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家祭”到“国祭”

从“家祭”到“国祭”

12月1日,南京大屠杀死难者遗属家祭活动在纪念馆启动;13日,首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在南京举行。从“家祭”到“国祭”,中国近代史上最沉痛的一页,正不断加固于整个民族的历史记忆中。

降半旗、奏唱国歌、拉响警报、全城默哀、敬献花圈……首个国家公祭日,高规格的祭奠仪式,给人留下深刻印象与无尽思考。

77年前的12月13日,南京城陷,在此后的1个多月时间里,侵华日军血腥屠杀30万放下武器的士兵和手无寸铁的平民,制造了震惊中外的南京大屠杀。

多年来,南京一直铭记这段灾难的历史。1985年8月,建立在“万人坑”遗址上的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开馆。1994年12月13日,纪念馆首次拉响警报并举行集体悼念活动,自此,每年的这一天从未间断过。纪念馆已成为我国重要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对外交流的重要场所。

纪念馆身后,有一个特殊的群体。作为经历者与受害者,南京大屠杀幸存者的证言是历史的最有力证据。肩负着传承历史的重任,这批可敬的老人不得不强抑心中的悲愤,一遍遍地讲述灾难经历,甚至要与日本右翼对簿公堂。

对于自己的后人,幸存者们有严格的要求。除了6岁的重孙外,南京大屠杀幸存者佘子清“督促”全家所有人必须到纪念馆参观,并亲自担任讲解员。每逢清明、“12·13”等特殊的纪念日,老人都会不厌其烦地讲述历史。小女儿佘珏说,对于父亲的讲述,她经历了从好奇到不耐烦、再到心情沉重的复杂过程。父亲年纪大了,他希望儿女们将祖辈们的伤痛记忆传承下去。

令人心痛的是,岁月无情,越来越多的幸存者离开人世。为了将幸存者的家族传承从“习惯”变成“惯例”,在首个国家公祭日来临前,南京组织了第一次幸存者遗属“家祭”活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馆长朱成山表示,“30万”不是冰冷的统计数字,而是由一户户家庭、一个个鲜活的生命组成,结合到个体、家庭受灾,更易引发后人对历史的反思。

个人证言、家族传承,最终是为了要将灾难的历史,深深烙在民族记忆中。

“南京之痛,民族之痛。南京之悼,理应成为民族之悼!”朱成山表示,自今年2月底“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正式设立后,首个国家公祭日如何祭奠成了社会关注的焦点。“首个国家公祭日隆重的祭奠仪式,凸显了一个民族对平民死难者的深切缅怀与眷恋,更彰显了一个国家正面历史的勇气。”朱成山说。

当天的公祭仪式上,10位坐在轮椅上的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引人注目。85岁的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周湘萍拄着拐杖前来参加公祭仪式,整个纪念活动中,她一直认真地关注着仪式上的每一个细节。听到青少年代表诵读《和平宣言》时,老人难抑悲愤,泪水直流。她激动地说:“国家为死难同胞举行公祭,对逝者是慰藉,对生者则是一种警醒。希望后来人一定不能忘了历史。”

30多岁的阮超陪同爷爷、幸存者阮定东前来参加公祭活动。阮超说:“以立法形式设立公祭日,这是灾难历史最有效的传承。一个不忘历史的民族,定能实现复兴。”

日本友人松冈环13日也参加了仪式。“非常有幸能参与这样高规格的祭奠活动。”多年来始终坚持为南京大屠杀历史求证的她表示,这20多年中,她明显感觉到,中国人对历史(南京大屠杀)越来越重视,举行国家公祭,是在向世界宣布,中国是一个不忘历史、爱好和平的民族。

“和平发展,时代主题,民族复兴,世代梦想。龙盘虎踞,彝训鼎铭,继往开来,永志不忘。”正如《和平宣言》中所述,家之祭、国之祭,正汇合成巨大的精神力量,推动民族不断走向复兴。

责任编辑:李娇校对:董洁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