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语
百年风雨历程,伟大的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不断迎来新的胜利。作为一名年轻的党员,我要以我之青春,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为他们打好人生基础,让他们永葆探索世界、追求真理的热情和勇气。——李慧超
2020年3月6日,24岁的李慧超面对党旗庄严宣誓。“我永远忘不了那一天”。距离入党宣誓已经一年有余,但回忆起当时的场景,她还是难掩激动。
李慧超是北京八中京西附属小学的一名教师。受家人影响,她从小对教师这个职业充满了向往,但真正让她下定决心走上从教道路的是她在学生时代读过的一篇小短文。短文中,一位母亲表达了不舍与担忧:“今天,我把我的孩子交给你了,你们将还我一个怎样的青年?”一声发问,让李慧超心潮澎湃。“教师这个职业真的太神圣了,是一切可能性的创造者。”李慧超暗自下定决心,她要试一试,带领孩子们发现万般可能。
真正走上教师岗位,李慧超才发现,教师职业的光环之下是巨大的责任。身边的党员为“责任担当”四个字做了完美的阐释。李慧超在第一时间递交了入党申请书,时时比对身边榜样,严格要求自己,不断用教育教学新理念武装自己,提高自己的教研能力,从容不迫地化解各种挑战。
去年,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打乱了所有人的生活节奏。一天,李慧超收到了学生发来的消息,“李老师,我好想赶紧回到学校见到你们呀。”李慧超刚想对孩子说“忍一忍”,但转念一想,这场疫情对于成年人来说都是一场煎熬,让孩子忍不就是句空话吗?李慧超仔细思考之后决定换种方式与孩子沟通,“你一直想做一个公众号,平时上学没时间,现在刚好是个好时机。”在她的鼓励下,这名学生自己运营的公众号有模有样地“开张”了,每天分享着自己的所思所想。
李慧超自己也时时被疫情中涌现的先进人物感动着:迎难而上的医护人员、身先士卒的党员干部、挺身而出的志愿者……她一直在想,自己还能再做点什么呢?“哪怕我的力量很微弱,但还是想多做一点,再多做一点。”机会来了,李慧超了解到社区在招募值勤志愿者,她立刻报了名。值勤次数多了,李慧超发现社区有个小课堂活动,每逢假期,会邀请老师给孩子们授课。受疫情影响,那段时间线下活动暂停了,孩子们都觉得特别遗憾。李慧超与社区工作人员商量后,很快把小课堂活动搬到了线上,她还开通了教育咨询热线,发挥自己担任班主任的经验,引导孩子们消除恐慌、乐观面对。没多久,她就成了孩子们的“知心人”。
2020年3月,李慧超终于成为一名预备党员。“对我来说,这是一种激励,更是一种责任。”李慧超说,这种光荣的责任感将激励自己不忘初心,不断进步,与孩子们共创无限可能。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