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断促进新时代古籍事业创新发展

不断促进新时代古籍事业创新发展

文运与国运相牵,文脉同国脉相连。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推进新时代古籍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意见》提出,做好古籍工作,把祖国宝贵的文化遗产保护好、传承好、发展好,对赓续中华文脉、弘扬民族精神、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具有重要意义。因此,要深入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加强古籍抢救保护、整理研究和出版利用,促进古籍事业发展,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精神力量。

建立严格的古籍文献保护制度。当前,国内各个古籍文献存放单位都有一套专门为收藏、保护、管理古籍文献而设立的制度,严格限制了古籍文献从接收至外出的每一个程序。古籍文献保存至今,至少也在百余年以上,其纸张脆弱,稍有不慎便会损毁,因此,大部分的书籍在收藏后便不会对外展示。但若如此,便失去了书籍保存的意义,为了能够在保证古籍文献安全的前提下进行展示,部分收藏单位会以图片、影像资料、临摹等方式,将其内容“移植”至新的载体进行展示。部分年代久远的石刻本、手抄本,其在诞生之时便较为模糊,经过岁月的侵蚀流传至今,早已模糊不清。古籍文献的存放单位,应组织专业人员对模糊不清的内容进行整理和修复,认真对照同时期的其他古籍文献内容,将模糊不清的内容补全。在这一部分的古籍文献保护工作中,存放单位必须建立针对性的管理机制,在修复人员对古籍文献修复后,组建一支对该部分内容掌握十分彻底的甄别队伍,甄别修复的古籍文献内容是否有偏差,为古籍文献的保护和修复工作提供第二道保障。

培养古籍文献保护的专业人才。古籍文献的保护需要具有针对性的专业技术。古籍文献的纸张经过岁月的侵蚀已经脆弱不堪,若稍有不慎便会造成古籍文献的损毁,因此,古籍文献的管理和保护必须由专业的人才任职。历史学及其附属学科并不属于冷门专业,但最终呈现在人们视野中时仍带有“冷门”的标签,其主要原因便在于历史专业的“前景欠佳”,导致大部分的学生在就业几年甚至几月后便“另谋出入”。为了培养古籍文献保护的专业人才,相关部门应该设立相应的奖励机制,让从事该工作的人员在生活中不会过于“清苦”,使其获得一个能够在该工作岗位上坚持下去的理由,这是培养保护古籍文献专业人才的前提。此外,古籍文献的保护工作有一项重要程度与专业性同等的需求,便是责任心,整理和修复古籍文献需要专业技术,但日复一日的工作难免带来枯燥和乏味,这时便需要责任心的督促,使其能够专注、认真地完成整理和修复工作。

加快开展古籍文献的有序阅读。古籍文献的珍贵并不是其不能展示的理由,若因珍贵而束之高阁,反而失去了古籍文献自身的意义。为了能够有效利用古籍文献的价值,图书馆、博物馆等古籍文献存放单位应开展有序阅读。博物馆中的藏品价值非凡,可由专人进行整理和维护后在展示柜中展示,古籍文献的各页内容则可以图片、影像资料等形式进行展示,既保证博物馆中古籍文献的安全,又能够让对其神往已久的参观者一睹千百年前流传下来的古籍。图书馆中的藏书比博物馆中的藏书馆藏量高些,且一般保存在图书馆中的古籍文献相对完整、不易损坏,图书馆应对书籍进行适当的维护和修复,并安排专人陪同阅读者借阅,提醒阅读者翻阅古籍文献的相关要求。开展有序阅读能够提升公众对古籍文献的认识程度,提高公众保护古籍文献的意识,为建设社会和谐风气、提升公众文化程度提供巨大帮助。

高质量推动古籍文献的现代化。古籍文献中使用的文字和语言与公众印象中的“之乎者也”相去甚远,古籍文献是记录古人言行和事件的载体,从某种意义上而言,使用“之乎者也”记载古籍的古代人,更是当代人眼中“古代人的古代人”。但语言习惯、流行词语的不同造成现代人阅读古籍文献仍有障碍,若无一定的知识底蕴,在阅读某些专业古籍时仍感困惑,因此,便需要古籍文献的“现代化”。语言习惯的困扰并不只是针对现代人,在每个时期都是文化工作者的攻坚战。每个时期的文化工作者都会对前人的著作进行注释和解读,南宋大文学家朱熹对《论语》进行注释、对《易经》进行注释等,注释便是用当代的人能理解的语言去解释古人所著文字的含义。对于古代文学著作,大部分的读者在翻开两页后便“罢了”,因此,古籍文献的现代化能够推进其传播速度,加快公众对古籍文献的认识过程。在当前对古籍文献现代化最好的莫过于《明朝那些事儿》,作者用当代人能够读懂的幽默、当代人能够认识的语句解释那些在当代人看来晦涩难懂的明朝历史,对推广明朝历史帮助巨大。为了推广古籍文献让大众所熟知,同时也为了提升古籍文献在当代的价值,其内容的“现代化”工作,值得思考,刻不容缓。(来源:宣讲家网)

本文链接:http://www.71.cn/2022/0411/1164359.shtml

作者单位:新疆师范大学政法学院

【声明:本文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仅供参考。本文系宣讲家网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来源。】

责任编辑:吴成玲校对:王静静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事业单位事业单位标识证书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