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文学艺术助力乡村振兴发展的启示与思考(2)

关于文学艺术助力乡村振兴发展的启示与思考(2)

2

敦化市文学艺术助力乡村振兴发展呈现出文艺服务基层的新活力,并为我们带来以下几点启示:

一是地方党委重视是做好文学艺术助力乡村发展的组织保障。全国各地方党委应当利用党委会、常委会、理论中心组等形式,定期组织学习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号召领导干部带头学懂弄通讲话精神,把文艺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全面了解文学艺术的内涵和外延,经常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所,广泛策划和组织开展重大主题性文艺活动,切实增强自我政治站位,让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深入干部心中。

二是广泛招募和有效管理文艺志愿者是做好文学艺术助力乡村振兴发展的人员保障。文艺志愿者队伍来源分布在社会各行各业,也存在兼职志愿服务现象。有些文艺志愿者是凭借自主兴趣爱好和理想信念参与文艺志愿服务;也有些文艺志愿者是受身边亲朋的影响,打发业余时间;还有是可以结识一些朋友,凡此种种初衷,使这支队伍管理存在一定的风险。我们广泛发动各级文明实践站所的政治功能,利用官方网站、微信公众号以及网站进行吸纳招募和吸纳组织成员,定期对成员进行培训和加强管理。截至目前,已经完成500余人登记注册,按照舞蹈协会、书法协会等进行归口管理,并自发建立协会章程,定期进行换届选举,使文艺志愿者队伍管理规范化和制度化。

三是激发服务功能是做好文学艺术助力乡村振兴发展的制度保障。一方面,应当运用新媒体做好对外宣传工作,让文学艺术助力乡村振兴发展通过百姓身边的贴心事、暖心事通过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反映出来,牢牢站稳网络文学艺术阵地,把握住文学艺术的网络话语权;另一方面,广泛举办系列活动,开展文艺进万家、暖流送进群众心坎间等系列活动,争取邀请中国文联和省州文联直接选派文艺家和文艺志愿服务队来敦化建档立卡贫困村结亲、认亲、帮亲,让文艺志愿服务的服务功能更好地得到发挥。

四是实行“文艺能人”传帮带机制是做好文学艺术助力乡村振兴发展的源头活水。工作中,一些文艺能人的手艺都是一代又一代相传得以延续和发展,特别随着国家的进步与发展,很多的民间艺人的手艺未得到及时发现,待艺人百年之后,就会失传。一方面,注意发现本土人才,像敦化市大石头高飞,雁鸣湖冯恒锟、盖淑兰,大蒲柴河郭金玲等一批农村骨干文艺志愿者,他们的剪纸技术可以广泛传授;另一方面,广泛寻觅外地文艺能人,前往去拜访、去学习,使独特技艺可以代代相传。

责任编辑:王梓辰校对:刘佳星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