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实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扎实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是人民群众的共同期盼。建党百年来,尤其是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不断迈向共同富裕的宏伟目标。党的十八大以来,伴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们党领导中国人民如期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彻底消除了绝对贫困问题。当前,我国已进入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新阶段。作为2035年社会主义现代化远景目标之一,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首次提出了“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并就扎实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作出重大战略部署,以努力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

“富裕”和“共同”双维度发力

新时代扎实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具有更全面的要求,集中表现在推动经济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全面提升等维度。

新时代扎实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具有更加深厚的理论和实践基础。一百年来,我们党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与我国革命、建设、改革的经济实践有机结合,形成了新民主主义经济思想、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新时代扎实推进共同富裕的理论基础牢固。经济建设实践方面,一百年来,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经济实力、综合国力持续提升。2020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突破100万亿元,继续位列世界第二;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初步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社会保障体系;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经济发展稳步推进,社会建设、生态环境、对外开放等进一步加强,为新时代扎实推进共同富裕奠定了更加坚实的实践基础。

新时代扎实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必须有科学可行的指标体系作为依据。从共同富裕的本质要求和时代特征出发,共同富裕的实现必然要涉及多个维度的指标。一是反映富裕的指标,只有经济和社会生产力的持续发展,才能为最终实现共同富裕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重点应当包括人均GDP、人均可支配收入、居民财富增长等方面。二是反映收入成果共享的指标,测度发展成果是否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这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应有之义。共同富裕不是一部分人也不是一部分地区的富裕,是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是实现全体人民共享美好生活。这一类指标包括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地区收入差距、居民总体收入差距、中等收入群体规模扩大等。三是反映生活质量的指标,直接反映人民生活质量和公共服务质量,以及评价绿色发展、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等反映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内容。四是反映人本发展的指标,反映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样化多层次需求是否得到有效保障。人的全面发展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推进共同富裕的最终目的。人的全面发展是人的体力和智力的全面、和谐、充分的发展,对共同富裕的综合评价,最终要反映人民群众的满意程度,包括对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主观认同程度等。反映人本发展的指标包括人均受教育水平、人口平均预期寿命、医疗服务基本公共服务资源的供应、文化思想丰富程度、平等参与开放水平等,反映了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样化多层次需求是否得到有效保障。总之,新时代扎实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必须有科学可行的指标体系作为依据,并且可以根据经济社会发展而持续调整和改进,但核心是要在“富裕”和“共同”两个维度共同发力。

切实提升社会生产力水平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持续做大、做强、做优中国经济发展的“蛋糕”,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必备基础和前提。目前我国已经成功消除绝对贫困,经济总量和经济发展成就令世界瞩目,但我国还是一个典型的发展中国家。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需要切实提升社会生产力水平,不断巩固迈向共同富裕的物质基础,使我国经济真正迈入富裕经济体行列,成为一个富裕的发达国家。

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们必须时刻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立足于“发展才是社会主义”的最大实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经济社会发展与建设进入新发展阶段,更加需要紧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坚定不移地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提高发展质量效益,统筹推进经济建设及其他各项建设。要落实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的要求,使生产、分配、流通、消费更好依托国内国外两个市场,提升经济双循环效率。推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培育更加活跃更有创造力的市场主体,加快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要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全面推进生产生活方式绿色转型,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要大力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为实现共同富裕提供强劲内生动力;要加快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巩固壮大实体经济根基,夯实共同富裕的产业基础。

加大力度缩小收入差距

共同富裕的最终结果是消除各种不合理差距,使全体人民“一个都不能少”地共同迈向富裕水平,共同进入富裕社会。在先富带动后富的一段时期,我国居民收入差距曾有所扩大。近些年来,伴随着初次分配要素市场化改革的持续推进,再分配领域税收和社会保障体系的逐步完善,我国缩小居民收入差距已经具备良好基础,尤其是2020年底全面消除绝对贫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为低收入人群的基本生活保障打造了牢固的收入安全网,居民基尼系数有望逐渐下降。

新时代扎实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要求我们在实践中积极探索各种改善收入分配状况的途径和措施,努力补齐共同富裕的“短板”。一方面,要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合理提高劳动者报酬及其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逐步完善按要素分配的体制机制,促进国民收入分配更加有序适当、更加公平合理。另一方面,要切实完善再分配制度,建立健全改善城乡低收入群体的政策体系和长效机制;要做好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持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提升脱贫地区整体发展水平。缩小收入差距,扎实推进共同富裕,需要持续扩大中等收入群体规模,保障不同群体发展机会公平,促进“橄榄型”收入分配格局的形成。

在完成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乘势而上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必须构建和完善推进共同富裕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在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做大“蛋糕”基础上,更加合理公平地分好“蛋糕”激励发展。展望未来,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中国人民迈向共同富裕的伟大征程继续在乘风破浪中远航。

(陈宗胜、杨希雷,作者单位:南开大学中国财富经济研究院;南开大学经济学院)

责任编辑:刘宇同校对:刘佳星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