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报告> 文稿> 经济> 正文

王小广:“十四五”时期中国经济发展趋势及新发展格局(3)

四、国内大循环和国际国内双循环的关系

先讲一下什么叫国民经济循环。拿到统计年鉴就可以知道,最简单的宏观经济学实际上是按照统计的方法把各种变量串起来,分析它们之间的关系变动规律。统计不外乎三种方法:收入法、支出法和生产法,其中生产法是最主要的。三种方法合起来叫三个恒等式,因为它们的衡量角度虽然不同,但实际上都是在衡量整体。为了帮助大家理解国民经济循环,教科书上有现成的两部门模型、三部门模型、四部门模型。

在开放的情况下,国民经济循环就是国内加国际的双循环,国际是国内的延伸,国内是国际的一部分。经济发展一定是能力提升的过程,而不是光看财富的多少,财富可能是上天的恩赐,比如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就能发展。一些国家没办法通过自身实现现代化,就更加依赖国际市场;而对有条件的国家来说,国内循环就很重要。国内循环的大小和国家规模成正比,也决定着发展水平。国家规模越大越依赖国内循环,国家规模越小越依赖国际循环。

QQ截图20201016092809 

上图是四部门循环的图示。最早的部分是企业和家庭,在企业和家庭之间加上政府就构成了三部门。三部门是不开放的,即纯粹的国内循环。在此基础上再加上国际,就变成了四部门,组成了四部门模型。模型中有很多循环的路径,包括各种资金流、要素、收入、支付等。国民经济核算的恒等式在这里构成了一条循环的线。循环是宏观经济学的最基本的概念,经济是循环经济,不是一个你和我之间的单线。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可能会对宏观经济学起到重要普及作用。

每个国家都是国际循环的一部分,都离不开国际循环,只不过有些国家特别依赖国际市场,有的国家不太依赖。美国就不是很依赖国际市场,当然国际市场对他来说也很重要,但跟荷兰、比利时、韩国、新加坡等国家相比,重要程度的差别就很大了。当外部经济成为一些国家经济的决定因素,这些国家的经济就会非常不稳定。还有地理上的影响差异,亚洲金融危机会影响到中国,但对美国影响很小。总得来说,任何一个国家都无法避免国际循环的影响,只是受影响的程度有大有小。

我国的国际国内双循环战略最初是由原国家发改委经济研究所副所长,现在中国宏观经济学会的副会长提出来的。这个构想在20世纪80年代提出来之后被当时的中央领导认可,那时还只是作为一个建议。为什么在20世纪80年代提出这个战略?上世纪80年代,新一轮经济全球化大潮来袭,其特点是以跨国公司为主导。跨国公司超越了国家界限,按照成本收益进行全球布局,哪里便宜往哪里投资,形成全球的供应链,这就是全球国际产业分工。我们加入国际产业分工,在普通的国际循环中加上一个新增的循环,叫国际大循环。也就是说,常规一般贸易形成的国际循环是一个普通循环,加工贸易产业分工形成的是跟全球化相关的循环。很多关于这方面的讲解都没有把全球化的特点讲进去,没有说明中国的国际大循环战略是在一般贸易的国际循环之上加上跨国公司主导的全球化形成的一个叠加效应。

现在我们这个外加的模式已经不具有优势了,我在2006年的时候就提出要摆脱两个过度依赖,转向两个依靠。两个过度依赖其中之一就是对外资,对加工贸易的依赖。现在有些人认为外向型战略是一个全面开放的战略,实际上不是的。外向型战略是享受全球开放的好处,比如日本和韩国,尤其是韩国,因为国内市场小,他把企业都赶到了国外,依靠国际市场发展,带动国内经济。日韩没有多少合资,也不怎么引进合资企业到自己国家,也没有在国际上大量投资,就是把国内生产的产品暴露在国际市场上,跟跨国公司竞争,形成国际品牌。外向型战略是出口导向,日本和韩国的贸易立国跟英国、法国,跟当时的比利时、荷兰是差不多的。德国最先开始实行贸易保护,他出口的一头是向全世界延伸的,但是其他国家想要进入他的市场就很难。日本、韩国,甚至亚洲四小龙的模式都采取了贸易保护,也就是说外向型战略最大的特点是把贸易作为经济增长的发动机,并不排斥保护国内市场。

前面我们说国际大循环是一般贸易加加工贸易的双环,从总体上讲,一般贸易是大于加工贸易的,但是在中国,曾经有一段时间跨国公司主导的全球化形成的加工贸易大于了一般贸易。大进大出,进是为了出,充分利用跨国公司全球化的国际分工链是国际大循环战略的核心。

我们用一张图表来表现,从三个贸易依存度看国际大循环的作用。 

图片2

第一个贸易依存度是总贸易依存度,就是进口加出口总额除GDP,最高的时候是2006年,达到了64.2%。加工贸易依存度最高是30.2%。常态贸易依存度又叫一般贸易依存度。用加工贸易依存度加上常态贸易依存度就得到了贸易总依存度。我们比日韩等国家多了加工贸易的线,这条线起伏很大。开始时比较平缓,20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加速上升,2006到达最高峰30.2%。最高的时候其总量也没有达到一般贸易的水平,但它的占比曾超过一般贸易。

在一般贸易的国际循环链条中加上由跨国公司主导的加工贸易,形成了一个什么样的循环呢?就是所谓的“三来一补”,进口是为了出口,先大进后大出。这个跟先大出后大进是完全不一样的。2019年,我们的加工贸易占GDP的比重,也就是加工贸易依存度是8%,已经降到了一个比较低的水平。我认为这个数值还会下降到5%至3%,加工贸易循环慢慢萎缩,比重越来越小,到最后国际循环就只剩下一个一般贸易的循环。不管是从理论上还是从实践上讲,国际大循环都已经走完了它的历程。我认为,现在全球化遇到了挫折,出现了逆全球化,或者说至少目前全球化正处在深度调整中,加上我们的劳动力和各种要素成本的上升,再搞加工贸易我们已经没有优势了。总体来说,全球化的黄金时代已经过去,在未来的十到二十年,全球化的发展都可能会遭遇不利。会不会出现新一轮的类似上世纪80年代的全球化大潮?对此我们也不排斥,但是中国已经过了这个发展阶段,中国经济结构的特点决定了我们越来越不具备这方面的优势,不能再靠加工贸易了。

我们看下面这张表,国际循环和国内循环哪个重要,就看哪个增长得快。

QQ截图20201016095632

1978年—2008年,名义GDP增长16%,全部贸易年增长率23.1%,后者比前者快了7.1%,说明这段时间经济主要是靠外贸带动的,外贸是发动机,完全符合外向型战略的特点。一般贸易年增长13.7%,低于GDP名义年增长的16%,说明一般贸易不是我们的驱动力。加工贸易就不一样了,很明显,加工贸易是26.7%,高出名义GDP10.7%。毫无疑问,这一阶段中国经济的增长主要靠加工贸易驱动。我们常规有个增长,加工贸易在这个基础上增加了一个加速度,对我们的经济发展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国际大循环帮助我们解决了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换取外汇问题,另外与西方企业合资,使我们在管理方面取得了进步。

2008年以后情况就变了,现在我们的名义GDP增长速度是10.8%,全部贸易增长只有5.2%,不到名义GDP的一半。也就是说我们现在不靠外贸驱动,靠内需驱动了。

习近平总书记在经济社会领域专家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提到,自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我国经济已经在向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转变,经常项目顺差同国内生产总值的比率由2007年的9.9%降至现在的不到1%,国内需求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有7个年份超过100%。未来一个时期,国内市场主导国民经济循环特征会更加明显,经济增长的内需潜力会不断释放。我们要坚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个战略方向,扭住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使生产、分配、流通、消费更多依托国内市场,提升供给体系对国内需求的适配性,形成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动态平衡。

从数据来看,由9.9%降至现在的不到1%,加工贸易大幅萎缩,国际大循环战略已经不存在,我认为,我们必须换一个战略。国际大循环战略产生了很多负面影响,过度依赖外资扩大出口会造成我们的自主创新能力不足,产业链安全受到严重威胁,所以我们要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构建新发展格局。

国内大循环只有大国才有,小国只有国内小循环。小国的现代化一定是靠外循环,比如荷兰的贸易依存度,上世纪80年代是80%,现在达到了140%,外贸增长比例远远大于内需,这是因为人口少,只有一千万。新加坡和我们的香港特别行政区,这两个经济体目前是贸易依存度最高的,都超过了200%。韩国的贸易依存度过去长期在60%到80%,现在突破了100%。西欧国家包括法国、德国、英国,过去都是强国,贸易依存度也都很高,在40%到60%,而且很难降下来。为什么?因为他们必须通过外部赚取更多的收入才能把人均GDP提高到发达国家的水平,也就是美国、日本的水平。以后大国的定义可能会改变,是不是一个大国要按人口来算。从内需角度讲,可能要一亿人口才能称为大国经济。未来英、法、德等国家的地位还会继续下降,相反人口大国的地位会不断上升,因为人口的规模和经济发展的规模成正比,决定着一个国家是否具有经济优势。

中国具有特大规模的国内市场,我们的人口是美国的四倍,换句话说,我们的国内市场规模有潜力达到美国的四倍。国内市场和人力资源的优势是中国经济未来三十年决胜的资源。过去我们的优势是农村剩余劳动力多,劳动力成本低,现在优势转变成了规模巨大的市场和丰厚的人力资本。按照我最近的计算,我们的人力资本大概是1.8亿人,就是大专学历以上的人数达到了1.8亿,并以每年800万的速度增加,十年以后差不多能接近3亿,所以我们的优势、潜力远远大于美国,只要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使内需和创新能力的潜力得到发挥,就有望赶超美国。

中国内需的比重将继续上升,外需,特别是贸易依存度会进一步下降,有可能到15%以下。美国现在的贸易依存度是20%,我国在15%左右。内需做得越大,我们未来的发展就越稳定,越可持续。中国国内大循环市场的优势是多方面的:第一,它对GDP增长形成了重要支撑。第二,它改善了老百姓的生活。老百姓生活水平高不高,就看消费水平高不高,市场大不大。第三,它能提高我们的国际话语权。

责任编辑:杨雪校对:马中豪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