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到“三个结合” 让乡亲们的“致富花”茁壮成长

做到“三个结合” 让乡亲们的“致富花”茁壮成长

习近平总书记近日在山西考察时强调,“希望把黄花产业保护好、发展好,做成大产业,做成全国知名品牌,让黄花成为乡亲们的‘致富花’。”产业是发展的根基,产业扶贫是当前推进脱贫、防止返贫的有效方式,也是增强贫困地区造血功能,帮助农民群众就近就业过上更美好生活的有效方法。我们要把培育产业作为推动脱贫攻坚的根本出路,要做到与资源禀赋、生态保护、人才振兴有机结合,让乡亲们的“致富花”茁壮成长,保证脱贫效果的可持续性,实现真脱贫、不返贫,使全面小康的成色更足。

产业扶贫要与资源禀赋有机结合,实现优势集聚和产业升级。一方山水养育一方人。贫困地区情况千差万别,适合当地的扶贫产业才有更好的发展前景,也有利于防止出现同质化竞争现象。各地要在深入细致做好调查研究和科学论证的基础上,立足区域资源禀赋,综合统筹自身特色、市场前景、环境容量、劳动力资源等内外部因素,因地制宜、因势利导选好产业发展方向。要扬长避短、集聚优势,发展符合当地区位优势、生态环境、人文特色的产业,真正实现“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对已有产业,要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延展产业链、提升附加值,强化集约化管理程度,实现规模化种养、标准化生产、品牌化销售、产业化经营,推动扶贫产业不断做大做强,为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带来源源不断的动力。

产业扶贫要与生态保护有机结合,赢得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深度贫困地区往往处于全国重要生态功能区,生态保护同经济发展的矛盾比较突出。因此,发展扶贫产业必须坚持生态优先,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要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在遵循市场规律的同时尊重生态规律,留住绿水青山,做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两手抓、两手硬,实现脱贫攻坚与生态建设的双赢。要鼓励处于重点生态功能区的贫困地区结合当地生态环境状况,优先发展旅游观光、休闲度假、健康养老等环境友好型和绿色低碳型产业。要在坚持生态修复和保护的前提下,认真执行国家环保法规政策和行业标准,走可持续发展之路,通过清洁生产、末端处理、循环利用等方式,降低资源耗费和环境污染,不仅提高产业“产值”,还要确保产业“绿值”,让绿色成为发展“最动人的色彩”。

产业扶贫要与人才振兴有机结合,促进产业壮大和销路拓展。人才是撑起产业扶贫的核心力量。乡村产业人才匮乏是制约脱贫攻坚的问题之一,需要通过人才振兴加以破解。各地要加强与中高职院校的合作,以定向培养方式为贫困地区“量身定制”出种植、农机、养殖、水利等农村实用人才。要积极动员有思想、有能力、有威望的党员干部、退伍军人返乡,号召在外打拼、想在基层干出一番事业的“有志青年”回村,推动人才向乡村集聚,为产业发展注入新鲜血液。要大力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积极培育壮大优质无公害化生产、产品后续加工、市场营销、企业经营、农村经纪人等方面人才队伍,努力培养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促进各种实用技术成果推广,用好电商平台拓宽产品销路,实现扶贫产业做大做强。(责编:赵一頔;校对:张慕琪)

本文链接:http://www.71.cn/2020/0521/1086664.shtml(转载请保留)

【声明:本文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仅供参考。】

作者单位:山东省济南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本文系宣讲家网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来源。

网友之家栏目投稿邮箱为:jst71ztz@126.com,欢迎大家踊跃投稿。

欢迎加入网友之家交流6群:1080384700。

责任编辑:赵一頔校对:张慕琪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事业单位事业单位标识证书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