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减负 让“最后一公里”更通畅

基层减负 让“最后一公里”更通畅

中共中央办公厅近日发出《关于解决形式主义突出问题为基层减负的通知》。《通知》制定了一系列为基层松绑减负的务实措施,明确提出将2019年作为“基层减负年”。党中央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坚持不懈狠抓作风建设的坚强决心,引起社会各界强烈反响。

摄图网_500466570_wx

 

近年来,随着脱贫攻坚战役的不断推进,部分地区基层出现敷衍应对、拍照走过场的痕迹扶贫工作方式。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开不完的会议、写不完的总结、迎不完的督查,另一方面是出现以汇报材料“论英雄”、以督查检查“推工作”,任务层层“加码”而责任层层“甩锅”的病态现象。这种现象不仅消磨打击了扶贫干部干事的热情,而且基层一线的扶贫干部需要花费更多的精力去应付形式主义,没有因精准扶贫带来的成就感、荣誉感,从而产生倦怠心理。上面千条线,基层一根针。在脱贫攻坚任务本身就繁重的情况下,形式主义严重束缚了基层扶贫干部的手脚,更从根本上影响阻碍了脱贫攻坚伟大事业在“最后一公里”的稳步推进、通畅延伸。

上下结合,共同发力。贯彻落实《通知》需要建立监督机制,强化基层减负社会监督、舆论监督和群众监督,营造强大的基层减负氛围。同时,基层还要主动接受监督,不可上面雷声轰轰,下面风吹不动,出现“彻底放空”“马放南山”的现象。只有做到上下结合,共同发力,才能真正给基层减负,为广大基层干部卸下了繁重的负担、插上了理想的翅膀,极大地激发了基层干部干事创业激情。

落准落实落细。《通知》针对整治文山会海、改变督查检查考核过多过频过度留痕现象等方面,提出了务实管用的举措。各地各部门党委要将《通知》精神落准落实落细,要有严格按照文件和制度狠抓落实的勇气,对那些长、多、滥的会议和假、大、空的文件动手术,敢于问责“打板子”,切实推动基层政治生态、作风面貌焕然一新,增加基层干部的“获得感”。

“基层减负年”,剑指基层形式主义,各地各部门党委要以《通知》明确提出的要求为导向,正确发挥考核指挥棒的作用,树立重实干的考评导向,着力扭转重留痕轻实绩的风气,保证基层干部把精力真正用在解决实际问题上,以实干担当精准施策、精准发力、不断创新工作方式和方法,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不懈奋斗。

本文链接:http://www.71.cn/2019/0321/1037836.shtml(转载请保留)

【声明:本文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仅供参考。】

(作者单位:陕西省榆林市吴堡县岔上镇)

本文系宣讲家网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来源。

网友之家栏目投稿邮箱为:jst71ztz@126.com,欢迎大家踊跃投稿。

欢迎加入网友之家交流5群: 610739169。

责任编辑:连元博校对:周艳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事业单位事业单位标识证书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