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报告> 文稿> 党建> 正文

黄延敏:谱写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篇章 ——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精神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聚焦“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主题,作出了新论述,提出了新观点,不仅总结了过去,还展望了未来,对我们做好下一步工作具有直接的现实指导意义。

在“七一”重要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将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史划分为四个历史阶段,精辟概括了中国共产党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百年历程,深刻总结了中国共产党在百年奋斗中积累的历史经验,深刻阐释“伟大建党精神”。整篇讲话气势恢宏、高屋建瓴,博大精深、思想深邃,统揽全局、放眼未来,通篇闪耀着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光芒,蕴含着深厚的政治分量、理论含量、精神能量、实践力量。

结合讲话,我从三个方面跟大家交流:一是充分认识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的特点和历史地位;二是深刻认识中国共产党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程;三是中国共产党在百年奋斗中积累的历史经验。

一、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的鲜明特点和历史地位

(一)建党日的确立及党的历代领导人纪念建党的讲话

在党的历史上,党的重要领导人为纪念建党发表重要讲话是一种惯例。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与过去的领导人讲话有何不同?体现了哪些新特点?具有什么样的历史地位?

翻开中共党史,大家就会发现,1921年中国共产党诞生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我们都没有纪念过党的生日。为什么?因为当时党面临着残酷的斗争。党史中能够查到的最早的一篇纪念建党的文章,是中共一大代表陈潭秋同志在莫斯科出版的《共产国际》杂志上发表的《中共第一次大会的回忆》。这篇文章确认建党是在7月份,但没有提到具体是在哪一天召开的代表大会。1938年,毛泽东同志在《论持久战》中提到:“今年七月一日,是中国共产党建立的十七周年纪念日。”这是中央领导同志第一次明确提出将7月1日作为党的诞辰。

“八一”是真正的建军日,“十一”是真正的国庆日,但“七一”是符号性的意义。确定党的生日时,在延安参加了中共一大的只有毛泽东同志和董必武同志,两位同志都记不起来具体日期了。由于无法确定具体日子,最后,只得由毛泽东同志与董必武同志商量,把党的生日定为7月1日。中国共产党诞生60周年时,著名党史专家邵维正教授通过对代表行踪、可以借助的间接事件、当时的文字记载等多方面严格认真的考证,得出了中共一大的确切召开时间是1921年7月23日的结论。不过按照习惯,我们还是把7月1日作为党的纪念日。

我前两天刚去了若尔盖,红军长征时期过的草地主要是指川西北若尔盖地区。毛泽东同志在回答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的提问——“一生中最黑暗的时刻是什么时候”时说:“那是在1935年的长征途中,在草地与张国焘之间的斗争。”当我到现场看到毛泽东同志、周恩来同志临时住的地方,才知道当年是多么困难。“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党史学习一方面要从书本上学,另一方面要到实地走一走。

1949年6月30日,毛泽东同志发表《论人民民主专政》一文,以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28周年,这个时间节点刚好是新中国成立前夕。文章总结了党的历史,集中论述了中国共产党未来要建立什么样的政权,及中国共产党取得成功的经验。

1951年,邓小平同志为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30周年发表了题为《紧密地联系群众是我党的光荣传统》的文章,强调了党取得成功的核心原因是依靠和密切联系群众。这就是习近平总书记今天强调的“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 

1961年、1981年,刘少奇同志和胡耀邦同志分别在建党40周年、50周年时发表重要讲话。江泽民同志、胡锦涛同志也都在建党纪念日作过重要讲话。

(二)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的鲜明特点

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有四个突出特点:一是主题突出,立意高远;二是立场坚定,态度鲜明;三是充满自信,语重心长;四是概括精准,新意频出。

主题突出,立意高远。习近平总书记在“七一”重要讲话中指出:“中国共产党一经诞生,就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确立为自己的初心使命。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的一切奋斗、一切牺牲、一切创造,归结起来就是一个主题: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宏观视野上,对过去、现在、未来进行梳理,并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主题贯穿其中。粗略查看,在7000多字的讲话中,“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出现了21次,说明讲话的主题非常突出。

立场坚定,态度鲜明;充满自信,语重心长。现在中国的国际地位跟过去不一样了,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面临着以美国为首的一些西方国家的打压。对此,习近平总书记在“七一”重要讲话中立场坚定、态度鲜明。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以英勇顽强的奋斗向世界庄严宣告,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中华民族任人宰割、饱受欺凌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中华民族站起来了,不可能让西方再架起几座大炮就任意欺凌。

“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以英勇顽强的奋斗向世界庄严宣告,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这一“庄严宣告”提振了中国人民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

“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与人民休戚与共、生死相依,没有任何自己特殊的利益,从来不代表任何利益集团、任何权势团体、任何特权阶层的利益。任何想把中国共产党同中国人民分割开来、对立起来的企图,都是绝不会得逞的!9500多万中国共产党人不答应!14亿多中国人民也不答应!”这段讲话具有很强的指向性,是对外部质疑的最好应答。

“中华民族拥有在5000多年历史演进中形成的灿烂文明,中国共产党拥有百年奋斗实践和70多年执政兴国经验,我们积极学习借鉴人类文明的一切有益成果,欢迎一切有益的建议和善意的批评,但我们绝不接受‘教师爷’般颐指气使的说教!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将在自己选择的道路上昂首阔步走下去,把中国发展进步的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这个地方的掌声非常热烈,“教师爷”是有所指的,西方的现代化是现代化,中国式的现代化也是现代化。

“坚定不移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坚决清除一切损害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因素,清除一切侵蚀党的健康肌体的病毒,确保党不变质、不变色、不变味”。这是党自身建设方面的内容。

讲话中还强调要“落实中央对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全面管治权”。

从上面列举的内容看,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在很多问题上都表现出了鲜明的立场,非常振奋人心。

概括精准,新意频出。第一,习近平总书记在“七一”重要讲话中首次提出“伟大建党精神”,并将其内涵概括为“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明确其为“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完整的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由此形成。以前,我们更多的是把红船精神作为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

第二,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创造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过去的说法是先发型现代化、后发型现代化、资本主义文明、社会主义文明。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为“人类文明新形态”,体现了大国自信。

第三,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把统一战线摆在了重要位置,强调“不断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统一战线,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积极因素,最大限度凝聚起共同奋斗的力量。爱国统一战线是中国共产党团结海内外全体中华儿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法宝”。这是因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全国各民族、各阶层的人共同奋斗。

(三)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的历史地位

第一,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光辉文献。我们要把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同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的精神结合起来,因为它们都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同时也是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不断发展。

第二,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是党史学习教育的重要内容,是我们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的指导性文献。

第三,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是向着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前进的总动员令,也是党自身建设的“清醒剂”。

责任编辑:杨雪校对:吴自强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事业单位事业单位标识证书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