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城市有条绿色步道

让城市有条绿色步道

核心阅读

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越来越忙碌,对绿色环境的向往和日常休闲娱乐的渴求也更加凸显,街旁绿地、带状公园及其他零散空间应得到更高的重视,绿色步道应成为提高市民幸福感的重要元素。

绿道由带状公园和街旁绿地等组成,渗透到城市生活的各个角落,不仅联通了城市与自然,也联通了家和公园,联通了邻里感情,更联通了党心民心。城市绿道不仅仅是一条路,它也是城市规划的“思路”,思路一变天地宽。

绿色是生命的象征、大自然的底色,更是美好生活的基础、人民群众的期盼。近年来,伴随着生态文明建设进程的加快,城市治理理念的不断更新,绿色已成为生活时尚。“让城市有条绿色步道”不再是口号,已然成为不少城市实实在在的行动。

生态文明的城市新篇章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全面推动绿色发展,改变了传统的“大量生产、大量消耗、大量排放”的生产模式和消费模式,使资源、生产、消费等要素相匹配相适应,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协调统一、人与自然和谐共处。

然而,城市如何让市民能够更加便捷亲切地享用到生态文明建设的果实,却是一个值得认真思考的问题。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生态文明,必须有城市篇章。只有让绿色融入喧嚣的城市,使城市建设更加人性化,城市才有生命力,市民才有获得感和幸福感。但是,土地是经营城市最重要的要素之一,日益紧张的城市用地已经很难挤出一片绿地,更不用说偌大的公园。如何改变城市规模越来越大、高楼大厦越来越多,而市民生活幸福感越来越低的问题?绿色步道成为其中重要的元素。绿道的建设看起来是小事,但它能有效起到的山水与城市、自然与人文、传统与现代和谐融于一体的重要作用,为市民所向往的美好生活提供重要的内容。

城市发展理念的新界标

在人类历史的发展进程中,城市作为社会发展的标志和文明的象征,承载了太多的内涵。然而,伴随城市化进程的加快,高楼林立、交通拥堵、环境恶化的城市不再受市民喜欢,生活在“钢筋水泥森林”之中的人们越来越感到压抑,邻里之间很少来往,绿色成了记忆,体育锻炼成了奢侈……这些发展中的问题无疑拷问着城市治理者的良心和水平。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要求提高统筹贯彻新发展理念的能力和水平。对不适应、不适合甚至违背新发展理念的认识要立即调整;对不适应、不适合甚至违背新发展理念的行为要坚决纠正;对不适应、不适合甚至违背新发展理念的做法要彻底摒弃。城市发展理念的更新迫在眉睫,城市管理者考虑城市经济发展的同时必须考虑作为城市主体的市民对美好生活特别是美好生活环境的需求。

城市绿道如同一面镜子,从细微处折射出一座城市的舒适程度和文明高度。在一个个鲜活的绿道建设案例里,我们能够看到良好的互动关系。通过注入历史、文化、艺术、科技等元素,绿道为城市打开了一个全新的交互界面。人们漫步绿道,便是在阅读这座城市,与它的过去、现在和未来进行对话。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不乏城市快速发展的样本,也不乏市民“用脚投票”的反面教材。如何更新城市发展理念,将绿色、共享等生态文明建设理念融入城市设计之中,使城市居民更加有获得感、幸福感,使城市的发展成果转变到“家”的温馨和人的“亲近”之中,这是城市治理者和建设者们不得不认真思考和解决的问题。对城市而言,建设好生态城市,不仅是观念的改变,更是要让市民在广泛参与中增强获得感和幸福感。

一个好的绿道系统,不仅是一条道路,也不仅是一片绿地,它的目的是为市民提供更舒爽宜居的环境,本质上是一种生态设施。市民在绿道上散步、骑车进行锻炼的同时,最好还能结合当地的生态优势和天然景观,营造移步换景、充满趣味的体验。显然,绿道能够实现这样的功能,也必然受到市民的青睐。

近年来,我国一些大中城市积极探索公园城市和绿道建设,通过绿道把城市公园、绿地串联起来,方便市民观光、锻炼,取得了显著成效,深受市民喜爱。以城市绿道推进公园城市建设,让绿道可进入、可参与,景观化、景区化,使建设融入绿色,把绿色融入生活,正在向世人呈现一座座全新的城市、一种全新的生活。城市绿道,不是简单的道路修补,而是让生态文明理念融入市民生活,体现出设计者的匠心,看得出城市治理者心中有人民。一条条绿道,真正成为了城市发展理念的新界标。

城市竞争力的新内涵

伴随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城市数量的增加,城市竞争力也成为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问题,各种竞争力排名不一而足。其实,不管如何排名,都面临着如何认识和看待城市竞争力的问题。过去,大家比较公认的指标多集中在就业机会、交通条件、房价等等要素之中。绿色发展理念的提出,对城市带来的深刻影响不仅仅在经济上,而且在城市治理水平上。比如,曼哈顿中心的中央公园就是纽约城的名片,也是其竞争力的重要内涵。就城市竞争力而言,就业机会、交通条件、房价等固然重要,但公共绿化率也是至关重要的竞争力指标。

城市的土地寸土寸金,尤其在城市中心,民生和经济与绿色发展的冲突更为明显,绿道为城市发展提供了新思路,不开辟成片地块,也可以把绿色城市治理的理念深度融入城市建设和城市治理。更为重要的是,绿道不仅整体盘活了零散的绿地,而且避免了以往这一片区建公园,那一片区享受不到的问题,也解决了城市改造和城市形象提升中“此地花丛遍野、彼地破破烂烂”的问题,可以在相对较低的投入基础上实现城市基础设施的整体改造。以绿道为牵引,整体打造宜居城市,成为城市建设落实新发展理念的亮点。绿道,名副其实成为城市竞争力的新内涵。

最普惠的民生福祉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恶恶之。环境就是民生、就是福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解决突出生态环境问题作为民生优先领域。有利于百姓的事再小也要做,危害百姓的事再小也要除。城市绿道建设既是小事,也是普惠民生的大事。

近年来,我国一些城市掀起的绿道建设热潮,不仅仅有美化城市人行道的考虑,更是想在高楼大厦里拓展出绿色空间,让城市生活充满诗情画意,把文创、体育、休闲、旅游各种元素融入,从而构建属于本地市民和外来观光客的高品质生活场景和新经济消费场景。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做到群众利益至上,就要在城市建设上独具匠心。对一座城市的建设和发展而言,要让每一个市民满意是不现实的,但是,体现最广大市民意愿的和利益的绿道建设,无疑是当下最值得推进的内容。绿道不仅做绿色的“增量”,也做民心的“增量”。它不仅方便城市各个角落生活的市民的出行,而且方便观光客在城市街头巷尾“慢旅游”。城市绿道不仅仅是一条路,它也是城市规划的“思路”,思路一变天地更宽;它也对接了现代城市人的“心路”,让田园诗意可望可即;当然也预示着整个国家绿色发展的一条“出路”。城市绿道,不仅是种草植树,更是用理念铺路。不少城市绿道设计和打造将生态文明建设特别是绿色发展理念深度融入作为重要考量,打破以往城市扩张发展中“摊大饼”后留下的区块隔阂,尤其是“圈层”隔阂,通过生态、生活、消费场景的融合叠加,使市民和游客都能感受到城市新的生活空间,才可激发出绿道自我造血的生命力。因此,绿道的建设不仅要集思广益,还要狠抓落实,这样才能做到共建共治共享。

责任编辑:刘宇同校对:刘佳星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