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军:北京旧城历史文化价值新探

摘要:北京旧城虽创建于较晚时期,但其体现的宇宙模式与观象授时体系却直通农业文明之滥觞,彰显中华文化惊人的连续性;北京旧城是“中”字型中国古代城市的杰出代表和伟大结晶,必须尽最大力量加以保护。

QQ截图20190827180356

王军 故宫博物院研究员

点击观看精彩视频

今天主要给大家汇报如何挖掘旧城的历史文化价值。这个工作完成以后我挺高兴,我觉得作为一个中国人,对自己的文化该如何认识应该用一种学术的方式去解决,用学术的方式来解决这个问题就要对这个问题进行溯源,比如,天人合一是怎么来的?师法自然怎么来的?

咱们造一个城市,造一个房子得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人家说是封建迷信,这个封建迷信怎么来的?故宫里住着皇帝,皇帝说我要“居中而治”,这“居中而治”怎么来的?这个“中”怎么来的?要做一些溯源。

北京所代表的以天地自然环境为本体,整体生成的规划方法是迥异于西方城市规划,最具东方文明特色的城市营造模式,咱们中国的城市都是一次性建完,而且一定要和天地自然环境对应,是和天地自然环境整体生成的。所以,习近平总书记曾说过,要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住乡愁。我们跟西方就不一样,比如,巴黎,它的西堤岛是慢慢建设的。工业革命之前人类建设得最大的城市是长安,84平方公里,多长时间建完呢?一年。

古代的北京城市规划体现了人类在东亚地区独立起源的农业文化文明持续不间断发展的最具基础性的知识体系与哲学观念。北京这座历史文化名城体现了中华文明惊人的连续性与天人合一的中华智慧,天人合一,我们相信万物都有灵。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

古代讲究因时施政,比如,春天是万物生长的时候,春天不能杀人,这事得秋天去干,万物生长这个过程结束了才可以,而且还要到西边去,我们用方位来配春夏秋冬。

北京的建设代表了以天地自然环境为本体,整体生成的宇宙观念,这与中国古代农业文明息息相关。农业文明的发生,意味着人类不但驯化了作物和动物,还准确掌握了农业的时间。对时间的掌握是一切知识体系的基础,不知道时间就不可能迈进农业的门槛。所以顾炎武在《日知录》里面有一句话,三代以上,人人皆知天文。三代是什么呢?夏商周三代,人人皆知天文,小孩都知道“三星在户,妇人之语。月离于毕,戍卒之作。龙尾伏辰,儿童之谣。”这都是天文天象,古人看这个定时间。二十八宿东宫苍龙的尾巴,跟日月相交的那个时刻,跟太阳拴在一起,当你看不到它的尾巴了叫龙尾伏辰,是什么时间一看便知。二十八星宿,是一个天上的坐标体系。现在大家都用历书了,就不看天了。

怎么看时间呢?以辩方正位、历象日月星辰为基本方法。周礼诸官,天官、地官、春官、夏官、秋官,冬官后来没有了,用考工记补进来,除了冬官之外考工记之外所有的官,一上来就说这样一句话:惟王建国,辨方正位,体国经野。王要建这个国,要辨方正位,为什么要辨方正位?他是要看时间,就必须要通过空间。你只有把空间认识了你才能认识时间,透过空间把时间给读出来。比如我这块手表有刻度,刻度是什么?就是空间。比如北斗怎么指的,二十八宿怎么指的,立表测,表杆怎么指的都需要空间。所以惟王建国,辨方正位。辨方正位是为了定时,这是王很重要的责任。谁能够把时间读出来告诉人民,他一定是王。所以我们说一个王通天地,什么叫通天地?我能看天文,把时间告诉你,就是通天地吗。那会儿也没有我们今天宇宙学的知识。这是多大的责任呀。朋友们想想,他要是哪天把这时间看错了,是要饿死人的,是要导致绝收的。所以说在辨方正位之后,在这里再历象日月星辰,才能把时间读出来,这是一个文明的基础。

怎么辨方正位呢?就是通过立表测影,立一个表杆来测影来知道东南西北。进而掌握两至两分,得知一个回归年的长度。所以知道东南西北很重要,你找不到时间,你找不到春夏秋冬就会出问题,比如《礼记·月令》里说,冬天的时候村子里面路都要封掉,让你在家里面避藏。为什么呢?因为如果伤风感冒闹传染病可能整个村落都会受影响,会导致集体死亡,所以说时间不能乱来。春天的时候行秋令,春天的时候杀人、打仗,没有劳动力了,到了秋天就没的吃了。所以我们是通过这个东西掌握的空间,然后知道一个回归年,我们一个回归年就是一个太阳年,太阳年的周期就是一个农业周期,所以我们认识太阳年的周期很重要,我们现在用的实际上是阴历,阴历实际上是用朔望月来记日,就是看月亮的盈亏,晦朔弦望,绕着地球同样的一个纬度这么一圈是一个月,但是它的问题在哪呢?这一个月差不多是29.5天,12个月凑不满365天,有时候凑两个大月年是355天,和一个太阳年差11天,所以用朔望月来记日是没法指导农业生产的,我们三年一个闰月的话它也会有很大的摇摆。只能对渔民有好处,知道海水的涨潮。当然用朔望月很方便,大家一看晦朔弦望就知道今天大概在哪个日子。娥眉月,这就是初一初二初三初四,上弦月,大概就是初七初八出九,满月,这是十四五、十六。

古人显然是对太阳年是有认识的,为什么,他一立表测影在子午线上表杆最长冬至,表杆最短夏至,走一圈是一年。所以我们是最早发现一年是365又四分之一天的。春秋的时候文献已经显示365又四分之一天。这就是一个矛盾,朔望月很方便,但是它又合不上一个太阳年周期,所以我们是在朔望月的基础上挂了一个阳历,这个阳历是什么呢?就是二十四节气。我们把365又四分之一天等分了,差不多十五天为一个节气,就用这个东西来指导农业生产,这是很高的智慧。联合国教科文把我们二十四节气列入世界遗产是很好的。我们以前是阴阳合历。中国人为什么要阴阳合历这么搞?除了记日子方便,有一个最根本的东西,就是阴阳要和,阴阳和而万物生。它再难我也要把它搞在一起。这个“和”是中国文化最好的东西。

责任编辑:马中豪校对:李天翼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