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建设应当追求更优供给

文化建设应当追求更优供给

从党的十七大提出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到党的十八大明确“建设文化强国”,再到党的十九大强调“坚定文化自信”,文化在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日益提升。在“十四五”规划编制中,上海应当紧扣文化品牌建设,针对存在的一些不足予以积极谋划与破解,努力以更优的供给、最好的资源服务于广大市民、游客。

正视三个不足

近年来,上海城市的文化软实力建设取得积极进展,为全力打响文化品牌、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上海精彩以及扩大“上海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奠定了坚实基础。但是,在肯定成绩的同时,也有必要正视和厘清文化建设、文创发展领域中存在的一些不足。

第一,公共文化空间和配套设施要进一步考虑开放、共享、交互要求。

近年来,上海的各级各类文化设施和基础网络建设取得长足进步。目前,已形成公共文化三级配送体系,并正在向四级延伸,为上海建设国际文化大都市奠定了强有力的基础。但对照“中心城区10分钟、郊区15分钟的公共文化服务圈”的目标,相关设施总量与服务功能还有待完善。

特别是,与其他国际大都市相比,诸如图书馆等公共文化设施在便利性等方面还有提升空间;虽然上海的博物馆参观总人次逐年增长,但人均参观次数仍低于一流国际文化大都市的水平。

下一步,如何积极适应现代阅读和博物馆事业发展的新变化新趋势,创新功能设置、空间布局和展陈方式,更好满足市民群众多样化、品质化、个性化的文化需求,让新的文化殿堂更好启迪思想、温润心灵、陶冶人生,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

第二,基层公共文化服务功能要进一步完善。

人力资源不足、经费相对有限是基层公共文化服务面临的痛点。2019年,上海市区两级深入对标,寻差距,找短板,结合国家公共文化领域重点改革任务,发现的相关不足有:全市尚有8%的居村综合文化活动室未完成功能提升工作,各级各类公共文化资源下沉至居村有待持续推动,尚有11个区未完成区级文化馆总分馆制建设,公共文化机构法人治理结构改革工作有待加快推进,等等。

进一步来看,如何优化城乡公共文化设施布局,编实织密公共文化设施全域网络,还有很多工作可以做。比如,推动标准化居村综合文化活动室(中心)的功能提升,全面打通公共文化服务“最后一公里”;鼓励街道乡镇建设睦邻中心、邻里中心等综合性服务设施,补充基层文化服务功能,建好“家门口的文化客厅”;推进滨江地区、商场楼宇、交通枢纽等公共文化新空间内容建设,等等。

第三,文化品牌、文创企业在全国乃至全球的影响力要进一步提升。

仅从全国范围来看,上海的文化产业产值较高,但所占比重不如北京、杭州等城市。在2019年中国文化企业30强排行榜中,仅有上海世纪出版集团和东方明珠新媒体股份有限公司入围,分别位居第9位和第13位。

打通三条路径

就“十四五”规划而言,可依据品牌元素、品牌衡量、品牌影响三重要素,明确文化品牌建设目标,实施品牌建设策略。

其中,品牌元素重在全方位整合文化资源,激发文化创新活力;品牌衡量即以国际大都市为参照体系,推动文化品牌建设标准化;品牌影响即以文化企业、文化艺术节等方式打造知名文化品牌,提升知名度和竞争力。

第一,挖掘优势资源,创新产品模式。

上海是一座具有优秀文化传统和丰厚人文历史底蕴的城市。可借鉴东京等城市的发展经验,在文化设施建设上对具有历史特色的文化遗产加以全面保护,及时翻新文化场所。同时,注重兼顾市场需求和文化特色,将文化特色置于市场载体之中。

必须看到,创新不意味着抛弃传统,而应当是结合传统文化元素和新兴时尚的艺术形式。比如,上海美影厂拥有一批优势品牌,应当鼓励其与新创文化团队合作,迸发新的活力。

上海还拥有丰富的反帝爱国史资源、抗战文化资源、近现代工商业文化资源。诸如上海市历史博物馆(革命历史博物馆)、上海四行仓库抗战纪念馆、上海淞沪抗战纪念馆、金山卫抗击日军登陆点暨遇难同胞纪念地、上海犹太难民纪念馆等抗战类纪念设施,应当进一步提升开放度、知名度,打造红色文化共享高地。

在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的背景下,还可以江南文化为基础,加强对三省一市文旅资源和产业的整合创新。比如,结合沪苏浙皖四地特色景点以及周末或小长假出游需求,推出长三角“名城、名镇、名村、名山、名湖、名园、名馆”精品线路。

同时,可借助红色旅游串起长三角地区的重要革命史迹。此前,长三角地区不少红色场馆展开了一些有益尝试。比如,由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南湖中共“一大”会址等37家会员单位组成的革命圣地及重要旧址全国合作联盟,发布了迎接建党百年三年行动纲领,就进一步加强革命旧址的红色文化资源保护利用,深化文物、研究、展陈、宣教等各方面的合作交流。

第二,提升公共设施,完善服务体系。

日前,市委书记李强在上海图书馆东馆、上海博物馆东馆建设工地调研重大文化项目建设推进情况时指出,重大文化项目是促进文化交流、彰显文化魅力的重要载体,对于展现城市品位、提升城市功能具有重要意义。

新形势下,要认真践行“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重要理念,着力推进公共文化“服务目标均等化、供给主体多元化、运行机制专业化、公共服务效能化、管理体系制度化”建设,努力打造新的建筑地标、风景地标、文化地标。

在重视高端品牌文化建设、实现新建项目与既有重大文化设施协同发展的同时,也要更加重视接地气的公共文化投入。比如,以提升文化参与为目标,积极完善社区公共图书馆布局,积极引入文创团体或艺术家赴社区进行驻场文化活动,鼓励“民间高手”参与社区文创活动和创意生产,等等。

第三,用好公共资源,面向需求彰显特色。

比如,在文化空间建设上,可进一步将文化创意设施设计与社区建设结合起来,将艺术创作视为城市成长和变革的驱动力,从而将文化定位为资源而非“装饰”。

又如,谋划在纽约、巴黎等重点城市设立上海文创交流基地,完善海外市场推广公共服务体系,从而进一步提高“上海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研究显示,海派文化走向海外,除了跨域语言的障碍,还要运用符合当地文化环境、消费习惯和市场需求的市场化方式进行推广和商业运作。

在“十四五”规划中,建议在一些重点中心城市设立上海文创交流基地,积极对接海外机构、媒体、政府、展会、演出、载体、互联网等资源,并在主流商业空间和互联网平台营销强化推广,吸引主流消费者,影响主流媒体。

(作者为华东师范大学传播学院副教授、上海交通大学中国城市治理研究院研究员)

责任编辑:刘宇同校对:刘佳星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