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破区域壁垒 :区域一体化发展的重要路径

突破区域壁垒 :区域一体化发展的重要路径

在长三角一体化上升为国家战略的背景下,长三角一体化的规划建设也步入快车道。目前,由上海青浦、苏州吴江、浙江嘉善组成的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已经初步落成,各项后续配套建设工作正在陆续跟进。作为国家促进技术、人才、资源无障碍流通,打破条块分割背景下的各种有形和无形壁垒,推进区域一体化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试验田”,长三角一体化建设已经在政务信息化建设与破除行政壁垒、基础设施建设一体化、公共服务一体化与均等化、绿色发展与产业升级等方面取得了明显的进展,其先进的发展理念与科学的规划蓝图可以为国内其他地区的区域一体化建设提供有益的经验借鉴。

长三角一体化的深入推进,首先得益于其先进的发展理念。虽然占据经济积累与社会治理方面的优势,但同时长三角地区的产业同质化、地域区隔与条块分割等瓶颈对区域内一体化建设与发展的阻碍也较为突出。面对以上挑战,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应对理念可以用“通”“合”二字概括。其中,“通”是指统筹规划,跨区域、跨主体协同治理,综合运用各种方式打破区域一体化建设过程中存在的各种有形与无形的壁垒,实现区域内人才、技术、资源的无障碍流通;“合”则是在此基础上,面向未来的经济社会发展趋势,调动整合长三角地区内的人才、技术、物质等资源,合力补齐各试点区在产业结构、行政体制和社会治理方面存在的短板和不足,化解区域一体化建设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最终将长三角地区建设为产业体系合理完备,行政体制与区域经济发展和社会治理需要相适应,人民生活质量和获得感显著提升的区域一体化典范。这些发展理念不仅是破除各种地域区隔和发展瓶颈的重要前提,也为长三角一体化迅速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其次,区域内差异化的规划定位是长三角一体化建设的核心着力点。当前,长三角地区的三省一市各有其优势,也有其短板。为了整合各地优势,取长补短,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在宏观规划中确立了“一极三区一高地”的发展规划。其中,浙江主要依托民营经济和数字经济,力争成为新的区域内增长点;江苏在其原有制造业基础上,加强对外开放;安徽的定位则是创新中心与生态示范区;而上海作为长三角地区的“前台”与规划中的“一极”,担任着区域一体化的综合平台和引领长三角地区发展建设方向的重要角色。以上规划使三省一市在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建设中相互取长补短,进而扬长避短,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体系,为长三角地区今后全面铺开一体化建设提供了有力保障。在微观规划层面,长三角地区同样秉持“因地制宜,协调发展”的原则。以最近落成的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为例,其规划原则是,一方面选择开发潜力较高、现开发程度较低的区域,以在发挥地域后发优势的同时避免过度开发浪费资源;另一方面,确保区域之间发展水平相近、产业结构互补,以便在一体化建设中形成合力。科学、合理、周详的规划,为长三角地区迅速整合区域内的各种资源,集中力量打破各种制约其发展的瓶颈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是一体化取得良好开端的重要因素。

此外,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重要前提,是破除行政地域区隔、条块分割以及由此产生的各种有形与无形壁垒。在这一问题上,三省一市早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布局之初便已通过一系列会谈协商取得了初步共识,并就地方赋权、政务通办等问题达成一致。而在实践层面,随着信息技术的日新月异和电子政务建设水平的不断提升,政府跨区域协同办公成为可能。长三角地区在以上有利条件的基础上,将“一网通办”作为目标,迅速建立起与区域一体化发展相适应的电子政务网络。今年三月,长三角地区颁发了首张“跨区通办”营业执照。当前,“一网通办”已在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成为现实。不论是企业经营管理所需的各种证照审批,还是广大群众日常生活中要办理的各种行政手续,“只跑一次”将成为今后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政务管理中的常态。通过制度创新与政务信息化建设,打破以往条块分割的区域行政壁垒,实现“跨区通办”“一网通办”,在显著提升长三角地区政府工作效率的同时,也为当地企业和民众免除了不必要的负担,成为全面建设区域内政务一体化、信息化的重要创新。

同时,基础设施建设一体化与公共服务一体化、均等化也是长三角发展一体化的重要突破方向。虽然长三角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在全国范围内处于前列,但在局部地区同样存在诸如“断头路”“供电难”等一系列因地域区隔而产生的基础设施建设问题。同时,居民的养老、医疗、教育等基本社会服务也面临着各种区域壁垒和制度藩篱。因此,长三角地区针对以上问题进行了有针对性地的改革,并做出了若干有益尝试。目前,在基础设施一体化建设方面,长三角地区正在全面加强区域内的各种交通线路建设,不仅着力增加城际铁路、公路的覆盖率,而且也注意打破交通线路间的地域区隔,从而切实提升区域内的交通通达度,为后续基础设施建设一体化的全面铺开奠定坚实的基础。在公共服务一体化、均等化方面,当前已经落成的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正统筹区域内的学区和教育资源,以期实现基础教育均等化。异地养老、医保异地结算也被提上日程或已经成为现实。可以预见,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一体化、均等化的铺开与实现,不仅将打破长三角地区既有的发展壁垒,也会为区域内广大群众的生活提供极大便利。更重要的是,以上举措还将为当前社会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创造良好的示范效应,从而吸引更多优秀人才和企业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添砖加瓦。

最后,绿色发展与产业升级引领长三角一体化的可持续发展。现已出台的各项规划文件表明,未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一方面将根据区域内自然环境的基本情况,淘汰、清退各种落后产能和高污染企业,并建立区域内环境治理的统筹与协调机制;另一方面将引入以高科技、高端制造业为主的各种新兴产业,最终在实现产业升级的同时保持区域内生态环境的和谐,探索出一条“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道路。当前,长三角地区的绿色发展与产业升级规划正逐步得到落实:三省一市已经开始关停清退各种污染企业与落后产能,为后续的创新主导型产业升级做准备;而在业已落成的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华为的移动终端研发基地已在上海青浦破土动工;阿里创新中心也将在浙江嘉善设立。此外,未来还会有更多高新产业进入长三角地区,对其产业结构进行补充调整,最终形成完整的高端产业链。调整区域内产业结构、引入符合未来发展趋势的创新型高新产业,是长三角地区在同步推行产业升级与绿色发展实践中取得的重要经验。

从区域一体化建设与发展规律的角度看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之所以能在短时间内展现出巨大的发展潜力,是因为其各种破除发展瓶颈与壁垒的举措显著降低了区域内的外部交易成本,并对企业、人才及各类资源产生了强烈的吸引力。而这些社会资本的积聚,又为长三角地区在可预见时期内的发展前景创造了良好的预期。

责任编辑:刘宇同校对:刘佳星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