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重跃:从老子的五句名言看其思想精华(4)

摘要:古代思想家、先秦时代道家学派创始人老子所著的《道德经》,是一部哲学著作,充满了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它所反映的认识论极具丰富的社会经验。不论是中国古代还是现代,人们都非常喜欢和崇尚老子提出的宇宙观、社会观和人生观,它教会人们认识生活、陶冶情操、美化心灵。本报告从老子的五句名言切入,通过解读释义,再结合习近平主席对相应名句的引用,来进一步阐述老子的思想精华对现代中国的意义以及对中国未来发展的思考。

六、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

第五句,“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出自《道德经·第八十一章》。这一章的原文是:“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天之道,利而不害;人之道,为而弗争。”这一章什么意思呢?老子认为大道有这样一个品德,叫虚怀若谷,圣人的修养也是虚怀若谷,因为虚所以里面就没有积蓄,而不断的生成,不断的转化,不断的付出。越付出,越转化,越生成,越吸收,越多。这个道理不是大家都能够理解的。有的时候人们有了一个好想法,积攒了一些好东西,愿意据为己有,不愿意与人分享,不愿意让别人来参与。可是老子考虑问题的时候不是这样的,他是把事物发展作为自己考虑的中心,只要发展,不断地付出就能不断地收入,不断地有收获。而不断地付出另一方面又促使人们不断地吸收,不断地收获,不断地发展。这种思想是非常有意思的,也非常有意义的。

前面讲无名、无欲,就是不占有。圣人发展不是为了自己占有,而是为了大家都发展,是为了帮助别人发展。所以,圣人的目的不是为了积攒自己的东西。我们替别人做了,自己会更加拥有,给予别人了,自己会获得更多,当然获得不是为了自己具有,而是继续予人。因为“天之道,利而不害,”天下的大道就是给别人带来福祉,而不是损害。这句话的含义非常深刻,境界非常高,可以作为终身努力的道德修养原则。

2014年,习近平主席在斐济媒体发表署名文章《永远做太平洋岛国人民的真诚朋友》里说,我们要做合作共赢、共同发展的好伙伴。“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当前,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中国人民正在坚定不移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脚踏实地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岛国人民也在努力振兴民族经济和推进区域合作。双方完全能够将彼此发展战略对接起来,优势互补,互利共赢。

在这里习近平主席把“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作为我们国家外交,对外援助的一个基本的原则,高屋建瓴,给我们提供了理解传统文化优秀思想的一个光辉典范,值得我们去学习和进一步的领会。

今天的报告就说到这里,谢谢大家。

责任编辑:李天翼校对:马中豪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