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力谱写就业促进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奋力谱写就业促进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近日,国务院印发《“十四五”就业促进规划》(简称《规划》)。《规划》指出,“十四五”时期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为主要目标,明确了“十四五”时期促进就业的基本原则,提出了七项重点任务和五个方面的支持保障措施。

“到2025年,城镇新增就业5500万人以上,开展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7500万人次左右”,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已成为“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风向标”,也是扩大就业容量,提升就业质量,缓解结构性就业矛盾的思想指引和行动指南。就业是民生之本,也是最大的民生。我们必须顺应高质量发展新阶段新要求,坚决遵循就业新趋势,让靠劳动、靠知识、靠创新致富的共同意识在全社会蔚然成风,奋力谱写就业促进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筑牢“压舱石”,机制健全固基础。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和地方出台了一系列普惠性人才政策和一大批稳步推进就业促进的民生工程,2018年党中央提出的“六稳”工作,将“稳就业”放在首位,2020年提出的“六保”任务,“保居民就业”仍居于首位。毋庸置疑,就业是经济发展最基本的支撑,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是高质量发展的“压舱石”。要旗帜鲜明组织实施,坚持经济发展就业导向,打好稳就业“组合拳”,加大政策支持,促进就业扶助政策项目相配套,把党的领导贯彻到促进就业工作的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推动创业带动就业,以“积极就业、大胆创业”的思想认同和行动自觉支撑起各项保障机制落地生根。要坚持平等就业、增加高质量就业、多渠道灵活就业,强化就业优先导向的宏观调控,下好就业帮扶、就业援助、就业生活、便捷落户“一盘棋”,不断健全就业促进政策协调机制、劳动要素市场化配置机制、就业能力提升机制、失业预警机制、重点人群帮扶机制、援企稳岗帮扶机制等,推动各项就业创业保障机制更加科学化、制度化、常态化。要紧跟就业创业大环境大趋势,统筹城乡和区域一体化发展,协调“三方关系”,支持和规范新就业形态,提升人力资本存量,拓展创新资本增量,护航多渠道灵活就业保障,在更大范围、更深层次上增进各类群体就业保障能力。

驱动“强引擎”,科技赋能增韧劲。为化解“招工难”和“就业难”的结构性失衡矛盾,破解各领域、各行业中等技能岗位不断被机器替代的难题,我们必须把握好就业需求和就业环境、科技创新和就业促进高质量发展的“两对关系”,提供广大劳动者各展其能、各尽其才的广阔平台。要紧盯就业和产业两个关键,注重发展技能密集型产业,因地制宜发展纺织服装、电子产品等劳动密集型产业,持续扩大岗位供给,优化就业结构,提升就业质量,持续释放创业带动就业的强劲动能。要鼓励探索创新,合理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等科技手段打造就业新平台,不断优化劳动者就业环境,坚持科技“为我所用、为我服务”,加强就业培训,强化培训资源共建共享,提升劳动者技能素质,积极引导、规范指引广大劳动者就业。要聚焦供需资源精准对接,统筹职业发展和价值体现,不断完善突出大学毕业生、大龄失业人员、农民工群体等重点群体就业支持体系,加强职业对话、职工参与,破除信息壁垒,千方百计化解失业风险,坚决避免出现大规模失业现象。

覆盖“微网格”,服务精准暖民心。就业服务重在精细,供需对接重在精准。一项项就业政策、就业导引,一场场就业招聘会、直播带岗活动,一条条就业指导、岗位速递,一个个创业典型、创业故事,激活了帮扶就业的强大动力,壮大了精准服务的优势力量,不断推动着就业服务更精准、更智慧、更贴心。一方面,要紧抓数字经济蓬勃发展态势,进一步深化政府优化服务改革,协调好资金、技术、市场关系,细照就业创业政策服务清单,广泛动员发挥各地区一线阵地网格员组织优势、群众优势,积极开展政策宣传、政策解读、创业培训、跟踪扶持,鼓励指引广大劳动者想创业、能创业、创成业。另一方面,要合理研判分析就业新变化,统筹好线上线下服务网格,汇聚起“小网格”的“微服务”优势力量,畅通渠道回应劳动关系主体和诉求的变化,准确识别就业需求,积极应对就业挑战,不断增强岗位吸引力和竞争力,让网格服务更加职业化、技术化、专业化。(来源:宣讲家网)

本文链接:http://www.71.cn/2021/0830/1140557.shtml(转载请保留)

作者单位:淮南市大通区大通街道党工委

【声明:本文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仅供参考。本文系宣讲家网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来源。】

责任编辑:张慕琪校对:刘媛最后修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