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要用上沙县小吃的发展经验

乡村振兴要用上沙县小吃的发展经验

沙县小吃有着悠久的历史传承,近几十年来,发展尤为迅速。目前,沙县小吃成为人们喜爱的“国民美食”之一,常见的品种上百个,已拓展到全球60多个国家和地区,全国门店超过8.8万家,年营业额超过500亿元,成为沙县的重要经济增长点。从小打小闹到誉满全球,它的成功对乡村振兴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之年,是决战决胜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收官之年,也是乡村振兴战略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基本形成之年。在脱贫攻坚决胜期与乡村振兴战略启动期的重要交汇点,要巩固脱贫成果、带动农民增收致富、实现乡村振兴,需要用到沙县小吃精准定位、匠人精神和引导支持成功经验。

精准定位是乡村振兴的关键。邓小平同志曾说:“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我们改革开放的成功,不是靠本本,而是靠实践,靠实事求是。”实事求是就要求做到精准定位。1999年3月4日,时任福建省委副书记的习近平同志指出,“沙县小吃业的成功之处在于定位准确,填补了低消费的空白,薄利多销,闯出一条路子,现在应当认真进行总结,加强研究和培训,深入挖掘小吃业的拓展空间。”对于脱贫攻坚、乡村振兴而言,精准定位就是要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宜农则农、宜牧则牧、宜工则工、宜游则游,对当地特色和优势发掘到位,在发展产业中形成优势,不跟风搞“热门”项目,避免同质化和新的产能过剩。

匠人精神是乡村振兴的根基。沙县小吃并非突然壮大,而是具有悠久的历史,通过多年的打磨、创新和发展,逐渐赢得了品种繁多、风味独特和经济实惠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中国的匠人精神从古至今,源远流长。古有鬼斧神工解牛之法的“庖丁”、“惟手熟尔”的“卖油翁”、木匠鼻祖鲁班,今有大国工匠李万君、徐立平……一种技术需要持之以恒、精雕细琢才能成为“绝活”,一个行业也需要坚持不懈、执着专一才能成为品牌。乡村发展定了位,就要长期坚持发展、踏实务实,摒弃浮躁功利心,如此才能让乡村振兴的基础扎实,走得更稳更远。

引导支持是乡村振兴的动力。20多年来,沙县历任县委领导班子牢记习近平同志的嘱托,一任接着一任干、一棒接着一棒跑,坚持把小吃业当作富民强县的重要工作来抓,帮扶支持、加强培训,推进标准化、连锁化、产业化的转型升级……今天,沙县小吃成功走出国门,站上了世界的舞台。乡村振兴战略是涉及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等方方面面的全面振兴,不仅需要自力更生,也需要引导优质的资源要素向乡村流动,构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支持体系,对财政投入保障、金融支持力度、人才引进培养等有制度性安排,对各项规划落地给予持久性支持。(来源:宣讲家网)

本文链接:http://www.71.cn/2020/1218/1111056.shtml(转载请保留)

作者单位:华蓥市公安局

【声明:本文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仅供参考。本文系宣讲家网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来源。】

责任编辑:赵一頔校对:张慕琪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