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家风建设,多次强调要“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以良好家风促进民风社风健康发展,引领良好社会风尚。良好的家风建设对家庭和谐、社会安定、国家富强具有重要的价值引领作用。认真阅读并品味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家风建设的重要论述,对于筑牢家庭防疫体系,夺取战“疫”全面胜利,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一、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家风建设的重要论述
习近平总书记站在治国理政的高度,以家庭为“基”,构建了“家庭、家教、家风”三位一体的家风建设体系。
1.家庭是家风建设的基石。古人云:天下之本在家。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社会结构的基本组成单位。家庭的基础地位决定家庭是家风建设的基石。习近平总书记非常重视家庭的重要作用,强调“无论时代如何变化,无论经济社会如何发展,对一个社会来说,家庭的生活依托都不可替代,家庭的社会功能都不可替代,家庭的文明作用都不可替代”。家是人的本根,既是人的生养之地,也是人的生活依托,家庭具有生活功能。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家庭是人生的第一个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是人的物质家园和精神家园,家庭环境和父母的言行举止对子女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更是深远持久的,有什么样的父母直接决定着培养出什么样的孩子。因此,家庭又具有教化功能。
2.家教具有涵养化育功能。家教即家庭教育或家庭教养,是家风的具体表现。古人云,“爱子,教之以义方”;“爱之不以道,适所以害之也”。一个家庭能否薪火相传,家教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孩子们自出生就开始接受家教,良好的家教可以帮助孩子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迈好人生的第一个台阶,打下良好的思想品德基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家庭教育涉及很多方面,但最重要的是品德教育,是如何做人的教育。”家庭是孩子接受品德教育的第一所学校,品德问题无小事,父母应该把美好的道德观念传递给孩子,帮助他们形成美好心灵,促使他们身心健康成长,成为对国家和人民有用的人。因此,品德教育是家教最为重要的内容,必须抓小抓细抓实。
3.家风是家庭的精神内核。家风是建立在家教基础之上的一个家庭共同恪守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家风的形成至今已有数千年的历史。尽管中国社会历经变迁,但重家风的传统始终延续,价值观传承不变。纵观《颜氏家训》《朱伯庐治家格言》《曾国藩家书》等,从中可以发现,忠、孝、仁、爱、礼、智、信等是传统家风的核心要素。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家风是一个家庭的精神内核,也是一个社会的价值缩影。”家风是社会风气的重要组成部分,良好家风可以带民风促社风。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家风好,就能家道兴盛、和顺美满;家风差,难免殃及子孙、贻害社会,正所谓‘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因此,良好家风就是一种正能量,既能让一个家庭团结互助,也能让邻里友善融洽,带动民风好转,进而能引领社会好风尚。
4.妇女在家风建设中具有独特作用。在家风建设方面,习近平总书记十分重视妇女的独特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妇女特有的身心特点、生育和哺乳功能,决定了妇女在增进家庭和睦、科学养育后代、促进社会和谐”;在“弘扬中华民族家庭美德、树立良好家风方面”能够发挥出其他社会群体所无法比拟的“独特作用”。因此,坚持用言传身教、严教习积等方法开展家教,发挥妇女在弘扬中华民族家庭美德、树立良好家风方面的独特作用,关系到家庭和睦,关系到社会和谐,关系到下一代健康成长。妇女肩负着尊老爱幼、教育子女的责任,帮助孩子形成美好心灵,在家庭美德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
5.干部的家风是干部作风的重要表现。习近平总书记非常重视领导干部作风问题。通过查处腐败案件可以发现,家风败坏往往是领导干部走向严重违纪违法的重要原因,领导干部的家风,不是个人小事、家庭私事,而是领导干部作风的重要表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各级党委(党组)要重视领导干部家风建设,把它作为加强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作风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由此可见,领导干部的家风既关系自己家庭,也关系党风政风。因此,领导干部必须严格要求自己,从自身做起,带头抓好家风,做家风建设的表率,教育督促亲属子女和身边工作人员走正道。
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家风建设的重要论述的战“疫”价值
经过艰苦努力,付出巨大牺牲,目前我国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国内疫情防控进入新阶段。但是,国际疫情持续蔓延,我国防范疫情输入压力不断加大。因此,疫情防控决不能有丝毫松懈。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家风建设的重要论述,为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全面落实“外防输入、内防反弹”要求,凝聚爱国爱家、相亲相爱、向上向善的家庭战“疫”力量,构筑牢固的家庭防疫体系,提供了根本遵循和价值引领。
1.培育家国情怀,增强国家认同。家是国的基础,国是家的延伸。家国情怀在家风里蕴育,良好家风的塑造是孕育家国情怀的起点。一要把爱家与爱国相结合。疫情防控事关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在疫情防控斗争中,需要全社会所有家庭的共同努力,要教育引导家庭成员坚持国家至上,把爱家与爱国相结合,“舍小家为大家”,管住管好家庭成员,“足不出户”,凝聚家庭防疫力量。二要注重实践育人。良好的家风是一种道德概括,更是一种道德实践。在战“疫”中,父母要以身作则,主动参与疫情防控,同时鼓励和支持孩子参加疫情防控工作,使他们在实践中进一步认识社会、了解民情,认识自己所肩负的责任和使命,增强对国家和社会的认同感,逐步养成良好的实践行为,真正做到知行合一,成为对国家和人民有用的人。
2.提供道德滋养,培育健康心态。疫情防控是一场全民参与的人民战争,与每个家庭、每个人密切相关。在这场全民战“疫”中,以良好的家风建设教知识、育品德,倡导诚信、责任、亲情、学习、公益的理念,让家风成为培育家庭成员为人处事、向善向上的“孵化器”,提升道德素养的“助推器”,为全面夺取战“疫”胜利提供丰厚的道德滋养。赢得战“疫”,需要增强战胜疫情的信心和决心。良好的家风有助于培育乐观向上的健康心态,坚定战“疫”必胜的信心和决心。疫情防控期间,每个家庭通过阅读科学书籍,养成重视科学、爱好科学的习惯,提升科学素养;当出现恐慌心理和焦虑情绪时,寻求心理专业人员进行心理干预和疏导,有效纾解焦虑情绪,消除恐慌心理,凝聚战“疫”正能量。
3.汇聚巾帼力量,彰显独特优势。在疫情防控斗争中,广大女科研人员和女医务工作者日夜奋战,长期坚守在战“疫”第一线,党员干部、新闻工作者、社区工作人员和志愿者中的巾帼英雄履职尽责,从政策宣传到信息排查,从医疗救治到科研攻关,从后勤保障到志愿服务等等,战“疫”每道防线、每个环节都有妇女的身影,汇聚成战“疫”巾帼力量。妇女用实际行动为抗疫作出了重要贡献,她们的独特优势在战“疫”中得到全面彰显。妇女的不惧艰险和默默奉献,就是最好的言传身教,更是家教家风的代代传承;妇女的责任担当和精神风貌,必将成为新时代家风建设的动力源泉。
4.融洽邻里关系,助力复工复产。家庭是防疫的一道基础防线,家庭防线的稳固可以有效阻断病毒传播,巩固防疫成果,因此,筑牢家庭防线是战“疫”全局的重要环节,家庭安,社会稳,战必胜。在战“疫”特殊时期,每个家庭不但要做好家庭防护,还要主动融洽邻里关系,督促身边人员做好自我防控,科学防疫知识在家庭邻里之间传递,汇聚成守望相助的力量,延续着共克时艰的决心,构建更加和睦团结的家庭邻里关系,筑牢群防群治的坚固防疫网。同时,家庭成员应积极参与城乡社区疫情防控工作,成为疫情防控战线的重要力量,以实际行动带动更多个人和更多家庭,在常态化疫情防控中继续发力,为复工复产贡献力量。(责编:张慕琪;校对:赵一頔)
本文链接:http://www.71.cn/2020/0430/1084677.shtml(转载请保留)
【声明:本文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仅供参考。】
作者单位:天津农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本文系宣讲家网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来源。
网友之家栏目投稿邮箱为:jst71ztz@126.com,欢迎大家踊跃投稿。
欢迎加入网友之家交流6群:1080384700。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