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长征路上凯歌行进

在新长征路上凯歌行进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对“记者再走长征路”主题采访活动作出重要指示,并指出伟大长征精神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不断砥砺前行的强大精神动力。“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也是红军长征出发85周年,站在新的“娄山关”、“腊子口”,更需要我们从伟大的长征精神中汲取精神动力,从艰苦卓绝的峥嵘岁月中追寻初心使命,在走好新长征路上传承红色基因,一路凯歌行进。

初心坚如磐,深知来时路的艰难不易。“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二万五千里的长征是数以万计的红军英烈用双脚和血汗丈量出来的,翻越的每一座雪山都凝聚着团结一致的信念、穿越的每一寸草地都浸染着百折不挠的品质。革命理想高于天,正是理想信念的支撑,才实现了震撼世界、彪炳史册的长征。作为中国革命事业的转折点,世界军事史中的奇迹,长征更是树起了中华民族的精神丰碑,指引着一代代共产党人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幸福的目标初心不改、矢志不渝。中国共产党人也正是靠着这样坚定的理想信念,战胜各种艰难险阻走到了今天。不忘初心,方得始终。重温历史是为了更好地前进,回看来时走过的路,才深知红色政权来之不易、新中国来之不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来之不易,习近平总书记用“三个不易”层层递进阐述长征的重要意义,就是要我们从长征精神中饮水思源,以史为镜、不忘初心、坚定信心、珍惜当下。

责任重如山,扛起为人民服务的鲜红旗帜。“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人生价值的体现就在于对社会的贡献、对人民肩负的责任;只有为了人民、依靠人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能走得更远。毛泽东同志说过:“我们共产党人好比种子,人民好比土地。我们到了一个地方,就要同那里的人民结合起来,在人民中间生根、开花”。在长征途中,有太多军民鱼水、感人至深的故事值得学习弘扬。老红军赵云彪在当地养伤时,把生活补贴借给老百姓从不讨还;3名女红军借宿村民徐解秀家中,临走时用剪刀把自己仅有的一床被子剪开,留下了“半条被子”的佳话;在红军被围困在湘赣边深山,给养极其困难、生死存亡的时刻,攸县酒埠江农民刘葛祥冒着生命危险,忍饥挨饿、变卖家当,三次为红军捐款共60块银元。爱民拥军的感情如山似海、坚不可摧,也正是依靠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支持,才创造了历史伟业,成就了今日之中国。党的根基在人民,党的力量在人民,只有把人民放在最高位置,以人民为中心,将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在工作、生活中践行到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诉求、新期盼,才是共产党员履职尽责的标准。

使命高如炬,照亮砥砺前行的康庄大道。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主题,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时代在变化,社会在发展,不变的是中国共产党人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邓小平同志曾说过:“我的生命是属于党、属于国家的。”他将个人生死与国家前途命运紧密结合起来,这是共产党人牢记使命、许党报国的本色。中国“现代海军之父”刘华清曾说过:“如果中国不建航母,我死不瞑目!”他将保家卫国、担负和平的使命践行到底,为党和人民事业奉献一生。“干部楷模”廖俊波牢记使命、脚踏实地、廉洁奉公,身体力行地落实党的方针政策,将党员干部的为民使命做到了极致。长征是永不磨灭的革命印记,是历久弥新的精神丰碑。生活在没有枪林弹雨、丰衣足食的和平年代,无论是身居高位,还是躬耕陇亩,都需要始终保持“捐躯赴国难,誓死忽如归”的使命感和紧迫感,始终做到心怀天下、甘于奉献、勇担使命,为人民、向时代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责编:于川;校对:刘媛)

本文链接:http://www.71.cn/2019/0822/1055600.shtml(转载请保留)

【声明:本文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仅供参考。】

作者单位:费县县委组织部

本文系宣讲家网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来源。

网友之家栏目投稿邮箱为:jst71ztz@126.com,欢迎大家踊跃投稿。

欢迎加入网友之家交流5群: 610739169。

责任编辑:于川校对:刘媛最后修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