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报告> 文稿> 文化> 正文

祁述裕:把握文化产业发展新趋势 促进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学习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3)

二、建设区域文化产业带,形成文化产业发展新格局

规划《建议》中有一个新的表述,即“推动区域文化产业带建设”,这是一个亮点。习近平总书记在2020年教育文化卫生体育领域专家代表座谈会上指出,要围绕国家重大区域发展战略,把握文化产业发展特点规律和资源要素条件,促进形成文化产业发展新格局。可见,建设区域文化产业带,形成文化产业发展新格局,是“十四五”时期文化产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内容。围绕这一重要内容,来跟大家分享我的几点认识。

)从区域经济布局到区域文化布局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为推进区域协调发展实施了一系列重大举措,比如,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一体化、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等。这些都属于区域经济布局,而在区域经济布局过程中,推动区域文化布局就是其中的应有之义。

推动区域文化布局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实现区域文化生产要素最佳配置。我们知道,我国的区域协调发展主要是依托行政区划来推动,但这往往与文化的发展不能完全契合。也就是说,文化的分布、文化产业的分布,涉及多个区域,具有跨区域的特点。比如,长城文化带就横跨了多个省、市、自治区。所以,要推动区域文化生产要素最佳配置,就要实现区域文化产业布局。

第二,促进区域文化资源保护和利用一体化。之前,我国的文化资源保护和利用是由不同部门来管理的。比如,国家文物局主要负责对传统文化资源的保护,原国家旅游局主要负责区域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那么在2018年,我国落实新一轮机构改革,将文化部和国家旅游局的职责整合,组建了文化和旅游部。国家文物局原本就由文化部管理,现归为文化和旅游部管理。由此一来,对我国区域文化资源保护和利用起到了非常大的促进作用,奠定了体制上的基础。

第三,促进国际区域文化理念与中国文化实践的结合。发达国家在区域文化发展方面形成了一些成熟的理念,非常值得我们学习借鉴,比如文化线路。

文化线路是指拥有特殊文化资源结合的线性或带状区域内的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族群。文化线路作为遗产类型的理念形成始于20世纪80、90年代。2008年,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通过了《文化线路宪章》,“文化线路”作为一种新的大型遗产类型被正式纳入了《世界遗产名录》的范畴。比如塞默林铁路,位于奥地利东部维也纳至的里雅斯特的崇山峻岭间,建于1848年-1854年,是世界上第一条完全使用镐头等工具在高山上开凿的铁路。文化线路理念注重区域合作,汇集文化遗产保护、旅游开发、休闲游憩、教育审美、生态维护等多重功能。它具有三个基本内涵:一是拥有独特文化资源集合的线性族群;二是长度可长可短;三是强调自然、文化、经济三者并举。

文化线路是一个线性概念,国家公园是一个块状、面上的概念。国家公园是指国家为了保护一个或多个典型生态系统的完整性,而划定的需要特殊保护、管理和利用的自然区域。不同于自然保护区和旅游景区,国家公园以生态环境、自然资源保护和适度旅游开发为基本思路。从1872年世界上第一个国家公园——美国黄石国家公园建立以来,有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已建立了1200多个各类国家公园,如黄石公园、马赛马拉公园。国家公园具有三个基本特点:一是强调景观资源的保存与保护;二是强调资源环境的考察与研究;三是重视旅游观光业的可持续发展。

)区域文化产业合作要做到线面的结合

我国线性文化遗产有四个特点:第一,涵盖范围更大;第二,尺度更大;第三,承载的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多样性;第四,涉及巨大的经济价值和复杂的自然生态系统。比如,丝绸之路、茶马古道。

实际上,在做“十四五”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以及其他重大区域战略规划过程中,我们已经融入了一些像文化线路、国家公园一样的区域文化发展理念。“十四五”时期,我们要推动黄河文化遗产廊道建设,建好一批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比如以马家窑遗址(位于甘肃省定西市临洮县)为代表的甘青地区彩陶文化遗址,以石峁遗址(位于陕西省榆林市神木市)为代表的北方石城遗址,以陶寺遗址(位于山西省襄汾县)为代表的史前中心聚落遗址等。同时,还要发掘展示仰韶文化遗址、偃师二里头夏都遗址等,推进隋唐洛阳城、北宋东京城、西夏陵、蒲津渡与蒲州故城等大遗址的整体保护和利用。在这一过程中,我们把文化遗产的线性理念和块状理念进行了有机结合。

另外,文旅部在编制黄河文化保护传承弘扬规划过程中提出,建设国家文化旅游风景道,重点建设兰州至东营3800公里黄河1号国家文化旅游风景道。规划建设湟水、洮河、汾河、渭河、泾河、洛河、沁河、大汶河等八条支流岸线国家文化旅游风景道。并且,设计了黄河华夏古文明探源游、黄河古都新城游、黄河寻根问祖游、黄河生态文化游、黄河红色基因传承游、黄河治水文化游。

由国家公园理念延伸,我们展开了国家文化公园建设。2010年6月,我国颁布了《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管理办法(试行)》和《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评定细则(试行)》,为规范考古遗址公园的发展开了先河。随后,包括圆明园在内的12个项目被评为第一批国家考古遗址公园。2011年12月,国家文物局下发了《关于将台儿庄古城列为国家文化遗产公园的意见》文件,同意将台儿庄古城列为国家文化遗产公园。这是中国第一个国家文化遗产公园。同年,陕西省政府发布《黄帝文化园区总体规划》的通知,这是首批启动建设的国家文化公园之一。2016年,国家文化公园建设被列入国家“十三五”规划。2017年5月,《国家“十三五”时期文化发展改革规划纲要》明确提出,依托长城、大运河、黄帝陵、孔府、卢沟桥等重大历史文化遗产,规划建设一批国家文化公园,形成中华文化重要标识。2019年7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会议审议通过了《长城、大运河、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方案》。由此可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经过了十年的探索。

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建设黄河国家文化公园是其中的重要内容。根据中央的要求,逐步构建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分级管理、分段负责的工作格局,并且筹建陕西黄河公园、河南省黄河国家文化公园。此外,一些省份还提出构建黄河文化主题博物馆群落的思路。《河南省黄河文化保护传承弘扬规划》提出,筹建中国黄河博物馆、中国古都博物馆、黄河非物质文化遗产馆和黄河国际箜篌博物馆。这实际上是块状理念在博物馆建设中的延伸。

)从更开阔的视野谋划“十四五”文化产业带

推进文化产业带建设,不仅要发展依托传统文化资源跨区域形成的文化产业带,如黄河文化旅游带、藏羌彝特色文化产业走廊,还要扩大规模,将以新兴产业为主导,具有一定规模,且有跨区域特点的产业带纳入“十四五”文化产业带建设之中,比如中关村数字产业带、长三角数字文化产业带、珠三角文化制造业带、海峡两岸音乐产业带。总之,文化产业带建设,为我们谋划“十四五”文化产业发展规划提供了一个新视野。

(四)创新区域文化产业合作发展模式

主要有:第一,以特定文化资源集聚为核心的产业带沿线共建。其实,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中对黄河文化保护传承弘扬的谋划,就是以特定文化资源集聚为核心的产业带沿线共建这样一种思路来推动的。第二,以产业分工为基础进行合作共建。比如,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也要推动三地在文化产业方面的协同发展,比如北京要突出高端服务上的优势,河北要在高端制造上有所发展,以此形成区域文化产业的一种合作模式。第三,以事件分享经济为动力的区域合作共建。比如,北京、河北联合举办2022年冬奥会就是一个以事件分享经济为动力的区域合作共建。第四,部市合作共建模式,就是由相关部委和地方共建的一种合作模式,比如文旅部和北京市委市政府共同建设的国家文化产业创新实验区。

责任编辑:赵苇校对:叶其英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