铺就乡村振兴向更高水平发展的“高速路”

铺就乡村振兴向更高水平发展的“高速路”

近日,2021年第4期《求是》杂志发表“中共国家乡村振兴局党组”的署名文章《人类减贫史上的伟大奇迹》。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完成后,“三农”工作重心将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转移。

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两个阶段相互衔接,既有一脉相承的共性,更有立足新方位、明确新任务、承担新使命的特性。我们必须牢牢牵住乡村振兴的“牛鼻子”,强化以工补农、以城带乡,推动形成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促进人才、资金、土地、政策、产业项目等各类要素自由流动,为“十四五”时期“三农”工作朝着更高目标、更高水平发展铺就“高速路”。

乡村振兴要盘活沉睡资源这座“富矿”。农民富裕富足是乡村振兴的核心价值追求。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土地、农具、住房等宝贵资源伴随农业人口进城务工、外迁而大量闲置。看似沉睡闲置的资源,其实是一座亟待开发的“富矿”。一方面,要用好改革“关键招”。深入推进农村改革,以闲置宅基地、小规模自留地、老旧农器具、农民自住房为“杠杆”,通过就业带动、收入分红、土地流转等多种形式,“撬动”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让农民共享全产业链的增值收益。另一方面,要找准优势“互补区”。在农村地区规划建设适宜养老的居住地、田园风情的度假所、成本低廉的仓储房、农耕用具的博物馆……以“看山望水忆乡愁,美丽乡村入画来”的别样景致吸引更多城镇居民到农村地区游玩和居住生活。从而实现城市与农村人口双向互动,增加农民收入,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

乡村振兴要激活人才流动这池“春水”。人才资源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第一要素,也是可以让乡村实现“指数级”发展、“核裂变”增长的第一动力。想实现从“走出去”到“引回来”的历史嬗变,就要建强“头雁工程”,深入推进党建促乡村振兴,选优配强村“两委”班子、第一书记和驻村干部,积极发挥大学生村官、选调生、机关企事业单位驻村干部先锋模范作用,注重在乡村振兴一线跟进考察和识别干部,锻造一支留得下、靠得住、信得过的党员干部队伍。要建强“回巢工程”,当前,很多进城务工人员打拼多年,不仅赚了票子、盖了房子,更趟了路子、换了脑子。因此,要充分挖掘本土人才潜能,开展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完善职业农民认定和激励机制,让“土专家”“田秀才”和“五老”等新乡贤干事有舞台、回乡有政策、发展有空间。要建强“引才工程”,围绕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标准,探索“周末人才”“远程人才”等柔性引才机制,精准对接乡村教育、医疗、产业、建筑人才和志愿者队伍,加速释放驻地农林院校及科研院所的溢出效应,借智借脑、共谋发展。

乡村振兴要用活涉农资金这剂“催化”。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指出,要增强金融普惠性,健全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发挥资金在乡村振兴中“四两拨千斤”的催化作用,就必须把原有的多方投入资金统筹起来,充分彰显“财政+金融+担保”的整合效用。要加大财政投入,优化支出结构,加强资产管理,倾斜更多财政资金,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为农作物稳产增收兜好底盘。要增强金融注入,积极引入金融活水,不断完善奖补、贴息、担保、入股政策,不断创新“三农”融资授信合作业务,形成不误农时的“农事及时雨”。要加强担保准入,坚守政策性、公益性、保障性不动摇,尤其要突出支持居民口粮、生猪、蔬菜等重要农产品生产项目,提高担保额度、降低担保成本,引导更多社会资本投向乡村振兴事业。(来源:宣讲家网)

本文链接:http://www.71.cn/2021/0220/1118330.shtml(转载请保留)

作者单位:政协湖北省委办公厅

【声明:本文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仅供参考。本文系宣讲家网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来源。】

责任编辑:赵一頔校对:张慕琪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