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6】墨家巨子

【2019-06】墨家巨子

墨家巨子,是指墨家学派的学术领袖。历史上有过多位墨家巨子,其中最为著名的是墨子、孟胜、腹䵍(tūn)等人。他们作为中华民族热爱和平、反对战争,崇尚诚实守信、公平正义的典型代表,对后世影响深远。

崇尚“兼爱”“非攻”的墨子

墨子是墨家学派的创始人,生活在春秋末年至战国初期,是第一代墨家巨子。他的思想集中体现在《墨子》一书中,以《公输》一篇最为著名,集中体现了墨子“兼爱”和“非攻”的思想。

文中记载,公输盘为楚国发明了先进的攻城器械,并将其命名为“云梯”。楚国打算用之攻打宋国。墨子的学生知道后,通知了墨子。暂居在鲁国的墨子先吩咐学生禽滑厘前往宋国,帮宋国修筑防御工事,随后奔赴楚国,意欲说服楚王不要对宋国发动战争。墨子撕裂衣服,包裹双足,步行十日十夜,双足磨出了厚厚的血茧,终于到达楚国的首都郢城。

墨子一到郢城,急急造访公输盘。公输盘见墨子衣衫褴褛,面目黧黑,故作惊讶问道:“墨先生远道而来,有什么事要吩咐我去做吗?”墨子看着公输盘,说:“北方有一个侮辱我的人,我希望能借助您的力量杀死他。”公输盘面露不屑,不予回应。墨子继续说:“我可以先出资千金,请您出手。”公输盘面露不耐烦之色,提高音量说:“我应该坚守不杀人的原则。”说完,公输盘已有送客之意。

墨子从座位上站起来,两次行礼,说道:“请允许我再说几句。我从北方听说您发明了云梯,将用它来攻占宋国。请问宋国有什么罪过呢?楚国土地面积富余,而人民数量不足;损失本来数量不足的人民,去争夺多余的土地,不可谓明智。宋国没有罪过,楚国却攻打它,不可谓仁义。您知道这些道理,却没有劝诫楚王,看着楚王犯错误,不可谓忠诚。您劝诫楚王,却不能达到目的,不可谓有效。您认为不应该杀死一个人,却制造云梯,让楚国去杀死宋国那么多无辜民众,不可谓知晓事理。”公输盘此时才领悟到墨子先前那些话的用意,只得表示服气。

墨子接着说:“既然您已同意我的看法,为何不制止楚王的计划呢?”公输盘说:“来不及了。我早已对楚王说出攻城的计划了。”墨子知道公输盘还没有打消帮助楚国攻打宋国的念头,便说:“何不引荐我去面见楚王呢?”公输盘心虽不悦,口中却说:“好吧。”

旋即,公输盘带着墨子去拜见楚王。一见楚王,墨子先说:“在郢城这里有一个人,看见邻居有旧车,他便舍弃自己华美的豪车,想窃为己有;看见邻居有粗陋的短衣,他也舍弃自己华美的衣裳,想占为己有;看见邻居有粗饭劣菜,他还舍弃自己的美食佳肴,想据为己有。请问大王,这是什么人呢?”楚王不知墨子的言外之意,立即答道:“此人一定犯有偷窃的毛病吧。”公输盘暗暗为楚王着急。墨子又说:“楚国的土地,方圆有五千里;宋国的土地,方圆才五百里,这就好比豪车与破车。楚国有云梦这个地方,到处是犀牛、兕和麋鹿,长江、汉水里的鱼、鳖、鼋、鼍是天下最为丰富的;宋国却连野鸡、兔子、小鱼也没有,这就好比美食佳肴与粗饭劣菜。楚国有大松树、梓树、黄楩木、楠树、大樟木,宋国却连最普通的大树也没有,这就好比华美的衣裳与粗陋的短衣。我以为楚国攻打宋国,也与这三件事类同。我还认为大王必定会伤害仁义,而不会达到目的。”楚王看着从容的墨子,满不在乎地说:“你说得好。理是这个理,但公输盘已为我制造好云梯,一定能夺取宋国,这就达到我的目的了。”墨子摇摇头,说:“我看大王未必能战胜宋国。”

墨子走近公输盘,对楚王说:“大王,就让我和公输先生模拟一下战争场景,试看将出现什么结果。”楚王点头同意。公输盘昂头挺胸,信心十足。墨子解开腰带,用它来代表宋国的城墙,用木简代表防守的器械,与公输盘展开了实战模拟。公输盘九次改变攻城的器械布置,墨子每一次都能予以抵御。楚王看着公输盘每一次都不占优势,急得来回走动,没有了刚才的神气。最后,公输盘的攻城器械已经用尽了,而墨子的守城设备仍绰绰有余。公输盘处于下风,他望向卫士的长剑,对墨子说:“我知道用什么来抵抗您,但我还不想说出来。”墨子微微一笑,说:“我知道您抵抗我的方法,我也不想说出来。”楚王急忙说:“墨先生有话,请直言不妨。”墨子缓缓地舒了一口气,说:“公输先生对付我的方法,不过是想除掉我。他以为除掉我,宋国就不能守城了,楚国就可以攻城了。但是,他还不知道,我的学生禽滑厘等三百人,已经拿着我制造的守城器械,在宋国城楼上做好抵御楚国入侵的准备了。即使除掉我,也不能灭绝墨家弟子。”楚王心服口服,说:“说得好。公输盘,我们就不去攻打宋国了吧。”

在这个故事里,墨子不顾个人安危,以身涉险,他不仅仅是在学术理念上提出“兼爱”和“非攻”的学说,还以身作则,积极地投入维护和平、反对战争的实践当中。墨子这种爱好和平、维护和平,坚决反对战争的精神,是留给后人宝贵的思想遗产。

坚守诚信原则的孟胜

孟胜也是墨家的一代学术领袖,生活于楚悼王(公元前401年—前381年在位)的年代,被墨家学子视为圣人。之所以得此称谓,是由于他能在尔虞我诈、朝秦暮楚的环境中坚守诚信原则,用实际行动维护墨家的学术声誉,充分体现了早期的契约精神。关于孟胜的故事,流传至今的不多,在《吕氏春秋》中可寻得一则。

故事说的是,楚国的王族之一阳城君佩服孟胜的学识和人品,邀请他到阳城来定居,并以孟胜为老师。公元前381年,楚悼王去世,阳城君将启程奔丧。在奔丧之前,阳城君将守卫阳城的任务交给孟胜。按照惯例,阳城君将半圆形的玉器截断为两半,作为凭证。在阳城的城楼之上,面对民众,阳城君和孟胜约定:“以此玉器为凭证,只有相合后,才能听从命令。”众人听命。然而,阳城君却从此一去不返。

原来在楚悼王执政期间,重用吴起变法。变法伤害了守旧贵族的利益,所以守旧势力深为不满,一直蓄谋除掉吴起。在楚悼王去世之后,守旧势力找到了时机。他们密谋在治丧期间,除去疏于防备的吴起。阳城君也参与了此事。守旧势力在治丧之所埋伏好弓箭手,在吴起进入灵堂之后,下令射击吴起。吴起不及防备,中箭倒在楚悼王身上,而他也意欲借此逃过灭顶之灾——因为如果破坏楚王遗体,属于死罪。但是弓箭手继续射击,直到吴起死亡。纷乱之中,弓箭也误伤了楚悼王的遗体。继位的楚肃王(公元前381—前370年在位)追究这起事件,逮捕了七十余家贵族。阳城君趁乱借机潜逃,不知所踪。

孟胜和他的学生没有等到阳城君归来的消息,等到的却是楚肃王要收回阳城的命令,且没有见到阳城君的凭证。楚军兵临城下。以阳城防御力量而言,可以说是以卵击石。

何去何从?墨家弟子在城楼之上,一齐望向孟胜。孟胜表情严肃,目光坚定地说:“我们接受了守卫阳城的任务,与阳城君各有半截玉器为凭证。现在没有见到此凭证,而我们的力量也不能抵御楚军,我不为守城而死是不行了。”孟胜的学生徐弱劝告孟胜说:“老师,您死了如果对阳城君有益,为守城而死是可以的;但如果对阳城君无益,况且又使墨家在世上绝迹,是不行的。”孟胜摇摇头,望着远方,说:“不是这样的。我在阳城君的心里,若算不上是老师,也算得上是朋友;算不上是朋友,也算得上是臣子。如果我不能为守城而死,那么从今以后,世人一定不会在墨家中寻求严师了,一定不会在墨家中寻求良友了,一定不会在墨家中寻求忠臣了。我为守信用而死,正是为了履行墨家的信义,使墨家的学术得以传承。”

徐弱又问:“巨子已不在,何谈墨家未来?”孟胜回答道:“我打算将巨子的职务传给宋国的田襄子。他是一位贤人,何必担忧墨家在世上绝迹呢。”徐弱紧锁的眉头如云朵般舒展开来,说道:“老师这么说,我就放心了。那就让我先死来扫清道路。”徐弱转过身,在孟胜前面赴死。

孟胜挑选出两个精悍的弟子,让他们将巨子的符信转交田襄子。两个弟子悄悄地出城,成功地完成了老师交代的任务,又返回阳城,与孟胜一同赴死。

吕不韦评价孟胜时说:“严罚厚赏,不足以致此。”意思是说,即使面临严厉的惩罚,或获得丰厚的赏赐,也不足以达到这种坚守信义的程度。在吕不韦等人看来,孟胜的这种坚守信义的行为已是守信的极致。

信奉公平正义的腹䵍

腹䵍生活于秦惠王(公元前337—前311年在位)时代。作为墨家的学术领袖, 他留给我们最重要的思想遗产是对社会公平、正义的坚守。

据记载,腹䵍带领家人和学生在秦国定居。因为有着渊博的学识和高尚的品格,加上墨家同儒家一样,在当时是学术界的主流,所以腹䵍的社会威望很高,也由此得到秦惠王的敬重。不幸的是,有一天,腹䵍的独子与人发生争执,伤人致死,被廷尉(秦国最高司法官)逮捕下狱。因为嫌疑犯是学术名家腹䵍的独子,司法部门将此事汇报给秦惠王,请示处理意见。秦惠王命令廷尉从轻处罚。腹䵍知道此事之后,急急赶来觐见秦惠王。他神色凝重地问道:“家门不幸啊,家门不幸!不肖子杀人,应该判处死刑,大王为何免他一死?”秦惠王说:“先生年事已高,又没有其他儿子可以尽孝。我不忍心让廷尉重判,已经下令免去您儿子的死刑。请先生就听从我的意见吧。”腹䵍拜谢秦惠王,义正辞严地回应:“墨家主张,杀人者应判处死刑,伤人者应受到惩罚。这样做的依据是,禁止杀人、伤人是社会正义的体现。大王您虽然厚爱不肖子,免他一死,但我却不能不坚持。”秦惠王为之动容,只好秉公执法,判处腹䵍之子死刑。

在腹䵍看来,如果因自身的缘故,获得秦惠王的法外之恩,就违背了墨家的基本原则,是对法律公平原则的破坏,更是对社会正义的践踏。

如上墨家三子,集中体现了墨家治国与修身的双重要求。在他们的带领下,墨家逐渐发展壮大,成为春秋战国时期的重要学派,与儒家并称“世之显学”。

(作者:谢炳军,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中文学院教师,云山青年学者)

责任编辑:王梓辰校对:刘佳星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事业单位事业单位标识证书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