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区”建设吸引外资加速聚集 一季度北京新设外企379家

“两区”建设吸引外资加速聚集 一季度北京新设外企379家

“两区”建设启动以来,北京吸引外资的“强磁场”效应持续释放。记者从北京市商务局获悉,今年一季度,北京利用外资实现开门红,新设外资企业379家,同比增长36.3%;合同外资96.3亿美元,同比增长1.3倍;实际利用外资49.4亿美元,同比增长32.7%。随着北京自贸试验区窗口期的全面打开,将有更多优质项目进京,享受开放发展的红利。

建设有全球影响力的科创中心

在中关村环保科技示范园翠湖科技园,吸引眼球的不仅是华为、百度、小米等头部企业云集的创新氛围,还有环保园的“小桥流水”,独具特色的完整绿色环保体系。

自2002年启动以来,环保园在创新引领、创新提级等方面发挥前沿引领作用。目前,自动驾驶、军民融合、信息技术应用创新、5G网络等大信息、大健康产业聚集于此,形成“基金+服务+基地”的产业协同组织模式。

北京自贸试验区海淀组团相关负责人介绍,海淀组团在“两区”建设中,叠加了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示范区、自由贸易试验区、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等多种政策。

政策叠加的独特优势,成为海淀区的增长新引擎。今年1至2月,海淀组团新增工商注册企业数267家,其中新增内资企业261家,外资企业6家。新增内资企业注册资本近26.7亿元,合同外资金额10585万美元,实际使用外资金额6847.76万美元。

据悉,海淀将持续发挥中关村科学城创新策源地优势,吸引顶尖机构,开展支撑底层关键技术的成果转化和产业化研发,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

医药产业融入全球创新网

走进有“生命谷”之称的昌平区中关村生命科学园,国际医疗产业转化平台等一批项目正在紧锣密鼓建设中。作为昌平区推动医药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国际医疗产业转化平台项目定位为符合国际标准、以临床研究为核心业务、具备承接全球多中心临床试验能力的独立研究型医院,总建筑规模9.74万平方米,规划床位500张。项目稳定运营后,预计每年可承接400个至600个临床试验项目,推动100个以上新药加快上市。

“两区”建设启动以来,北京自贸试验区昌平组团组建了专业运营团队,积极融入全球创新网络,开展精准招商和生态搭建,目前已引入赛诺根制药、美国药物信息协会等一批国际化企业和机构,以及优脑银河、药明博锐等掌握全球领先技术的创新型企业。

昌平组团负责人介绍,抓住“两区”建设的历史机遇,昌平组团将努力实现“三个突破”。一是科技创新能力取得新突破,未来三年生命科学园研发投入强度保持在15%以上,推动5个左右1类创新药上市;二是开放发展水平取得新突破,通过3年的努力,聚集不少于300名具有国际视野的科技领军人才和核心管理人才,实现利用外资金额翻两番;三是产业发展质量取得新突破,预计3年平均市场主体增速在15%以上,到2023年累计达到1万家,推动20家左右企业上市。

服务业引资占比超九成

“两区”建设启动以来,已取得积极实效,有力推动了北京对外开放。

市商务局局长闫立刚介绍,目前,国务院批复的“两区”建设251项任务,已落地147项,实施率达到了58.5%。政策落地同时,新增了1400多个“两区”建设优质项目。其中,很多都是标志性引领性项目,例如,赛诺根有限公司落户北京CBD,成为北京自由贸易试验区首家落户的跨国公司亚太区总部。

在“两区”政策的带动下,北京利用外资呈现良好态势,截至今年2月底,7个自贸组团新增市场主体累计7505家,服务业引资占比超九成。今年一季度,北京服务业实际利用外资46.2亿美元,同比增长25.3%,占全市的93.4%。

责任编辑:吴成玲校对:刘宇同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事业单位事业单位标识证书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