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1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向发展中国家科学院第16届学术大会暨第30届院士大会致贺信。习近平指出,中方高度重视基础科学发展,愿同包括广大发展中国家在内的世界各国一道,进一步增进国际科技界开放、信任与合作,以科学繁荣发展造福各国人民,为推进全球发展倡议、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贡献。
在自主创新中谋求发展。作为拥有十四亿多人口的泱泱大国,我国依靠他国来发展是不现实且靠不住的,只有在相对等的科研能力背景下,才能就科技领域的重点难点问题展开深度合作和讨论,因此我国要加快补足自身科技短板,坚持科技创新自立自强发展,为科技创新全球化夯实基础,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筑牢根基。我国作为新型国际关系的积极倡导者,在充分考虑国际关系未来发展的同时,也要充分考量我国国情及现实处境。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围绕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系统谋划布局科技人才发展,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科技人才制度优势,加快实现科技自立自强,并取得了突出成效。新冠疫情的全球蔓延,更凸显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意义。我国将自主研制的多款新冠疫苗作为全球公共产品,主动为需要的国家提供疫苗和相应的技术支持,为筑起全球“免疫长城”贡献了中国力量。这充分表明,只有以关键技术与创新能力作支撑,国家科技发展才有主动权,国家安全才能得到充分坚守,才能更加自信地进行大国外交,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营造公正普惠合作环境。提升国际科技发展水平,必须在平等、开放、合作、共享原则的基础上,持续优化国际科技合作环境,让交流更畅通、管理更公正、成果更普惠。我国始终坚信世界各国都是进行全球治理和应对全球化危机的重要力量,秉承着多边主义和普惠发展的原则,建立推动发展中国家科技进步的新型国际科技管理体系,构建新型国际创新规则。要积极开拓“一带一路”科技协同创新基地建设,推进亚太互联互通联动发展,协调世界各国充分发挥其本国及本地区优势,促进产业链与创新链的全球全链接的形成,让创新主体胸怀天下、融入世界,共同为全球发展添砖加瓦。同时,要汇集科技创新人才在科技资源丰富的国家或地区开展科学创新与研发工作,在创新资金充裕的国家或地区进行创新资本积累,在市场需求量大或生产力强的国家或地区进行创新产品生产。各国持有先进技术的科技企业和资金雄厚的大型企业,要不断对他国的同类型企业开展技术扶持和拓展业务深度合作,通过强强联手建立跨国企业,通过对前沿技术和先进设备的掌握有效提升世界科技创新发展水平和加速科技成果产出。
持续推进全球科技创新。坚持以惠及各国的科技成果支撑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是实现科学造福人类的应有之义。在推动科技创新全球化过程中,我们要秉承全球视野,以世界发展前沿为目标,以解决人民的问题为动力,坚持合作共赢的国际交往道路,联动上中下游企业,以互惠互利为基础开展合作,保持国际经济贸易的良性发展格局与运转。我国作为新型国际关系的“组织者”和“倡导者”,要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精神内涵转化为实施路径,协调处理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的问题。目前,我国与超过160个国家或地区已建立科技合作伙伴关系,发起或参加超过200个政府间国际机构组织和多边合作机制,随着科技外交深度、广度的不断延伸,我国已成为全球多元化、一体化创新版图当中不可或缺的一极。面向未来,要按照走中国特色大国外交道路、构建新型国际关系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总体要求,紧密结合国内科技创新需求和联合国科技创新促进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开展工作,以全球视野和大国担当去谋划科技创新、投身科技创新,以国际科技合作形成科技创新成果的良性共享,带领广大发展中国家共同补齐短板、夯实基础,汇聚成一股磅礴的中国科技力量。
在科技全球化浪潮下,我国始终坚持以“扩大影响范围”与“抓住重点突破”相结合的方式推动科技合作全球化,以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指导着国际关系实践,为人类合作共赢和推动时代发展不断贡献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力量。以全球视野推动科技创新,加快构建国际科技体系新格局,带动世界经济增长,真正让科学繁荣发展造福各国人民,这是中国共产党人义不容辞的时代责任。(来源:宣讲家网)
作者单位:新疆师范大学政法学院
【声明:本文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仅供参考。本文系宣讲家网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来源。】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