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安新区成为新时代高质量发展标杆的启示

雄安新区成为新时代高质量发展标杆的启示

数百个工地塔吊林立,高峰时20多万名建设者紧张有序施工……雄安新区建设热火朝天。这是一座担当着新时代发展使命的未来之城。雄安新区之“新”在于“以新破局”,构建起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新格局”,也为中国实现区域协同发展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为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2017年4月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设立河北雄安新区。五年来这块热土春潮涌动,从“一纸规划”到“多点开花”,“未来之城”雄安向世人徐徐铺展一幅壮美新画卷。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解决首都北京“大城市病”问题。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之一。为实现从粗放增长转向内涵发展的新需要,破解特大城市病难题,着力解决好北京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响应民生诉求,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牢固确立北京作为首都的城市战略定位,加强“全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科技创新中心”的“四个中心”功能建设,自觉服从服务于全党全国工作大局,增强中央政务活动的服务保障能力,为党中央站好岗、放好哨,提升国际交往环境及配套服务水平,着力完善公共服务体系,提升服务质量和水平,在服务国家发展中实现首都更好更快发展。也就是说,打造北京非首都功能集中承载地,是设立雄安新区的初心,也是探索出一种人口经济密集地区优化开发的模式,走出一条中国特色解决“大城市病”的新路子。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构筑新时代宜居的“人民之城”。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就是要从市民需要出发,做到疏密有度、绿色低碳、返璞归真,提供宜居的环境、优质的公共服务,并能有效吸引北京人口和功能疏解转移。为此,雄安新区建设之初,就“坚持用最先进的理念和国际一流水准规划设计建设,经得起历史检验”。为让雄安新区规划更加科学合理,先后有60多位院士、国内外200多个团队、3500多名专家和技术人员参与新区规划体系编制;为实现绿色低碳、返璞归真,雄安新区“千年秀林”工程累计造林45.4万亩,森林覆盖率由11%提高到32%,不仅营造出“城在林中,人在景中”的意趣,而且郊野公园、悦容公园等一批高品质休闲设施投用;为尊重城市建设规律和发展规律,保持规划的严肃性和约束性,中央不仅用法律法规确保一张蓝图干到底,一茬接着一茬干,而且合理把握开发节奏,稳扎稳打地推进,不搞“急就章”,不要搞一时的形象工程。雄安新区就是要靠这样的生态环境来体现价值、增加吸引力。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打造贯彻新发展理念的城市样板。智慧城市建设是新发展阶段的客观要求。智慧城市建设着力解决城市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各类问题,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其本质是管理模式创新、技术应用创新与居民需求的融合发展。为此,雄安新区自规划之初就大力推广绿色低碳的生产生活方式和城市建设运营模式。如雄安新区对城市风貌作出严格规定,不搞稀奇古怪的建筑,不要摩天大楼和玻璃幕墙;着力发展高端高新产业,积极吸纳和集聚创新要素资源,培育新动能;坚持数字城市与现实城市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可以说,生态、创新、智能已成为雄安新区重点打造的特有元素和亮丽名片之一。

城市是人类居住生活的重要场所,城市建设关乎百姓生活方方面面。我们坚信,雄安新区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一定能够实现构建科学合理空间布局、塑造新时代城市风貌,成为新时代高质量发展标杆!(来源:宣讲家网)

本文链接:http://www.71.cn/2022/0407/1163997.shtml

【声明:本文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仅供参考。本文系宣讲家网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来源。】

责任编辑:吴成玲校对:王静静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事业单位事业单位标识证书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