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报告> 文稿> 文化> 正文

吕舟:北京中轴线申遗与世界文化遗产(5)

三、世界遗产推动中国对文化遗产的保护

1985年,中国加入《世界遗产公约》,那是《公约》推出以后的第13年。提到为中国加入《公约》做出巨大贡献的人,一定有这四位先生:北大地理系教授侯仁之先生,原建设部住建部顾问郑孝燮先生,生物学家阳含熙先生,古建筑学家罗哲文先生。

17

侯仁之先生在国外开会时了解到《世界遗产公约》的情况,回国之后就说我们中国得加入,中国这么一个文明大国,有那么多了不起的文物,我们怎么能不加入《世界遗产公约》呢?接着他就联合了其他三位先生,以中国政协委员的名义提出一个议案,就是中国要加入《世界遗产公约》。随后,在1985年中国就加入了这个公约。

1987年,我们开始申报世界遗产,当时报了七处,有六处顺利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包括故宫、长城(包括八达岭、山海关、嘉峪关等几个主要段落)、秦始皇陵、泰山、敦煌、周口店猿人遗址,光是北京就有三处。

18

1987年以后,我们陆续又有很多重要项目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中,比如黄山、九寨沟、黄龙、武陵源;武当山、布达拉宫、三孔、承德避暑山庄;庐山、峨嵋山、丽江、平遥、苏州园林;还有天坛、大足石刻、武夷山、龙门石窟;再到我们的西递宏村、皖南古村落、明清皇家陵寝、都江堰、青城山、云冈石窟、高句丽古迹。

19

20

21

2004年,中国主持了一次世界遗产大会,是在苏州召开的,这对我们认识世界遗产有极大推动作用。陈至立在会上致辞,当时教育部的一位副部长章新胜先生,以及时任教科文组织总干事的松浦晃一郎也来参加了大会并致辞。在大会上,中国对世界遗产的发展都做了什么贡献呢?比如说我们提出要增加自然遗产的名额。我们对当时世界遗产的状况做了分析,发现世界遗产的发展存在不平衡性,特别是文化遗产数量极大,相对来说自然遗产数量很少。于是我们就在大会上提出希望增加自然遗产的申报数量,具体措施是把世界遗产定为一年可以申报两项,其中一项必须是自然遗产或自然和文化的混合遗产。后来我们这个建议被通过了,我国也一直在推动相关工作,我们的大熊猫、南方喀斯特、三清山、澄江化石群、中国丹霞、神农架、可可西里相继列入世界遗产。

22

可以说,对自然遗产的申报是我国2004年以后的一个重大课题,有很多非常重要的遗产都是在这个时候申报成功的。那么除了自然遗产以外还有文化遗产,比如开平碉楼、福建土楼,表现我们商代文明的殷墟等。

23

随着申遗的项目越来越多,这些世界遗产对我国有什么影响呢?原来我们比较关注的是古遗址、古墓葬、石窟寺等类型,现在我们在想是不是可以有一点变化,从原先那些内容扩展到古村落保护。如今古村落保护在我们国家已经是一个极其热的话题,工业遗产的保护也很热。另外到了20世纪,我们要保护的世界遗产太多了,比如北京城里的好多民国时期的建筑,如清华的老校区。还有文化景观,线路类遗产,我们知道丝绸之路申遗成功了,不知道大家是否了解四川和陕西联合起来花了大量的精力保护蜀道;还有一个大项目叫万里茶道,是过去茶叶贸易的线路,从中国南方一直到俄国圣彼得堡;另外我们还在做长征线路。这些努力不仅促进了世界遗产的线路遗产类型保护,还使得我国对很多遗产对象产生了新的认识。

责任编辑:杨雪校对:张一博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