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4】张良“不伐其功,不矜其能”

【2020-04】张良“不伐其功,不矜其能”

张良,字子房,原姓姬,因谋刺秦始皇失败、躲避缉捕而改姓张,与西汉的开国功臣萧何、韩信一起被誉为“汉初三杰”,为汉帝国的创建立下了不朽功勋。同时他又是一位洞察秋毫的谋略家和富有远见的政治家,精通黄老之学,深知功成身退的道理,做到了常人难以做到的“不伐其功,不矜其能”,为自己的一生画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传奇人生 巧遇刘邦

张良本出身于韩国贵族世家,身负家国沦亡之痛,立志行刺秦始皇,光复故国河山。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为了向天下展示自己的功绩、威慑六国贵族、寻求长生不老药曾经五次东巡。这给复仇心切的张良提供了机会。公元前218年,秦始皇第三次东巡时,张良详细地了解了他东巡的路线图和时间表,招募刺客埋伏在必经之地——博浪沙(今河南省原阳县境内)。

张良为何选择在博浪沙刺杀秦始皇呢?首先,博浪沙的地理位置优越,路面沙丘似波浪起伏,秦始皇车队的行驶速度会降低,便于行刺;其次,当时的博浪沙北面是黄河,南面是官渡河,芦苇丛生,一旦行刺失败,便于逃跑。然而,当秦始皇的车队临近博浪沙时,张良与刺客最终击中的却是伪装的车驾。博浪沙行刺虽以失败告终,但此举却让张良名扬天下,显示了他超人的智慧。此外,这次行刺还让张良认识到,个人单打独斗的力量是有限的。

行刺失败后,为躲避秦朝官吏的追捕,张良逃到了一个叫下邳的地方。传说有一天,张良闲步至沂水上一座桥时遇到一位穿着粗布短袍的老翁。老翁故意把鞋丢到桥下,然后傲慢地对张良说:“小子,给我把鞋捡上来!”张良见是长者,心中虽有不满,但还是替他捡了上来。随后,老翁命张良给他把鞋穿上。张良又膝跪于前,小心翼翼地帮他穿好鞋子。老翁赞叹道:“孺子可教矣。”并约张良五日后的凌晨再到桥头相见。五天后,鸡鸣时分,张良急匆匆赶到桥上。故意提前来到的老翁斥责道:“跟老人约会,却反而迟到,五天后再早点来吧。”结果五天后张良再次比老人晚到。第三次,张良半夜就到桥上等候。老翁被张良低调谦逊、隐忍至诚的精神所感动,送给他一本书。天亮时分,张良捧书一看,惊喜异常,原来这书名叫《太公兵法》(太公,就是周文王的军师姜太公)。此后,张良一面钻研《太公兵法》,一面还留心着外面的时局变化。

自从陈胜、吴广在大泽乡(今安徽省宿州市)揭竿而起,举兵反秦后,各地反秦武装远近相应。矢志抗秦的张良也顺应时势,广交志士豪杰,扯起反秦的大旗。当张良在留城(今江苏省沛县东南)带着一百多人投奔景驹的义军时,偶遇了沛公刘邦。两人经过交谈,彼此觉得相见恨晚。刘邦把张良当作老师看待,张良也便投靠了刘邦,开启了自己的传奇人生。由此可见,深通谋略固然重要,但施展才智的前提则是要有善于纳谏的明主。从此,张良深受刘邦的器重和信赖,聪明才智得以充分发挥。

肱股之臣 不朽功勋

张良是刘邦战胜项羽,最终夺得天下的不折不扣的功臣,为大汉帝国的建立作出了重要贡献,立下不朽功勋。

公元前208年,楚怀王制定了一个“游戏规则”:谁先入关攻占咸阳,便可立而为王。刘邦一开始打得顺风顺水,当进军到宛城(今河南省南阳市)时却遇到了抵抗。刘邦入关心切,打算绕过宛城这个难啃的骨头继续西进,如此则面临前后受敌的危险。关键时刻,张良劝谏,分析利弊,并献计智取宛城。刘邦心中虽急,但还是采纳了他的建议,更换旗帜,乘夜色抄小路偷袭宛城,以“约降”的方式和平解除了西进的后顾之忧。随后,刘邦率军抵达通往关中的咽喉要塞峣关(今在陕西省),准备亲率所部两万余众与秦军死磕。此时张良又向刘邦劝谏,并献出妙计。凭借张良的计策,刘邦顺利攻占峣关,比项羽抢先一步进入关中,灭了秦朝。刘邦进入咸阳后,看到奢侈豪华的宫殿、眼花缭乱的珍宝、天姿绝色的美女,一时神魂颠倒,希望就此留在咸阳安享富贵。在这重要时刻,张良通过讲述兴衰成败的历史,做刘邦的思想工作。最终,刘邦接受了张良的规劝,下令封存秦朝宫室、府库、财物,还军霸上(今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其间,刘邦还采纳张良建议,邀请地方上的名流,与之约法三章。这不仅为刘邦争得了民心,也为他日后经营关中,并以此为根据地与项羽争雄天下奠定了良好的政治基础。

刘邦入关后犯了一个致命的错误,那就是派兵把守函谷关,企图称王。项羽为此震怒,率大军攻破函谷关,进驻鸿门,要与刘邦决一死战。刘邦顿时慌了手脚,问计张良。张良与项羽叔父项伯素有交情,就用和项伯结成儿女亲家的方式,请项伯向项羽说情。此法果然奏效,项伯一直非常巧妙地保护着刘邦。但项羽的谋士范增不甘心,教项羽摆下鸿门宴,准备除掉刘邦。刘邦明知是羊入虎口,但又不能不去,左右为难。

此时,张良分析了项羽的性格弱点,劝他深入虎穴,自己也前往保护刘邦的安全。在鸿门宴上,张良随机应变,用大将樊哙护驾,助刘邦脱离险境,自己则冒险留下来与项羽周旋。张良在这次生死攸关的斗争中,以其大智大勇,既巧妙地化险为夷,又在项羽内部埋下了君臣相隙的种子,使其成为项羽败亡的转折点。

项羽虽没杀刘邦,却把他分封到偏僻荒凉的巴蜀之地,同时把三位秦朝降将封在关中,提防刘邦。刘邦很气愤,想与项羽拼个鱼死网破。张良很清楚刘邦的实力,于是向刘邦建议,先烧毁从汉中到关中的所有栈道,表示没有出关夺取天下的野心,然后再养精蓄锐,等待时机。刘邦遂把通向外界的栈道烧了,这为后来韩信明修栈道暗度陈仓,一举平定关中做了铺垫。

暗度陈仓后,刘邦连战连胜,又招降了几个诸侯的军队,汉军声势大振。趁项羽攻打齐国田荣之机,刘邦打到了楚军的都城彭城,项羽急忙回救彭城,结果刘邦惨败。逃到下邑(今安徽省砀山县)后,刘邦沮丧地对群臣说:“谁能助我破楚,我愿以关东地区作为封赏。”于是,张良向刘邦提出“聚集三王,方可与霸王一战”的计策。所谓三王,指的是汉军阵营中的韩信、项羽手下的黥布以及尚无明确归属的彭越三人。刘邦采纳了张良的意见,重用韩信,策反黥布,拉拢彭越。正是在张良的谋划下,形成了一个内外联合共击项羽的军事联盟,扭转了战局,使刘邦由战略防御转为战略进攻。第二年冬,刘邦被楚军围于荥阳,双方久战不决。病急乱投医的刘邦接受了谋士郦食其的建议,决定分封六国国君后裔。当刘邦把实行分封的主张告诉张良,并问此计得失如何时,张良沉痛地摇摇头说:“照此做法,陛下的大事就要坏了。”他力陈八个不可以分封的原因,说服了刘邦,及时避免了一次重大的战略错误,维护了刘邦集团的内部团结,为刘邦在楚汉战争中彻底击败项羽和汉王朝最后的统一减少了许多麻烦和阻力。应该说,张良是帮助刘邦战胜项羽并最终夺取天下的肱股之臣。

不伐其功 不矜其能

然而,在刘邦成就帝业后不久,张良就选择了功成身退,成了高调做事、低调做人的典范。

西汉创建后不久,刘邦在洛阳南宫举行庆功大典。当论及楚所以失天下,汉所以得天下时,刘邦认为是张良、萧何、韩信三杰发挥了重要作用。他盛赞张良道:“夫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文武百官听后皆心悦诚服。然而,张良认为自己只是尽心尽力辅佐刘邦,并没有杀敌夺地的功劳,与萧何、韩信并列为三杰反倒使他有些不安,因而再三提出告老还乡。刘邦以王朝新立,百废待举为由,没有答应。

翌年,刘邦开始对功臣依次进行封赏。从佐策入关、劝离秦宫到鸿门脱险、谋定三秦,再到下邑之谋、八问阻封,张良可谓足智多谋、功标青史,理应得到显爵厚禄。刘邦说:“张爱卿,你可以在齐国属地任选三万户作为食邑。”此话一出,群臣都向张良投来羡慕的目光。对于文官武将来说,封万户侯是他们梦寐以求的事情,更何况是在物阜民丰的齐地自选食邑三万户。但出人意料的是,张良谢绝不受,并对刘邦说:“当初我在下邳起事,有幸与陛下在留县相会,这是天意成全臣,把臣交给陛下。有赖陛下信任,使臣的计策有时能够发挥效用。臣只希望,在留县封给臣万户就足够了,不敢承受三万户的封邑。”张良十分巧妙地把自己的功劳归于刘邦,婉言谢绝三万户的封邑。此后,张良以体弱多病为由,深居简出,研习黄老之学,修身养心。

借鉴与启示

打铁还需自身硬。张良能够被刘邦赏识和信赖,缘于他刻苦钻研兵书,有足够的知识储备。同时,他还能够在战场上灵活应用学到的知识,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取得一次又一次的成功。试想,一个有抱负、有才能,且能学以致用的人,能不想被国家和人民信任,并得到重用吗?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征途中,一个人要想作出更大的贡献,就必须及时更新知识,用于实践,增强业务能力,强化本领担当,做到“智”“谋”双全,“勇”“能”兼备。

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张良既不居功自傲、夸耀自己的功绩,也不恃才傲物、吹嘘自己的本领,这是司马迁对张良的评价。当有人功不如他,为寻得高官厚禄而奔走钻营时,他却婉言谢绝封赏,为群臣作出了表率。今天的领导干部要学会树立正确的政绩观,要正确对待进退得失,把有限的精力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

功成身退,老有所为。张良的一生一直坚持高调做事、低调做人,不炫耀,不张扬。这才使得当韩信被杀、萧何入狱时,他却能从容保身,成为“汉初三杰”中唯一得以善终的人,流芳千古。当然,张良的行为实际上也是一种自保之策。然而,当汉朝统治因立太子出现危机时,张良又设计使号称“商山四皓”的四位高人出山,拥立吕后的儿子刘盈。刘邦见刘盈羽翼丰满,只好同意立他为太子。张良以智慧弭祸于无形。可见,功成身退并不意味着无所作为,在大是大非面前仍然要保持头脑清醒。

(作者简介:章林,北京联合大学北京政治文明建设研究基地讲师)

责任编辑:王梓辰校对:刘佳星最后修改:
0
事业单位事业单位标识证书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