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年栉风沐雨,风雨兼程;70年春华秋实,沧桑巨变。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位于东海之滨的厦门市,在经济、社会、生态文明等多个领域攻坚突破,实现了由曾经的海防前沿到开放前沿的华丽转身、由曾经的海边小城蝶变为现代化国际性旅游城市。学习时报采访组的专题报道,生动展示了厦门生态文明建设的丰硕成果。
厦门作为我国四大经济特区之一,是改革开放政策的先行实践地,也是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的先行示范地。上世纪80年代之初,在城市化快速发展过程中,如何处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矛盾呢?厦门向全国人民交出一份高质量的答卷:在全国率先编制经济社会发展战略,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战略;科学谋划,系统治理筼筜湖;开展一系列自然资源环境保卫战;等等。这种超前谋划、高标准定位、一张蓝图绘到底的工作方法,探索出厦门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双赢之道,也充分体现出历届市委市政府领导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深刻认识和以人民为中心的责任担当。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认识是行动的动力。厦门生态文明建设的累累硕果,是厦门人民深入贯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先进理念,实现生态环境高颜值和经济发展高素质有机统一的生动实践,同时也用行动证明了“良好的生态环境也是生产力”的科学真理。近年来,厦门一方面大力发展新经济、新产业,推动高素质的创新创业领域,一大批高新技术产业纷纷落地,经济密度大幅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另一方面积极开展生态文明体制机制创新,在全国较早地开展“多规合一”、生活垃圾分类、优化生态空间等政策措施,为新时代厦门生态文明建设注入了新动能。
站在当代中国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要顺应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这既需要深入贯彻落实生态文明建设“四个一”的顶层设计,也需要积极总结包括厦门在内的各地可推广复制的实践经验,推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再上新台阶。
(作者系福建省委党校教授)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