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报告> 文稿> 经济> 正文

樊平:成体系地理解乡村可持续发展

樊平 图片01

樊平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研究员

点此浏览完整报告

点此浏览视频专辑

点此浏览课件

可持续发展是乡村发展建设的方向,也是乡村发展建设的重要内容。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坚定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等重大国家战略。国家战略的社会动员和行政贯彻已经成为一个体系。谢伏瞻同志强调,中国社会科学院的职能定位是以当代中国问题导向的社会科学的学理性解释和储备性政策研究。所谓学理性解释,是指在教学、科研以及法制宣传活动中对法律规范所作的解释。所谓储备性政策研究,广义讲是指针对未来可能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超前研究和拟定的可供选择的政策。它包括四种情况:一是针对情况的动态性,需要相应地及时作出调整,这就要求超前储备;二是针对情况的复杂性,需要反复研究和拟定,这就要求有一个超前过程;三是针对情况的不确定性,需要提出多种备选政策方案;四是针对一些情况的突发性,需要事先预做应急准备。

一、可持续发展战略提出的时代背景

20世纪80年代以后,全球资源、能源消耗和环境被破坏的形势日益严峻,如何实现人类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引起全世界共同关注。1980年3月,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委托国际资源和自然保护联合会编纂的《世界自然资源保护大纲》(以下简称《大纲》)在中国、日本、美国、英国、苏联等35个国家首都同时签字通过并发表。目标是促使各国通过保护生物资源的途径,尽快达到自然资源永续利用的目的,帮助促进持续不断地发展。《大纲》共20章,分三大部分。第一部分包括第1-7章,主要包括保护自然资源的三个目标及其具体目的与措施;第二部分包括第8-14章,列出国家级和地方级行动纲领,建议各国采取的行动;第三部分包括第15-20章,阐明生物资源的多国共有性,要求采取国际行动和多边合作。《大纲》特别强调,国内环境法制应予完善,有关国际协定应予全面履行。

1981年,美国学者布朗(Lester R. Brown)出版《建设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社会》,提出以控制人口增长、保护资源基础和开发再生能源来实现可持续发展。布朗在书中首次使用“可持续发展”一词。

1992年6月,世界环境和发展大会以“可持续发展”为指导方针,制定并通过了《21世纪行动议程》和《里约宣言》等重要文件,正式提出了可持续发展战略。

1994年3月,《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正式通过,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编制出本国21世纪议程行动方案的国家。

1995年9月,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正式将可持续发展战略写入《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提出“必须把社会全面发展放在重要战略地位,实现经济与社会相互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根据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精神,1996年3月,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批准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将可持续发展作为一条重要的指导方针和战略目标上升为国家意志。

1997年9月,党的十五大进一步明确将可持续发展战略作为我国经济发展战略之一。2002年11月,党的十六大把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之一。2012年11月,党的十八大提出,深入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2017年10月,党的十九大强调,坚定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体现了中国政府和人民对“我们生存的家园”的深切关怀,是一项惠及子孙后代的战略性举措,是中华民族对于全球未来的积极贡献。

责任编辑:吴自强校对:张凌洁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