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助力,续写“十七连丰”奇迹

科技助力,续写“十七连丰”奇迹

近日,在三亚国家水稻公园示范点,“超优千号”超级杂交水稻开始测产,结果为平均亩产1004.83公斤。从播种到收成历时5个多月,这一可喜成果凝聚了农业专家无限的付出与努力。值得注意的是,示范项目试验选用“超优千号”这一优质品种,采用了高效、高产的栽培技术支持。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关键在科技。我国粮食生产已实现了“十七连丰”,粮食产量连续6年超过1.3万亿斤。从育种、栽培、灌溉到病虫害防治,从农事准备、苗情转化到农技培训,粮食生产的各个环节都离不开科技助力,可以说,现代科技支撑并见证了历史上的“十七连丰”,且向着“兼顾优质和高产”的种业目标不断前进,力求发挥更大的综合性优势。

打好“种业翻身仗”,稳住粮食安全“压舱石”。民以食为天,仓禀实则天下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牢牢把住粮食安全主动权,粮食生产年年要抓紧”。2021年的中央一号文件中深刻体现出高质量发展“三农”经济是实现全社会效率与公平的“关键一子”,而当前“三农”工作重心的历史性转移也为进一步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提供了有力载体,不断释放出“强农惠农富农”的政策红利,为粮食安全全面保驾护航。要紧贴国家种业安全和群众健康生活的现实需要,聚焦种业发展需求,抢抓育种科研创新的机遇期,在做好基本民生物资保供稳价的基础上,以科技力量为“引擎”,不断驱动和保障作物新品种的研发、应用、推广等环节畅通,为中国种业从高速发展向高质量发展提供支撑力量。要坚持高质高效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用好用活保障耕地质量、确保稳产高产的科技手段,为春耕备耕粮食生产织密“防护网”,不断夯实乡村振兴“根基”,提升我国农田管护水平,提高粮食自给率,做好“食以地为本”的各项保障措施,让农田贡献率更加符合群众的粮食需求,守护好群众“舌尖上的安全”。要精准、科学、有效掌握粮食安全主动权,加强农技培训、农资管理、农具智能化机械化推广,稳步实现作物增产增收,让农民能既富“口袋”又富“脑袋”,真正让牢牢端在自己手中的“饭碗”变为“金饭碗”。

聚焦“田野新科技”,破解种源“卡脖子”难题。近年来,随着群众主体不同的健康、身体、口味等需求,小麦、水稻、玉米、大豆等粮食作物也不断涌现出新的品种,不断丰富着粮食作物的基因库。但我们必须清醒认识到,在一些育种基础研究、种业关键技术、基因编辑技术原始创新等领域,我国仍存在现代科技“卡脖子”难题。全程机械化操作、无人机监测墒情、直播带货……现代科技为传统产业插上腾飞的“翅膀”,也为粮食作物产销一体化进程按下“快进键”。一方面,要把解决种源问题放在突出位置,加大科技投入,丰富生物育种产业化基因,形成“内外”协调的种质资源安全保护体系,拓展对种源自主知识产权的保护和利用覆盖面,助力粮食产业“腾笼换鸟”,在深加工、精加工等领域推动科技成果产业化,不断降低作物的生产成本。另一方面,要构建“大种业”新格局,加快健全绿色技术体系,积极探索绿色农业、现代农业、循环农业等基础性核心产业发展新模式,发挥好育种科研基地、科研团队优势,丰富拓展种质资源库成果,让更多更好“家门口”的智慧农场提供服务。

延伸“应用示范链”,在田间地头再迎丰年。科技应用是畅通联合攻关“最初一公里”和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最好的“试金石”,加大科技应用覆盖面,拓展科研应用成果,为实现农业经济发展方式的可持续提供保障,也为实现产业链、供应链等融合畅通丰富了载体,不断促进我国农业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要树牢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全周期”意识,建立健全产业链、创新链、资金链、人才链“全链条”管理机制,构建现代农业“全链条”标准体系,扩大产业化深度融合覆盖面,鼓励开发农村新产业新业态,将科技应用的优势资源集中配置到服务“三农”、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上来。要立足各地农田实际情况,积极探索先进绿色科技储粮技术应用新模式,打造绿色农创产品“示范区”,依托产业资源不断拓展引资渠道、扩大招商规模,推动本土特色农产品精深加工,打造出可推广的“特色品牌”,提升农村经济服务质效和作物“造血”能力。要不断增进区域间、东西协作片区内科技应用的深度、广度、力度,抓紧抓实抓细新品种和优质品种“育种、品种创新、应用推广”的各个环节,推动特色农产品精深加工,提升“硬核”产品附加值,积聚起补短板、促联动、强升级的示范效应和行动优势。(来源:宣讲家网)

本文链接:http://www.71.cn/2021/0512/1128018.shtml(转载请保留)

作者单位:淮南市大通区大通街道党工委

【声明:本文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仅供参考。本文系宣讲家网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来源。】

责任编辑:张慕琪校对:赵一頔最后修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