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服务国家战略为根本加快“双一流”建设步伐

以服务国家战略为根本加快“双一流”建设步伐

【摘要】在“211工程”“985工程”等重点建设基础上,中国进一步提出“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经过这些年的努力,“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已经取得明显成效,为下一步高校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同时,面对新形势新要求,中国高校的科技创新,与国家需求和社会期待,与世界先进水平尚有差距。因此,要加快“双一流”建设步伐,为增强国家创新发展能力和核心竞争力提供强有力支撑。

【关键词】“双一流”建设   人才培养   自主创新    

【中图分类号】G648    【文献标识码】A

重点建设一批高等学校一直是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重大政策选择。上世纪90年代以来,国家先后实施了“211工程”“985工程”等重点建设,高等学校高层次人才培养取得显著成效,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水平全面提高,贡献力度不断加大。在“211工程”“985工程”等重点建设基础上,2015年国务院印发《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进一步提出“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要加强系统谋划,加大改革力度,完善推进机制,“若干所大学和一批学科进入世界一流行列,若干学科进入世界一流学科前列”。

当今世界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双一流”建设关系国家的核心竞争力,其根本使命,就是要服务国家发展战略,培养造就一大批具有国际水平的战略科技人才、科技领军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就是要瞄准世界科技前沿,着力提升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的原始创新能力,在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上下功夫,着力突破更多“卡脖子”问题,产出更多引领性成果。

实践探索,“双一流”建设取得明显成效

积极探索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机制。一是实施“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2009年以来,国家推出“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先行在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学和计算机科学等领域选择20所高校试点实施,每年选拔1000名学生进入“拔尖计划”培养。2018年10月,教育部发布《关于实施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的意见》,拟在“拔尖计划”1.0基础上进一步拓展范围、增加数量、提高质量、创新模式,培养具有家国情怀、人文情怀、世界胸怀、勇攀世界科学高峰、引领人类文明进步的未来科学家。

二是在重点领域全面推进系列卓越计划实施。2010年,教育部启动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该计划主要任务是探索建立高校与行业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机制,创新工程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建设高水平工程教育教师队伍,扩大工程教育的对外开放。其后,分别实施了卓越新闻传播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等,创新了高等工程、法学、新闻传播、农林、医学等领域人才培养模式,建立了多部门协同育人的新机制。

三是深入实施科教结合协同育人行动计划。科教结合协同育人行动计划是由教育部和中国科学院联合推出的一项合作育人计划,于2012年8月29日正式启动。内容包括科苑学者上讲台计划、重点实验室开放计划、大学生科研实践计划、大学生暑期学校计划、大学生夏令营计划、联合培养大学生计划、联合培养研究生计划、人文社科学者进科苑计划、中科院大学生奖学金计划、科苑学者走进中学计划等10个项目。有关高校和科研院所按照“加强统筹、试点引领、重点突破、全面推进”的原则,不断探索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模式,加强创新人才培养,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增强学生的创新本领,建立了高校和科研院所协同育人工作机制,带动和促进了高校与科研院所的相互配合、相互支持,逐步实现科教结合的有效推进、合作共赢。

在科技创新中发挥主力军作用。一是高校科技创新能力进一步提升。围绕国家目标的基础研究和战略高技术研究,发挥高校综合优势,建设共建共享、流动开放、高效运行的国家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基地,选择有限目标,组织优势力量,进行重点培育,大力培养优秀创新人才和群体,鼓励开展自由探索的基础研究,并向社会提供公共科技产品及服务,形成区域研究开发中心,提升区域创新能力。数据显示,中国高校承担了国家科技计划中60%的基础研究任务、超过80%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近5年来承担了超过1/3的国家“863”计划、支撑计划,作为第一完成单位获得超过65%的国家自然科学奖和超过70%的国家技术发明奖,有效服务了国家关键领域自主创新。中国高校在攻关“卡脖子”难题上的重大创新成果也竞相涌现。例如,2019年12月16日,中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了两颗北斗三号卫星,标志着北斗三号全球系统核心星座部署完成。随着北斗导航进入组网新时代,2020年中国已织成“天网”。而作为中国航天史上规模最大、技术最复杂的航天基础工程之一,其核心芯片由国防科技大学北斗团队自主研发。

二是加强重点科研基地、创新团队建设和创新科技平台建设。围绕国家重大需求和科研重点方向,以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等创新基地为依托,以优秀学术带头人为核心,面向国内外吸引、汇集一批著名学者和专家,逐渐形成一批具有世界一流水平的科研创新能力强大的创新团队。目前,正在运行的国家重点实验室为162个,其中有103个设在高等学校。教育部级重点实验室已达157个。这些重点实验室为实现科技组织结构的集约化,促进多学科交叉、融合和生长,培育创新研究群体提供了平台和保障。通过引育并举,进一步强化人才队伍建设,在一些学科和学科方向上达到世界先进水平,逐渐形成一批具有世界水平的创新团队。近年来,中国实施了一系列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的政策措施,推出了“国家杰出青年基金”“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等一系列高层次人才项目和计划,引进培养造就了各个领域的大批高层次人才,对促进中国科学教育事业进步和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三是主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高校以多种方式服务国家、区域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建立和拓宽高校与企业、科研机构之间有效的联系渠道,通过联合、共建、融合等方式,加强高等学校与企业、科研院所的合作,为企业技术创新提供坚实的人才、知识、技术和文化支撑。全国共建有115家国家大学科技园,涵盖30个省(区、市)的近200所高校,不断完善科技成果转化机制,加快科技成果转化速度,提升服务社会发展的能力。高校还积极参与决策咨询,加快高校智库建设,普及和转化科学研究成果,促进优秀成果推广和应用,切实发挥高校的思想库和智囊团作用,推动社会建设和文化建设。2011年11月,教育部、财政部联合出台《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计划(2011—2020年)》,各高校积极开展基础理论和学术前沿问题研究,在传承文明、创新文化、繁荣学术方面取得显著成效,产生了一批有较高水平的理论成果。教育系统在国家重大决策中的思想库和智囊团作用进一步凸显,全国哲学社会科学领域80%以上的成果聚集在高校。

大学排名不断提升。一是通过QS、THE、ARWU三个大学排行榜2012—2019年的统计数据,可以看出四个方面:第一,中国大学进入三大排行榜前400名的数量,在QS排行榜和ARWU排行榜两个榜中有所增加,在THE排行榜中有所减少,但整体上呈增加趋势。第二,中国大学进入三大排行榜前100位的数量均有小幅增加。第三,进入大学排行榜前400名的中国大学,处于第300—400名区间的占比较大。这表明,中国大学尤其是大陆高校处于进步之中,大学排名的数量和名次结构发生积极的改变。此外,研究ARWU2017年、THE2018年和QS2018年排名情况发现,三大排行榜入围的中国高校中,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香港大学、中国科技大学和浙江大学六所大学同时入围榜单中中国大学的前十,因而可称之为“中国一流大学”。值得一提的是,这六所“中国一流大学”中除了香港大学外,剩余五所都在教育部公布的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名单之中,说明中国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效果明显。

二是2019年10月22日U.S.News发布的2020世界大学排行榜,涵盖了分布在81个国家和地区的前1500家院校,中国共有223所高校入围,相比2019年增加62所,其中内地高校188所,中国高校整体排名有所进步。2020年清华大学排名全球36位,相比2019年进步14位,北京大学紧随其后,排名全球第59位,相比2019年也进步了9位。

三是中国科教评价网2019年11月19日发布的《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评价报告》,从各国世界一流大学综合竞争力,师资力量、教学水平、科研能力和影响力四个一级指标等五个方面综合比较了世界各国高等教育的综合实力。研究结果显示,国别差距很大,其中美国均位列榜首,中国都排名第二,且在总量上大大超过了英国、德国、法国等发达国家。

面对国家需求,高校科技创新存在短板

顶尖人才培养能力不足。一流大学在教学上除了培养一般性意义上的高级专门人才,还承担着精英教育的重要职能。未来中国及世界舞台上政治、经济、科技、社会、文化等诸多领域的领军人物和主要骨干,大多要出自一流大学。但目前中国高校在人才的培养方面,尤其在顶尖科技人才培养方面,还明显落后于世界一流大学。如根据ARWU中“Alumni:获诺贝尔奖和菲尔兹奖的校友折合数”指标,中国除了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分别得分10.2分和11.4分外,其它均为0分,而世界一流大学的均分达到65.01分。

高质量科研成果与世界一流大学差距明显。对大学竞争力的评价离不开科研指标,大学几大排行榜都将科研设置为一级指标。学术论文是反映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创新成果之一,在国际高水平期刊上发表论文的数量通常作为评价其科学研究水平的指标。从产出的角度测评科研,聚焦于学术论文的发表数量和引用情况。几大排行榜中即使是对学术论文数量的测评也是特指高质量的学术论文的数量,因而科研评价的关键在于研究的质量而非数量。从指标得分看,世界一流大学与中国一流大学科研差距明显。排在世界前20名的大学高被引论文平均数为1381篇,其中哈佛大学的高被引论文数高达4486篇,但是在中国内地排名第1位的北京大学的高被引论文仅为738篇。几大排行榜中,ARWU科研得分差距最大,世界一流大学均分64.81分,而中国一流大学仅为20.7分。中国一流大学的原创性成果或对某一领域有突破性贡献的顶级科研成果在国际领域内被认可程度不高。

攻坚“卡脖子”问题能力有待加强。当前,全球科技创新进入空前密集活跃期,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重构全球创新版图、全球经济结构的大背景下,关键核心技术的攻关、突破与创新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重要、更为迫切。2018年,教育部发布《高等学校基础研究珠峰计划》,提出在高等院校布局建设前沿科学中心,推动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培育基础研究重大项目,推动产出一流原创成果,布局建设脑科学、量子信息、疾病分子网络等7个前沿科学中心,锦屏深地实验室、海底观测网、模式动物等大设施建设不断取得突破。

尽管近年来高等学校成果频现,但中国高校的科技创新,与国家需求和社会期待,与世界先进水平尚有明显差距。高校原创理论、原创发现缺乏,在科技创新“最初一公里”的原始创新能力方面存在短板;在科技创新“最后一公里”的成果转化方面重视不够,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有待进一步加强;科技成果转化、科技评价等内部治理结构和外部发展环境需要不断优化;缺乏“十年磨一剑”的创新氛围等。随着高校关键领域自主创新能力提升攻坚行动的不断延伸,希望中国高校在关键核心技术突破、体制机制配套改革等方面取得新的突破。

突出重点,加快“双一流”建设步伐

加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全部科技史都证明,谁拥有了一流创新人才、拥有了一流科学家,谁就能在科技创新中占据优势。为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总结这些年来高校在创新人才培养机制方面所取得的成果经验,还需要着力推动建立集聚社会资源,推动协同育人,激发高校人才培养的潜力和活力。主要思路是对机制创新进行系统性、整体性思考,有效实施部部、校校、校企、校地、校所以及国际合作的协同育人长效机制。着力推进高校与校外资源的融合互动,积极寻求与其他高校、地区、科研院所、企事业单位以及海外高校的合作,实施复合型人才培养,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一流的本科教育是一流大学的底色,本科教育在人才培养中处于基础性地位,优质的本科教育可以为发展一流的研究生教育提供人才支撑。要深入实施系列“卓越计划”、科教结合协同育人计划,积极推进产学研合作,鼓励、引导高校突破学科、学校、行业和地区等壁垒,积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努力把更多社会资源转化为教书育人资源,走政产学研用紧密合作的协同育人之路。随着“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版本的实施和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的实践,本科教育全面振兴,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升,为攻坚“卡脖子”难题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生力军。

以学科建设为抓手加强基础研究。基础研究是科学体系的源头,是所有技术问题的总机关,世界一流大学都是在基础研究领域作出重大突破的。要实施战略导向的基础研究,确定学科发展的战略方向和重点领域,开展以解决重大国家、区域、产业问题为导向的基础研究。在学科建设方面,要坚持学科有选择性的发展,有所为有所不为。学科不在多、不在全,而在特、在强,关键要建设好与本校办学定位和办学特色相匹配的学科专业群,压缩“平原”,多建“高峰”。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高等学校要进一步加强基础研究,进一步促进学科的交叉与融合,聚焦“高精尖”,努力产出有显示度的重大科研成果。要支持传统优势学科做大做强,大力促进学科的交叉融合,特别是建设好一批能够支撑国家急需、产业转型和区域发展的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在具体操作上,要强化学科高点,培育学科重点,扶持学科增长点。把有限的资源统筹利用好,好钢用在刀刃上,形成学科发展优势带动、多元发展、交融并存的良好态势。

在关键领域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担当重任。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关键核心技术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的。只有把关键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中,才能从根本上保障国家经济安全、国防安全和其他安全。攻坚“卡脖子”难题,高校有实力、有能力、有优势,责无旁贷。应当发挥学科门类齐全、科技人才聚集、基础研究厚实等独特优势,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加强对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现代工程技术、颠覆性技术的攻关创新,在服务国家实现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可控、牢牢掌握自主创新主动权方面担当重要责任。《高等学校“十三五”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具体制定了“围绕严重制约国家发展的重大战略领域,引导高校加强对信息、能源、安全、材料、核、网络、海洋、工程制造、深海、深地、深空等领域的重大基础研究和战略高技术攻关”的目标任务。高等学校要确定学科发展的战略方向和重点领域,开展以解决重大国家、区域、产业问题为导向的基础研究,在前瞻性、战略性领域下好“先手棋”。要营造良好氛围,培养和造就学科领军人物,鼓励和支持科研人员“十年磨一剑”,把学科带头人培养与一流学科建设有机融合起来,建立起科学的学科带头人培育、遴选和考核标准,通过公开竞聘择优选拔学科带头人,强化和完善学科带头人培养机制。实验室是科技创新的重要基地,现代科技与大设备和大装置密切相联,要建设一流实验室,从事高水平应用研究和基础研究,聚集和培养高水平人才,开展学术交流,实现科研成果转化。

(作者为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战略发展部副主任、研究员)

责任编辑:吴成玲校对:刘宇同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事业单位事业单位标识证书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