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国际青年——青春不以山海为远

致国际青年——青春不以山海为远

近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给“国际青年领袖对话”项目外籍青年代表回信,并对中外青年加强交流互鉴,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出了殷殷期盼。“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在于心相通”,而“心相通”的希望在于青年。国际青年当不以山海为远,做世界人文交流的倡议者和先行者,为共创美好世界贡献青春智慧和青春力量。

海外青年走进中国,在“读懂中国”中增加“亲近感”。重视青年人文交流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两千多年前,以丝绸为介联接起了东西大陆,文明交流通过“丝绸之路”的载体在历史中展开;两千多年后,全球化浪潮下中华大地呈现出更开放、更包容、更有亲和力的新气象,再次以全新的姿态迎接世界目光,拥抱海外青年。新时代的中国怀着空前的诚意,以多彩的活动形式真切期待海外青年走进中国,在阅览大好河山中,在学习工作体验中,在中外青年交流中读懂中国人、中国事、中国情,感悟中国文化底蕴,明辨中国大国形象。带着这种超越语言、国界、种族的“亲近感”,掀起海外青年深度认识中国的新浪潮,并与中国一道做“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和国际秩序的维护者”。

中国青年走向海外,在“认识世界”中强化“认同感”。习近平总书记曾寄语,“新时代中国青年要有家国情怀,也要有人类关怀”。走出去、看世界,中国青年应根植“家国情怀”,带着对祖国的认同感融入世界。新时代是中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不断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的时代。腾飞的中国给予了中国青年走出国门开阔视野的机会,中国青年更应强化国家认同,在认识世界中生动讲述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展示中国智慧。同时,也应加强“人类关怀”,要以爱心、包容、互鉴的态度来看待世界上的不同文明,明确人类社会的共同价值,善于从世界先进文明成果中汲取有益养分。

中外青年交流互鉴,在“文明共促”中增强“使命感”。“文明因多样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鉴,因互鉴而发展。”国际青年的交流不应是时空里简单的“平行道”,而应形成青年文化交流的“立交桥”。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各国共处一个世界,无论是政务合作、商贸往来,还是应对全球性公共卫生事件和全球生态问题,当今世界已然成为了一个“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国际青年作为人类文明的传承者,理应承担起创造世界美好未来的重大使命,始终为促进人类发展进步而不懈奋斗。在中外青年交流互鉴中,要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和世界发展紧密结合起来,通过友好互动和交往,增长自身见识,消除误会偏见,增进中外合作,以此夯实中外不同国家的民意基础,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添砖加瓦。

李大钊先生在《青春》一文中提到:“青年循蹈乎此,本其理性,加以努力,进前而勿顾后,背黑暗而向光明,为世界进文明,为人类造幸福,以青春之我,创建青春之家庭,青春之国家,青春之民族,青春之人类,青春之地球,青春之宇宙,资以乐其无涯之生……”在全球化浩浩荡荡潮流中,国际青年应携起手来在深化交流互鉴的过程中,共同谱写青春华章。(来源:宣讲家网)

作者单位:北京市门头沟区委组织部调研信息科

【声明:本文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仅供参考。本文系宣讲家网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来源。】

责任编辑:赵一頔校对:张慕琪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事业单位事业单位标识证书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