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依法治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全面依法治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局出发,为更好治国理政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是事关我们党执政兴国的一个全局性问题。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国理政的一个鲜明特点,就是更加注重发挥法治的重要作用,把全面依法治国纳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强调“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指出“法治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依托”,推动“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要求领导干部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的能力”,明确“凡属重大改革都要于法有据”,承诺“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能感受到公平正义”,等等。在这背后,是对新时代面对新形势、新问题、新挑战,如何才能治理好一个大国的深刻思考,进一步讲,就是我们党作为执政党,如何才能更好地治国理政,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是一个有十三亿多人口的大国,地域辽阔,民族众多,国情复杂。我们党在这样一个大国执政,要保证国家统一、法制统一、政令统一、市场统一,要实现经济发展、政治清明、文化昌盛、社会公正、生态良好,都需要秉持法律这个准绳、用好法治这个方式。所以说,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对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积极回应,更是一场新时代国家治理的深刻革命。

一、全面依法治国是国家治理的一场深刻革命

对依法治国问题,在历史上我们党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因忽视法治走过的弯路、带来的教训。从总结世界各国国家治理的历史经验和教训看,也是如此。习近平总书记曾深刻指出:法治和人治问题是人类政治文明史上的一个基本问题,也是各国在实现现代化过程中必须面对和解决的一个重大问题。综观世界近现代史,凡是顺利实现现代化的国家,没有一个不是较好解决了法治和人治问题的。

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入决胜阶段,国内外形势正在发生深刻复杂变化,我们面对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之重前所未有,前景十分光明,挑战也十分严峻,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需要和国家长治久安的期望也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从实现中国梦和长远发展看,如何跳出“历史周期率”、实现长期执政?如何实现党和国家长治久安?这些都是需要我们深入思考的重大问题。提出全面依法治国,同时也是为子孙万代计、为长远发展谋。

十八届四中全会后不久,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布局,并就全面依法治国在这个战略布局中的地位和作用作了阐述。他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的战略目标,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是三大战略举措。从这个战略布局看,做好全面依法治国各项工作意义十分重大。没有全面依法治国,我们就治不好国、理不好政,我们的战略布局就会落空。他特别强调:“要把全面依法治国放在‘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中来把握,深刻认识全面依法治国同其他三个‘全面’的关系,努力做到‘四个全面’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相得益彰。”

这就很容易看出来,在整个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体系中,对全面依法治国的重大意义是从“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高度进行阐发的。在三大战略举措当中,改革和法治的关系尤为重要。十八届三中全会重点讲全面深化改革并作出决定,而十八届四中全会则重点讲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并作出决定,二者之间是有紧密的内在逻辑的,是一个总体战略部署在时间轴上的顺序展开,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和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是姊妹篇。改革和法治是一“破”一“立”,二者体现了“破”和“立”的辩证统一。改革和法治如鸟之两翼、车之两轮,只有这两只轮子同时推进,才能有力推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事业向前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国家治理领域一场广泛而深刻的革命,是我们党在治国理政上的自我完善、自我提高。从“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从党如何更好治国理政、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样的高度上,来把握全面依法治国,我们就会对它的重大意义有更深刻的认识。

责任编辑:王妗校对:张弛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