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报告> 文稿> 文化> 正文

肖复兴:重温记忆里的北京与流年(3)

——那门•那街•那院

粤东会馆

西打磨厂街,硕果仅存,就剩下了两座会馆。会馆是一种特别的建筑,全国其他地方都没有北京这么多。北京的会馆主要集中在南城,内城很少,解放初期还保留了400多家会馆,大部分在宣武区。宣武区之所以多,是因为清朝的汉人官员不许住内城,大部分都迁到了宣武。宣武区当时环境比崇文区好一点,原来总讲宣南文化。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一大批文人居住在宣武区,梁启超、康有为、李大钊,包括毛泽东也住过湖南会馆。

会馆是研究北京的重要“细胞”,像粤东会馆现在就成了文物保护单位。北京最早的会馆是明朝建立的。当时秀才进京赶考,各地集资盖房,山东人盖山东的房子、广东人盖广东的房子,广东粤东地区的人集资盖的就是粤东会馆。粤东会馆在北京有三家,最早的一家在广渠门内,也就是现在袁崇焕故居附近,袁崇焕就是粤东人。明末清初的时候,广东人相中了打磨厂的两亩多地,建立了我小时候住的这个粤东会馆。

2018年的时候,我先后回去了几次。头一次是带我两个小孙子去的,我想让他们认认根儿,带他们去看看老院儿,但没有进去。外面两个大门,红色的是新修的,黑色的是我小时候就有的,非常斑驳、沧桑。两个门都锁着,推不进去,就知道里头东跨院还住着三户老街坊。俩孩子趴在门缝往里看,说:“爷爷,您住的这房子够大的。”我说我住的不是这院子,是院子里面的三间房,进去就能知道没多大。

第二次是芝加哥大学的一个教授,学中文的,每次都带学生到北京来,在这里上几个月的汉语课,问我能不能带这帮美国学生去看看前门。我带他们去了,还从西打磨厂街进来,看了看我小时候住的粤东会馆,只是大门锁着,还是进不去。

第三次是北京《十月》杂志在秋天举办“文学行走”活动,问我能不能带着学员去看看老街、老院。我就又去了,还是锁着门,挺扫兴就说走吧。我刚要走,后头有人叫我名字,回头一看是老街坊。他问我干嘛来了,我说带人想进老院看看,进不去,他说你跟我来。他住对门,有钥匙,跟我们院都非常熟,我就进来了。

秋天,正下过一场雨,雨水也出不去,叶子落了一地,长了好多青苔……这个院子给了我很多很多的回忆。每一间屋子、住着什么人、他们的命运,我都非常清晰。我之所以能够写出《我们的老院》这本书,就是因为书里那些人都是跟我从小一起摸爬滚打长大的,我们、我们的父母、我们的孩子的那些旧日时光相差不多。住在这个院子里的“三教九流”,既有下里巴人,也有知识分子,不知道今天都云落何方。所幸,老院还能够保留下来、重新翻建,真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了。

北京这座城市,给我们留下了很多宝贵的遗存。老的街巷也好,老的店铺也好,老的院落也好,都是历史留给我们的见证,是这座城市的活的标本、活的注脚。我之所以讲前门、讲老街、讲老院,是希望我们能对北京有更多的了解、更多的体验,因为北京除了有故宫、天坛、颐和园、北海……之外,更多的是铺铺展展的街巷、大大小小的院落。它们是这座城市的生命细胞,我们理所当然要认识、保存它们,改造、建设它们。

张再元先生讲过,只见高楼大厦,没有历史痕迹,保留的单调繁华的城市形态,会让人和城市一起失忆。简·雅各布斯在《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中写到,城市必须保留一些各个年代混合的建筑,保留这些建筑的意义,绝不是要表现过去岁月在这些建筑上的衰败和失败的痕迹,这些旧建筑是不可取代的,这种价值是由时间形成的。

历史街区、重要遗存,城市的悠久历史是我们最宝贵的财富,那些建筑形态是我们对城市的认知。期待我们都能怀有更多的情感,更加理解、更加保护、更加热爱这座城市。

(根据宣讲家网报告整理编辑,

未经许可,不得印刷、出版,违者追究法律责任)

责任编辑:王瑱校对:吴自强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