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报告> 文稿> 党建> 正文

戴立兴|【学党史】红船精神:中国革命精神之源

1591326734742

戴立兴 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研究员

点击观看完整报告

点击观看视频专辑

点击观看课件

党的十九大闭幕仅一周,习近平总书记就带领新一届中央政治局常委瞻仰了上海中共一大会址和浙江嘉兴南湖红船。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上海党的一大会址、嘉兴南湖红船是我们党梦想起航的地方。我们党从这里诞生,从这里出征,从这里走向全国执政。这里是我们党的根脉。”在嘉兴南湖,习近平总书记特别重申了“红船精神”,指出“红船精神”就是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并且要求全党要结合时代特点大力弘扬“红船精神”。

一、“红船精神”形成的历史依据

追寻“红船精神”形成的历史依据,是我们深刻理解“红船精神”的基础。

(一)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是“红船精神”产生的时代背景

“红船精神”的形成毫无疑问受当时的时代背景所影响,第一个时代背景就是我们当时处在什么样的世界环境和国内环境里。

第一,十月革命是“红船精神”产生的国际背景。1917年11月7日爆发的十月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取得成功的社会主义革命,在它的影响下,引发了德国、匈牙利等欧洲一些国家无产阶级革命运动风暴,推动了中国、朝鲜等亚洲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反帝反封建的民族民主革命运动,促使一些国家走上社会主义道路。十月革命胜利的光芒使历经“欧风美雨”迷惘后的中国先进分子看到了新的曙光,毛泽东同志认为:“1917年的俄国革命唤醒了中国人,中国人学得了一样新的东西,这就是马克思列宁主义”,他们开始为这一新目标去努力奋斗。这种历史性的选择对“红船精神”的形成产生了直接的影响。

第二,救亡图存运动是“红船精神”产生的内在因素。“红船精神”并非一蹴而就,而是近代中国救亡图存的奋斗历史长期孕育的结晶。近代以来,中国内忧外患。从外患来说,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爆发,中国的国门被打开;1856年,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英法联军入侵北京,并于1860年火烧圆明园;1883年,中法战争爆发,由于清政府的腐朽,导致“法国不胜而胜,中国不败而败”;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北洋水师全军覆没;1900年,八国联军攻占北京;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日军进犯东北,东三省沦陷;1937年,以七七事变为起点,日本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可见,中华民族在近代以来,备受外国列强的侵略。从内忧来看,近代中国民族民主革命虽然都推进了中国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但终究都归于失败。这表明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必须有新的阶级领导和新的思想指导,才能完成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任务。这为早期先进分子积极建党提供了现实的社会环境和直接的思想动力。没有这样的历史进步的背景,就没有建党初期的艰辛探索和不懈奋斗,就不会有“红船精神”形成的社会条件。

第三,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是“红船精神”产生的直接原因。近代以来,面对惨痛的失败,具有强烈民族危机感的进步知识分子意识到:造成中国屡屡失败的深层原因不是别的,而是被国人奉为“国粹”的封建主义旧文化。于是以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等为代表的知识精英们在写着“民主”与“科学”的旗帜下发起了一场新文化运动。正是由于这样的一场思想解放运动,才迎来之后具有空前社会规模的五四爱国运动。五四爱国运动不仅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而且推动了马克思主义与工农群众相结合,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做了思想上和干部上的准备。正是在这样一种内部因素的催化形势下,“红船精神”随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应运而生。

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的区别:

其一,前者是一次资产阶级性质的文化运动;后者是一次彻底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

其二,前者的目的是冲破北洋军阀封建统治的束缚,实现资产阶级的民主政治;后者的目的是挽救民族危亡,反对帝国主义列强和封建军阀。

其三,前者提倡民主和科学,注重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批判和否定;后者则在宣传马克思主义的前提下,在同封建势力进行斗争的同时,注重反对帝国主义。

其四,前者动摇了封建正统思想的统治地位,形成了一股思想解放潮流,但它没有同群众运动相结合,没有给中国人民指明出路;后者则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促成了中国人民新的觉醒,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责任编辑:叶其英校对:张一博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事业单位事业单位标识证书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