京郊区卢沟桥上的石狮最为著名。

卢沟桥在北京郊区永定河上,大桥建于金代,桥长265米,宽9.3米,是我国北方最古老的大型联拱长桥。卢沟桥的140个石制望柱及栏板等处都刻有形态无一雷同的狮子。北京有句歇后语:“卢沟桥的狮子数不清。”除裸露在外的石狮子外,在大狮子的肚下、背上还有不少时隐时现的小狮子,现在终于数清,总计485尊。桥上的石狮全都嬉戏活泼,充满人性气氛,作者所表达的就是以狮子的姿态来达到装饰悦人的目的。

责任编辑:叶其英校对:李天翼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