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报告> 文稿> 经济> 正文

樊平:成体系地理解乡村可持续发展(2)

二、如何实施乡村可持续发展

中国小农经济面临的大变局,主要表现在:农村土地产权边界的突破;农村劳动力的市场化;专业农户取代兼业小农;农村出现了市场经济的农业地租。我国农业发展方式发生历史转型,从过去一直以高劳动投入来提高土地生产率的发展模式转向以资本投入、机械投入来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发展模式,即:由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改革追求农民农业生产的劳动生产率,到现在追求以土地生产率为核心的全要素生产率。农业生产服务体系逐渐成型并形成规模,在设施农业、规模农业、绿色农业、智能农业、休闲农业兴起之后,相当部分农村的留守老人其实只是在看地,种地经营的主体已经是农业生产的社会化服务体系。我国农业事实上进入了追求利润的阶段,并提供大量的农业地租。农业的以小农家庭为生产单位只是一种表象,不是要素拥有而是要素经营意义上的小农经济,更不是传统的小农经济了。

此外,农村文化生活和公共服务领域薄弱。农村人口减少和政府提供公共服务不足呈交叉递进趋势,出现了村庄空心化、农户空巢化等现象。同时,城市工业消费品大量下乡,教育、医疗、金融等服务相继撤离边远农村,导致当地农民生活成本快速现代化、货币化。家庭如果没有打工收入,将很难承担现在的生活方式。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要求是“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这五句话二十个字,如果我们用构效关系范式来分析,可能就会有一种新的认识。我们看一下聚合物光伏电池的新材料与构效关系(如下图)。

幻灯片11 聚合物光伏电池的新材料与构效关系 制作PPT后的图片

聚合物光伏电池的新材料与构效关系

这是由基础科学问题出发的研究,“效率竞赛”是以获得高效率为目标的研究。

构效关系范式一是目标导向设计对实验全过程的纵贯性关注,强调材料可及、性能保障和目标导向的持续校正;二是对性能的“4Y”追问。以目标导向设计对实验全过程的纵贯性关注包括:材料和性能。在侯的范式中,材料和性能是第一、第二阶段,可以整合为一个阶段。材料和性能是一个问题的不同视角,材料是针对性能选择的具有匹配性的可替换材料,包括:活性层材料,在社会结构中,可以定义为智能劳动力。支撑性材料,即活性层材料附着的支撑基质。在社会结构中,可以定义为家庭、原居民,包括老人和儿童。规模化制备,在农村调研中我们往往缺乏对社会成员的规模化制备的描述。器件工作原理,即成员发挥其基质性能的必要条件。

在性能中,性能1是指基质性能,它是我们选择材料的依据;性能2是指在当下实验及生产过程中材料现实发挥的性能。在生产过程中,性能1是必要条件,它受激励或抑制的情景影响;而性能2是否能够发挥及充分发挥,不仅要受到本身的情绪支配,还要受到环境中是否有链接干扰,是否有添加剂、干扰剂等的影响。

此外,重要指标是指按照设计要求配置的材料、性能及过程的产出物是否如预期达标。如果没有达标,就要追根溯源查找原因。有机化学反应过程不允许有黑箱效应,所有的不合预期都需要在材料、性能及过程中得到合理有效解释。值得注意的是,重要指标并非同一层次,在优先序上有排位,在重要性上有层级。同时,还要注重指标间的相互干扰,即可能求甲则影响乙,求乙则影响丙,等等。这可以应用于在乡村振兴中,对总要求“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两两分组的关系分析。在乡村振兴中,我们认为最终指标就是村落共同体。其中,主体性、公共性及归属感对村落共同体甚为重要,因为这三项构成获得感。

有机光电领域对性能的“4Y”追问,即:效率、持续性、可重复性、可装备性。效率,在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社会科学等领域普遍受到关注。可持续性,即材料本身的质地、强度、柔韧度、抗弯性、导电性是否可靠,材料性能是否稳定,反应过程是否稳定,对环境如温度、湿度、水质、空气清洁度是否敏感等。可重复性,指在相同的环境条件下,可以重复生产或产生。可装备性,这点社会学研究从理论设计上还从来没有关注到,而实验、工程学、军事战略战术等对此十分重视。实践中,往往不是因为材料、性能及基本反应过程的问题,而是加工参数不精准,最后组装配套工艺不精细导致没有达到预期目标。由此可见,人员、素质、程序、现场调校、验收等非常重要。

下面是乡村可持续发展的构效关系图。

幻灯片17 乡村可持续发展的构效关系图 制作PPT后图片

乡村可持续发展的构效关系图

乡村可持续发展涉及方方面面,但都需要人才,需要人才发挥功能来落实,才能由方案变成行动,取得成效。我们认为,除了制度、技术、装备、平台之外,最关键、最重要的是人才,是人才精益求精、呕心沥血的程度。我们将主体性、公共性、归属感作为乡村振兴战略纵向性关注的整合性指标,就是要农村的每一个人都关注发展,投身发展,从发展中受益,而且这种获得感不是通过个人行动的市场交换获得的。一定意义上,这就是重建农村的熟人社会。这个熟人社会既包括原居民,也包括为乡村振兴和发展而努力的新村人。这种合作、认同、归属感和公共性的建立,是一种开放的新型主体性,是保证乡村振兴战略鲜活生动、有人情味、有乡土感的必要条件。

我们接下来看价值理性的“宗旨-技术”关系范式。构效关系提供的是工具理性的支持,而“宗旨-技术”流变分析则是看背后的价值预设和关怀,在旨趣相同或相近条件下,对工具理性范式的整合性目标是否成立、是否冲突、可否比较、可否优化作出选择和讨论。

责任编辑:吴自强校对:张凌洁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