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5】党建引领下的社区物业共治

【2020-05】党建引领下的社区物业共治

[中图分类号] D616;D2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29-1445(2020)05-0080-04

2019年,北京市委市政府打出了基层社会治理组合拳:“党建引领、街乡吹哨、部门报到”全面推开,“接诉即办”大力推进,党建引领社区物业共治推出试点,等等。首都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正在逐步形成。如果说,“接诉即办”是着眼市区层面推进社会治理创新实践,“吹哨报到”是从街乡层面推进社会治理创新实践;那么,党建引领社区物业共治,则是从社区基层推进社会治理的创新实践。2019年,全市开展党建引领社区物业共治试点取得了明显成效,经验值得认真总结,问题值得深入研究,工作需要拓展延伸。

党建引领社区物业共治试点工作的主要成效

按照市委统一部署,2019年初,全市选择100个小区开展试点工作,要求各区按照商品房、保障房、房改房、无物业老旧小区四种类型,积极探索党建引领社区物业共治新路径。经过一年试点,取得明显成效。

坚持政治导向,着力推进党建工作全面覆盖。各试点单位始终坚持党建引领,统一推进“应建尽建”和“双向进入、交叉任职”。在物业服务企业和业主委员会中成立党组织、选派党建指导员,着力实现“应建尽建”“应派尽派”。同时,探索推进社区党组织、居民委员会和物业服务企业、业主委员会成员交叉任职,逐步扩大党组织和党的工作覆盖面。比如,朝阳区成立区级物业管理协会,同步成立物业行业党委,统筹指导物业领域党建工作,着力提升“两个覆盖”质量,确保物业服务企业和业主委员会全部纳入社区党建工作协调委员会、党政群共商共治会议、社区居民议事厅等工作体系,完善社区党委领导下的多方联动服务机制。

坚持问题导向,着力推进“吹哨报到”扩展延伸。试点工作开展以来,着力推进“党建引领街乡吹哨、部门报到”向社区扩展延伸,小区停车管理乱、物业收费过高、新老物业交接矛盾、业主委员会缺失等老大难问题,得到了有效解决。比如,顺义区运用吹哨报到机制,召集区住建委、区委社会工委、区民政局、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顺义分局、区城市管理委等区直部门及6个街道等多方力量,围绕群众反映强烈的停车难问题进行专题研讨,共梳理出13个层面的原因,形成了推行阶梯收费机制、施划小区内行车单行线和实行错时停车、设立共享车位等10个可行性建议。

坚持需求导向,着力推进物业服务精准精细。试点工作中,紧紧围绕居民需求,努力推进社区物业服务管理更加有效。比如,西城区制定《关于加强党建引领改进住宅小区物业服务管理的意见(试行)》,要求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工作出发点、着力点和落脚点,坚持社区物业服务管理“民有所呼、我有所应”。

坚持目标导向,着力推进社区党的工作的全面融入。各试点单位在工作实践中,紧紧围绕党建引领社区物业共治,积极探索有效路径,不断推进社区党的工作全面融入小区物业服务管理之中。比如,海淀区把业主委员会、物业服务企业的党组织纳入到社区网格党建、区域化党建等工作平台,明确各方的主体责任、职责分工、权利义务等,完善党组织领导下的多方联动机制以及协调议事机制,团结凝聚各方力量,努力构建社区治理共同体。

坚持创新导向,着力推进老旧小区服务管理不留死角。针对老旧小区多、单位大院多、无物业小区多的实际,近六年多来,北京市积极探索,在全市老旧小区分三种模式广泛开展了服务管理试点工作,包括有物业的“自主式”服务管理模式试点、没物业的“准物业式”服务管理模式试点、单位大院的“自助式”服务管理模式试点,有效地推进了社区物业的精准化服务和精细化管理。比如,延庆区对有些无法正常运转的物业服务企业给予一定补贴,或先期对小区进行一定硬件投入,撬动居民缴费,重新激活物业服务。截至2019年底,全市累计在593个老旧小区开展了自我服务管理试点。

党建引领社区物业共治的启示

推进党建引领社区物业共治,有利于充分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根本制度的显著优势。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与依法治国相统一,是我国根本制度的显著优势,其核心是坚持党的领导。全市大力推动党建引领社区物业共治,抓住了党的建设这个龙头,把我国制度优势更好地转化为基层社会治理效能。

推进党建引领社区物业共治,有利于坚持和完善我国统筹城乡的民生保障制度。社会建设要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全市大力推动党建引领社区物业共治,根本目的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坚持和完善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基本制度,让社区居民享有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推进党建引领社区物业共治,有利于坚持和完善我国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社会治理要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民主协商、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科技支撑”的运行体系。大力推动党建引领社区物业共治,是创新社区治理的有益探索,是坚持和完善共商共治共建共享社会治理制度的生动实践。

推进党建引领社区物业共治,有利于坚持重心下移、重在基层,构建城乡社区治理共同体。坚持和创新社区治理,要加强顶层设计,构建社区治理现代化体系,形成社区治理新格局;要夯实基层基础,提高社区治理现代化能力水平。在这个新格局中,党建是龙头,社区是基础,物业是短板,共治是关键。全市大力推动党建引领社区物业共治,是在党的领导下,努力形成社区组织、社会企业、社会组织、社会单位、社区居民“五社联动”新格局的有益探索,是城市基层社会治理固根基、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的有益探索。

党建引领社区物业共治存在的弱项短板

从调研情况看,虽然全市党建引领社区物业共治出现了好势头,但成效还是初步的,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还很突出。

“低”:主要指标覆盖率比较低。物业服务管理覆盖率不够高。当前,在全市10213个住宅小区中,有物业管理的4772个,仅占46.7%。党的组织和党的工作覆盖面不够广。全市现有物业服务企业3463个,成立党组织的有1056个,占30.5%,其中,物业服务企业负责人是党员的1035个,占比不到30%。100个试点小区情况相对较好,物业服务企业有党组织的占65%。业主委员会覆盖率比较低。目前全市范围内成立业主委员会的小区有742个,只占7.3%。

“小”:物业服务企业大部分规模比较小。从物业市场分布看,对比全市有物业管理的小区和物业服务企业两者数量,可以看出,几乎是一个物业服务企业管理一个小区,占领市场份额普遍较小,经营管理水平参差不齐,发展后劲不足。

“散”:全市物业服务管理分散。全市小区中有物业的、没物业的、单位大院的大致各占三分之一左右,而且有物业的小区分散在全市各个地方。物业服务企业隶属关系复杂,有机关化的,有市场化的,有社区化的,更有建筑企业所属的,管理很分散。物业服务企业与社区治理各主体之间关系松散,尚未有效融入街道社区区域化社会治理共同体。

“乱”:物业市场管理不规范。全市物业服务企业因规模不一、实力参差不齐,物业服务内容、标准、价格各不相同,缺乏统一的管理标准和行业规范,普遍存在商品房小区服务履约不到位、房改房小区服务标准不规范、保障房小区服务标准低等问题。

“缺”:物业管理服务时有缺位。由于物业服务企业党组织覆盖率低,也由于试点工作大多还处于推进物业服务企业党组织“应建尽建”和“双向进入、交叉任职”等阶段,因而,党建引领社区物业共治大多刚刚起步,还没完全到位。

应当说,上述问题在全国也带有一定普遍性。但作为建设国际一流和谐宜居之都的北京,应该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加快工作步伐,在党建引领社区物业共治方面有更大作为,创造更多经验,努力走在全国前列。

进一步加强党建引领社区物业共治的对策建议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加快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形成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基层社会治理共同体。城市物业涉及千家万户、各个方面。在城市基层社会治理工作“四梁八柱”中,物业服务管理将成为一根重要的“顶梁柱”。在基层社会治理共同体中,物业服务企业将是重要主体。在一年试点工作基础上,全市应当加大力度,加快推进党建引领社区物业共治工作深入发展,实现新的跨越。

加强顶层设计,着力构建“1+5+N”社区现代化治理体系,将物业服务企业纳入社区治理共同体。抓紧研究制定《关于党建引领物业服务企业和业主委员会建设的指导意见》及《北京市党建引领社区与物业共促共治行动方案》,尽快出台贯彻落实《物业管理条例》的具体措施,制订《物业服务规范》,把物业服务企业纳入社区治理共同体。以街道(乡镇)为主导,推动社区组织、社区居民、社会组织、社会企业、社会单位“五社联动”,发挥民主协商、法治保障、科技支撑等作用,形成共商共治共建共享的社区治理新格局。

加强基础工作,着力完善党建引领社区物业共治机制,推动物业服务管理规范化。坚持党建引领,有效推进双覆盖、强化双融入、完善双报到、实现双提升。坚持“应建尽建”,推动具有3名以上正式党员的物业服务企业建立党组织;暂不具备独立组建条件的,通过选派党建指导员、成立党群办、转入党员组织关系、发展新党员等方式推动党组织建设和党建引领;跨区域物业服务企业成立项目党支部或党小组。坚持街道(乡镇)统筹,推进物业服务企业党组织关系隶属所在社区党组织或街道党工委。坚持配强班子,特别是配强物业服务企业党组织书记,鼓励党员负责人、党员高层管理人员担任党组织书记。坚持双融入,探索街道、社区或上级职能部门为管理面积较大的物业服务企业派遣党组织书记;推荐优秀物业服务企业党员负责人担任社区党组织兼职委员或社区党建联席会成员,推选优秀物业服务企业项目经理担任社区居委会兼职委员。坚持服务为先,切实解决居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做实街道党建工作协调委员会,建立联席会议制度,按照需求清单、资源清单、项目清单,推动各治理主体到一线解决实际问题。

加强改革创新,着力促进社会企业发展,推动物业服务转型。制定印发《关于促进社会企业发展的意见》,出台相关政策,大力促进物业、家政、养老等社会企业快速发展。以物业服务企业为重点,广泛开展社会企业试点工作。强化物业服务企业的社会责任和公益属性,支持和推动物业服务企业向社会企业转型发展。成立北京市物业服务企业联盟,推动物业服务企业由散养型、单干型向联合型、竞争型转型升级。加大支持力度,鼓励和引导物业服务企业兼并重组,走规模化经营道路,提高从业人员综合素质和职业技能,通过标准化服务降低运营成本、改善服务质量,推进物业服务企业良性发展。加强对物业服务工作监督。街道(乡镇)党工委推动形成物业服务企业多方评价和联合监管机制,做到事前有服务承诺、事中有督促整改、事后有满意度评价,及时曝光物业服务突出问题,完善物业服务企业准入和退出机制,实现物业服务良性运行。建立可操作的考核指标体系,将党建引领社区物业共治纳入区街年度党建综合考核。学习借鉴广东珠海横琴新区经验,开展“物业城市”试点,逐步实现由“城市物业”向“物业城市”转型升级。

加强典型宣传,着力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大力宣传党建引领社区物业共治先进典型经验。强化吹哨报到机制,以12345市民服务热线、微信或APP、群众日常反映的问题为“哨源”,推动创新实践,及时回应群众诉求,妥善解决具体问题。及时总结归纳不同类型小区党建引领社区物业共治模式,形成典型经验和工作指导方法进行推广。打造“红色物业•先锋管家”为民服务项目,建设一批“先锋管家”党群示范服务阵地,创建“先锋管家”示范团队,充分发挥物业服务企业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把党建引领物业共治落到实处。

党建引领社区物业共治,是加快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形成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的基础性工作,还需要在实践中进一步探索完善,也需要从理论上进一步归纳总结。

(本文系北京市党建研究会“党建引领社区物业共促共治研究”课题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2]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9.

[3] 宋贵伦.十年磨一“建”——社会建设理论体系与实践路径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9.

(作者简介:宋贵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教育与社会发展研究院教授、北京市社会建设促进会会长;杨积堂,北京联合大学首都法治研究中心教授、北京市社会建设促进会副会长兼秘书长)

责任编辑:王梓辰校对:刘佳星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事业单位事业单位标识证书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