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报告> 文稿> 经济> 正文

王小广:“十四五”时期中国经济发展趋势及新发展格局(4)

五、构建新发展格局的五个重点

2020年8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经济社会领域专家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讲话分六个部分,核心内容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第一部分讲要辩证看待经济发展形势和新发展阶段的机遇,实际上就是我国选择构建新发展格局的背景。接着提出我们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要构建新的发展格局。再之后分别讲了创新、改革、开放、社会共享,实际上是构成新发展格局的四个重要支撑。构建新发展格局都包括哪些重点呢?

第一,必须始终牢牢把握扩大内需战略基点。发展国内大循环,畅通国内经济的核心是什么?就是扩大内需。内需不仅要扩大,而且要升级。投资需求、消费需求都要升级,通过投资消费的升级带动创新的升级。

第二以畅通国民经济循环为主来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国经济潜力大,为什么老是发挥不出来?因为循环不畅,消费潜力没有发挥出来,人力资源没有转化为创新能力,市场是被分割的,不是一体化的。所以我们要加快区域一体化进程、全国一体化进程,尽快与国际接轨,并通过开放与国际接轨形成整体优势。这个过程靠的是什么?就是靠国民经济循环疏通堵点。怎么疏堵?通过第三点。

第三,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之所以会形成堵点是因为存在体制性障碍,一些制度的不健全导致了利益的约束和分离。就像血管里会形成斑块是因为饮食结构有问题,没有做好相应锻炼一样。体制上的根本性障碍没有清除,就要通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把堵点打通。

改革、开放是我们的根本动力,只有它们才能给构筑新发展格局提供强大的动力,所以第四点讲的是开放。

第四,新发展格局绝不是封闭的国内循环,而是开放的国内国际双循环。坚定扩大开放不动摇,不仅有利于我们继续利用国际市场、国际资源扩大我国的发展空间,提高我国的发展质量,而且有利于全球经济的稳定。我国形成新发展格局,将为其他国家提供更广阔的市场机会,成为吸引国际商品和要素资源的巨大引力场。中国举办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加快服务业的开放,目的就是把国际循环和国内循环连起来,形成一个整体。在国家产业链安全的前提下,让国际循环和国内循环充分、规则的接轨。

第五,构建新发展格局必须统筹好发展和安全的关系,保障国民经济双循环有序安全。这一点主要讲产业链的多元、稳定发展。产业链是产业的基础建设,现在很多重要的产业都要形成以我为主的产业链,而不是像过去一样融入全球产业链。我们的华为为什么能挺住?就是因为有比较完整的产业链,掌握了核心技术。

六、畅通国民经济循环,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几点建议

这部分主要谈一点我的个人看法,在构筑新发展格局的目标之下,我认为中国经济要做四个大的战略转变:

一是由全球高增长中心向全球创新创业中心转变。我们要靠创新取胜,而不是低价倾销产品。发达国家靠创新,我们也要靠创新,要搞出中国特色,给世界做出更大的贡献。要建立大量创新中心,形成在全球有影响力的创新创业创意中心。过去我们已经布局了一些综合性的科技创新中心,比如北京、上海、合肥、深圳,第五个第六个可能正在酝酿之中,以后还会建立一批创业中心。当中国拥有大量世界性创新中心时,就成为了世界创新的中心。国家要成为世界创新中心,区域建设很重要。

二是由世界工厂向世界市场转变。未来中国经济的一个很重要的任务就是实现消费追赶。我国已经在工业贸易、能源消费上超过了美国,但是市场消费方面,我国跟美国的差距还很大。向世界市场转变,现在最需要的是在消费上超过美国。

三是由二元经济结构向一体化协调发展转变。这是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释放国内需求的过程,也使我们的社会更加稳定,发展更加协调、均衡、一体化。

四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由中低级向高级转变。党的十九大四中全会指出,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制度现代化讲的就是制度的升级,包括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由中低级向高级的转变。

“四大转变”是我们的一个重要任务,具体怎么做,我提出五个方面的意见:

第一,挖掘巨大的消费潜力,发挥超大市场规模优势。

 第二,怎样促进中国的创新,使创新内生化?我提出了五个内生化机制:风险降低机制、市场动力机制、制度激励机制、政府促进机制、现代创新爆发新机制。建立好这五个机制,我们就实现了创新的内生化、常态化。

第三,着力落实国家重点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形成若干区域发展强增长极。区域经济大发展需要促进资源向优势地区,即大城市群集中,让大城市群成为中国的创新中心、经济极化地区,再通过协调机制带动周边地区的发展,形成更大的辐射和扩散,进而使全国得到更好、更高水平的发展。

第四,有序推进宏观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当务之急是要变现在的间接税为主的税收结构为直接税为主的税收结构,给企业减负。减负的同时要增加一些直接税。金融改革主要是搞创新金融,我们能不能形成中国的“纳斯达克市场”,在产生财富效应之后,让整个资本市场慢慢走向正轨。如果可以的话,资本市场就活了。我认为税制改革和金融改革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宏观领域的两个重点。

第五,全面扩大开放。过去中国开放程度的提高与贸易依存度的提高有关,我们的贸易依存度最高时达到了64%。2006年以后,我们的贸易依存度降低了,但这并不意味着中国不继续开放。实际情况是我们的开放度还在持续稳定地提高,这说明贸易依存度并不是一个很好地说明开放程度的指标。尽管如此,跟发达国家相比,我们的开放程度还不够,特别是在服务方面。我们要掌握全面扩大开放这张王牌,因为中国是大国,具有包容性,不怕开放。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通过扩大开放的高招、长招来应对美国贸易保护主义、单边主义,这是我的一个认识。

讲了这么多内容,供大家参考,有不对的地方请大家批评指正,谢谢大家,今天的课就讲到这儿。

(根据宣讲家网报告整理编辑,

未经许可,不得印刷、出版,违者追究法律责任)

(根据宣讲家网报告整理编辑,

未经许可,不得印刷、出版,转载请注明出处,违者追究法律责任。)

责任编辑:杨雪校对:马中豪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事业单位事业单位标识证书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