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报告> 文稿> 生态> 正文

杜祥琬:从“无废城市”走向“无废社会” ——艰巨而美丽的事业(2)

二、国际社会的“无社会”建设

国际社会对“无废社会”没有统一提法,但世界各国和地区的目标和愿景是一致的。比如,欧洲提出了“零废弃战略”,日本提出了建设“循环型社会”,新加坡提出了“迈向零废物”国家愿景。虽然字面表述不太一样,但是意思大同小异 。

当前整个欧盟国家在消费环节、固废管理环节、固废如何资源化这几个方面在做努力。德国的目标是在2020年之前,停止使用垃圾填埋场。我们国家的垃圾大约有57%都是填埋的。其实填埋场的问题很多,首先填埋场底下必须有一层保护膜,这是防止填埋的垃圾中有一些脏的东西污染地下水,但现实中很多填埋场的这个保护膜并没有做好。还有,这些垃圾堆在那里本身会沤出很多气体,这些气体中有一部分是甲烷。甲烷是天然气的主要成分,如果把这些气体提取出来是可以当能源来使用的。有的人认为中国地方很大,随便找个地方把这些垃圾填了就好,这种思想很有问题。因为地方再大也是有限的,但是垃圾的产生是无限的,填埋垃圾的办法不是长久之计。所以,德国意识到这个问题,就设立一个目标,要停止填埋垃圾。此外,德国还有环境警察是专门监督垃圾处理问题的,从生产到消费,再到处理。

奥地利首先推行了垃圾分类,他们是全民行动、科技先行。奥地利在环保方面有一点做得非常好,就是从小孩开始做科普,为的是让孩子们从小就懂得保护环境。奥地利把垃圾分为六类,并且采用机械化密闭式的专用车辆运输垃圾。此外他们还建设了科技垃圾回收处理中心,这个垃圾处理中心可以进行垃圾的自动分类。他们研发了垃圾分类语音辅助系统,可以提醒人们如何放置垃圾。在奥地利的维也纳有个施比特劳垃圾焚烧厂。这张图就是这个垃圾焚烧厂。

杜祥琬文稿插图2

这个焚烧厂的焚烧温度可以达到1150℃ ,在这里被焚烧的垃圾残渣还能做建筑材料,只有极少数的废渣才被深度填埋。

再看瑞典。

杜祥琬文稿插图3

这张图显示出瑞典99%的垃圾都可以再利用。其中36%的垃圾经过回收再利用变为了沼气,14%的垃圾经过生物技术处理变为了化肥,49%的垃圾经过焚烧处理,可以为发电厂提供能源,最后只有1%处理不了的垃圾才被填埋。

杜祥琬文稿插图4

这是我在瑞典照的照片,他们把生活垃圾从左面放入燃烧室焚烧,这些垃圾被焚烧后会产生高温气体,然后这些高温气体可以用来先发电,一些气体再往后走其温度开始降低,但这时的温度也还够高,可以用来为人们的生活供热,这叫热电联产。他们有个理念叫垃圾就是能源,4吨垃圾等于1吨石油。在瑞典,垃圾利用已成了获利产业。在未来的20年到30年,瑞典可能摆脱对石油的依赖。此外,瑞典还从邻国进口垃圾,帮助邻国处理垃圾并赚取报酬。

日本也有关于垃圾处理的阶段性规划和一系列经济政策,还设立了专项的资金来支持这件事。干净的环境已经成了日本的一张“名片”。日本人的垃圾分类与奥地利不一样,他们将垃圾分为八类。在垃圾处理方面,日本也有法可依。日本人认为让民众养成垃圾分类的习惯,需要对国民进行长期的教育,尤其要从娃娃抓起。

韩国的垃圾减量化叫“减肥”,他们靠一系列奖励和处罚制度来施行垃圾减量这件事。比如“计量垃圾袋实名制”就是他们的具体做法。包括盛放厨余垃圾的垃圾袋也需要居民自行购买。

新加坡的很多家庭住在组屋,在这个组屋里面有垃圾溜槽,可回收垃圾。新加坡有个垃圾管理公司,它已经处理了1.13亿吨垃圾,其营业收入也已经达到145亿美元。

有一位叫贝亚·约翰逊女士,她提出了“零垃圾家庭”的口号。这个口号并不是真正的零垃圾,而是指一家人一年产生的垃圾就一个罐子的容量那么多。虽然以上国家对于垃圾处理的提法有些差异,但根本都是要先做好顶层设计、立法先行、政府主导,并且还要完善标准、科技创新。此外,还要加强国民环境教育。

责任编辑:李天翼校对:吴自强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