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成立70年来中国德育发展历程(2)

摘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立德树人的本质要求。必须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纳入德育工作全过程。为每个青少年播种梦想、点燃梦想,让更多青少年敢于有梦、勇于追梦、勤于圆梦,这就是立德树人的起点,是教育工作者的神圣使命。

1963年3月5日,毛泽东同志为雷锋题词,号召全国人民向雷锋同志学习。当时,共青团中央发出通知,在全国青少年中广泛开展学雷锋的教育活动。“响应党和毛主席的号召,人人向雷锋学习”,“学雷锋,见行动,工作学习打先锋”等成为广大青少年响亮的行动口号。助人为乐、为集体做好事,生活艰苦朴素、勤俭节约逐步成为每个人的实际行动。

在20世纪50年代后期至60年代初期的社会主义建设中,各行各业涌现出众多先进模范人物。比如,1956年,王进喜率队打出了大庆第一口油井,为我国石油事业立下了汗马功劳,他以“宁可少活20年,也要拿下大油田”的顽强意志和冲天干劲,被誉为“铁人”。焦裕禄同志任兰考县委书记,带领兰考人民治理内涝、风沙、盐碱三害,努力改变兰考面貌,虽身患肝癌,依旧忍着剧痛坚持工作,鞠躬尽瘁,铸就了“焦裕禄精神”。他们都是那个时代的楷模。

1951年,中国国内关于京剧的发展问题出现了争论,有的主张全部继承,有的主张全部取消,毛泽东同志主张“百花齐放,推陈出新”,对待京戏艺术要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加以继承。1953年,毛泽东就历史研究工作的方针,提出要百家争鸣。在此基础上,1956年4月28日,毛泽东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提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应该成为我国发展科学、繁荣文学艺术的方针。5月2日,毛泽东在最高国务会议第七次会议上正式提出实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双百方针”。5月26日,中共中央宣传部部长陆定一向自然科学家、社会科学家、医学家、文学家和艺术家们系统地阐述了党中央提出的“双百方针”。在“双百方针”的指引下,涌现出一大批优秀文学艺术作品,如《青春之歌》《林海雪原》《暴风骤雨》《红旗谱》《野火春风斗古城》,以及翻译出版苏联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卓娅和舒拉的故事》等。这些优秀文学作品对青少年的影响巨大。

1966年5月7日,毛泽东同志指示,“学生也是这样,以学为主,兼学别样,即不但学文,也要学工、学农、学军”。此后,“学工、学农、学军”活动广泛开展,青少年学生深入工厂、农村、军营,增进了与工农兵的感情,养成了艰苦奋斗的作风,增进了自立自强精神,提高了劳动技能。

1968年12月,毛泽东同志下达了“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很有必要”的指示。随即在全国开展了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1966年、1967年、1968年在校的初中生和高中生(后来被称为“老三届”)1600多万人前往农村或边疆农场,与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上山下乡”运动使无数中国城市青年接触了中国广大的农村地区,增进了对农村、农民、农业的了解,得到了艰苦生活的锤炼,许多人后来经过党的培养和自己的努力,成长为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军事、社会等各行各业的骨干,有的成为党和国家领导人、治国理政的杰出人才,比如我们的习近平总书记。1969年1月,年仅15岁的习近平来到了延安的一个小山村——梁家河。在这里,他度过了七年知青岁月,锤炼了顽强意志品质,铸就了为民造福的初心。2015年2月13日,习近平总书记回到梁家河村看望乡亲们时动情地说:“我人生第一步所学到的都是在梁家河。不要小看梁家河,这是有大学问的地方。”“梁家河大学问”中蕴含着矢志不渝的信念、真挚为民的情怀、务实担当的品格、带头实干的作风。

1952年,我国开始实行大学统一招生,建立起了新中国的高考制度。“文化大革命”开始后不久,1966年6月1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通知,要求改革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办法。7月24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又发出通知,要求“从今年起,高等学校招生,取消考试,采取推荐与选拔相结合的办法”。1966年至1969年,中国大陆所有大专院校均停止招生,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大学教师到“五七干校”劳动。高等教育陷入全面瘫痪。1970年,为落实毛泽东“大学还是要办的”及“要从有实践经验的工人农民中间选拔学生,到学校学几年以后,又回到生产实践中去”的指示,从1970年到1976年,按照“自愿报考,群众推荐,领导批准,学校复查”的原则,全国295所大专院校共招收工农兵学员七届94万人。1977年8月,邓小平同志在科学和教育工作座谈会上作出恢复高考的决策。高校从高中毕业生中以统一考试、择优录取的方式直接招考学生,关闭了11年之久的中国高考大门再次面向莘莘学子敞开。学校教育逐步恢复了教学秩序,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逐步得到贯彻落实,学校德育也得以与智育、体育、美育协调发展。

二、改革开放时期的德育创新

这一阶段是从1978年到2011年,主要是改革开放后到党的十八大前这一时期对德育工作的改革和创新。

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党和政府采取一系列措施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为保证学生的健康成长做出巨大努力。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1980年5月26日,邓小平同志为《中国少年报》和《辅导员杂志》题词:“希望全国的小朋友,立志做有理想、有道德、有知识、有体力的人,立志为人民做贡献,为祖国做贡献,为人类做贡献。”《人民日报》于1982年5月4日发表社论《当代青年的历史使命》,将邓小平同志的题词延伸为“培养青年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有强健体魄的新一代。这不仅是学校和共青团的责任,而且要靠所有家庭和整个社会的共同努力。”1985年,全国共青团思想政治工作会议提出,要加强和改进新时期的青年思想政治工作,在四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中培养和造就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共产主义新人。“四有新人”由此发展而来,成为当时学校德育工作的目标和主要内容。

1980年5月,一封署名“潘晓”的读者来信《人生的路呵,怎么越走越窄……》发表在《中国青年》杂志上。这封信提出了两个观点,一个是“人的本质是自私的”,另一个是“主观为自己,客观为别人”,引发了全国范围内关于人生观的大讨论。1982年,北京高等院校率先发起大学生人生观教育,出版了全国第一本高校德育讲义《人生观教育讲义》、第一部专著《人生哲学》,并开设了人生哲理课程,出版了专门教材。这些对鼓励一代青年思考人生的意义,明确人生的价值在于奉献,踊跃献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起到了积极作用。

1982年7月11日,西安市一位69岁的老人魏志德在公共厕所疏通粪便时,被粪池沼气熏倒,落入粪池。正在附近的第四军医大学学员张华听到呼救声,毫不犹豫地下到3米深的粪池内,奋力抢救魏大爷,不幸被浓烈的沼气熏倒在粪池中,因严重中毒窒息,抢救无效,光荣牺牲,年仅24岁。中央军委追授他“富于理想、勇于献身的优秀大学生”荣誉称号。1983年5月1日,华山千尺幢上发生严重险情,一位游客被游人挤离台阶,引起连锁反应,致10余名游客掉下山崖。正在这里游山的第四军医大学学员王强、李博等11人自发组织起来,奋力抢救受伤游客,并将几名重伤员抬到安全地带紧急救护,急送医院,使其脱离危险。1983年9月,解放军总政治部、教育部、共青团中央联合召开“华山抢险英雄集体表彰大会”,授予11名抢险学员“全国新长征突击手”称号。这些青年的英勇行为和高尚品格,对青年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产生了重大影响。

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门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基础、综合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学科。为了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适应新时期青少年思想品德形成发展规律,当时的国家教委统一规划大中小学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思想品德和政治理论课,在小学设置思想品德课,在中学设置思想政治课,在大学设置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进行认真改革,使之更切合学生心理特点和接受特点,更有利于培养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人才。这一时期,思政课的改革对德育的发展创新发挥了重要作用。

1991年12月26日,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现为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在全国率先成立德育研究中心。此后,各省市相继成立德育研究机构,德育工作进入科学化、系统化、规范化的研究阶段。德育研究中心坚持为决策服务、为实践服务的宗旨,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坚持走科研工作者与行政领导、一线教师相结合的道路,创建了德育课题、德育著述、德育杂志、德育网站、德育基地、德育年会六位一体的工作格局。为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的、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提供了理论参照和实践模式。

“八五”时期,德育研究中心承担了国家教委重点课题“我国各级各类学校德育现状调查研究”,在调查报告中提出“整体构建大中小学德育体系”的建议,得到了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的李岚清同志的肯定性批示,并被中央文件所采纳。这个文件就是1994年《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这给了我们莫大的支持和鼓励。“九五”“十五”时期,德育研究中心完成国家重点课题“整体构建大中小学德育体系的研究与实验”,提出整体构建大中小学德育体系的基本原则——横向贯通,纵向衔接,分层递进,螺旋上升,并带领百个实验区、千所实验校、万名实验教师进行了不懈的努力。“十一五”时期,德育研究中心把“整体构建大中小学德育体系”概括为“和谐德育”,出版了《和谐德育论》。“十二五”时期,在国家制定《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时,向时任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同志建言,把“立德树人”写入《纲要》,被采纳。“十三五”时期,继续“立德树人”等德育课题的研究。

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坚持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强调:“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一个民族,没有振奋的精神和高尚的品格,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我们党领导人民在长期实践中不断结合时代和社会的发展要求,丰富着这个民族精神。面对世界范围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必须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纳入国民教育全过程,纳入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当然,也纳入德育工作全过程。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建设和谐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倡导和谐理念,培育和谐精神,进一步形成全社会共同的理想信念和道德规范,打牢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思想道德基础。“和谐”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德育工作的一个重要思想。

进入21世纪以来,党和国家十分重视加强和改进学校的德育工作。2001年9月20日,中共中央印发《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提出要在全社会大力提倡“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2004年2月2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指出,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是全党全社会的共同任务。各有关部门和社会各有关方面,都要根据各自担负的职责和任务,采取有效措施,狠抓贯彻落实,切实把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各项工作落到实处;2004年8月2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强调,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把他们培养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对于全面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确保我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始终立于不败之地,确保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目标,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后继有人,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2010年5月5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通过《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这一系列文件对于加强和改进德育工作,起到了十分重要的指导作用。

责任编辑:李贤博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