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报告> 文稿> 文化> 正文

梁涛:当今之世 舍我其谁——研读《孟子》(3)

士人阶层的形成发生在春秋战国时期。士被赋予新的含义,指具有一定知识、文化、技能并在社会产生一定影响的人。当时普遍称“子”,“子”就是先生的意思。当时最具影响力的是纵横家,其中推崇合纵的苏秦和推崇连横的张仪较有名气。这也代表了当时士人阶层普遍的价值追求,即对成功的渴求。

苏秦在游说秦王失败后备受打击,回到家后发现妻子不理他,依旧在织布,嫂子也不给他做饭,父母也不和他说话。苏秦便感叹,“妻不以我为夫,嫂不以我为叔,父母不以我为子,是皆秦之罪也”。苏秦没有怨天尤人,认为这些都是因为自己不成器。之后,苏秦开始闭门苦读,读书犯困的时候,引锥自刺其股,血流至足。我们经常说的“头悬梁、锥刺股”中的“锥刺股”便出自苏秦。我们经常用这个典故来激励后人刻苦治学。但仍要明确,苏秦奋发有为的动力和目的不是治学,而是在追求成功。他认为,如果有了真才实学,就可以获得高官厚禄。学了一年之后,终于学成了。苏秦于是游说各国,推行合纵,最终说服六个国家联合起来。苏秦不仅成为六国国相,还是合纵联盟的联盟长。这时苏秦回家后受到了不一样的待遇。父母出迎三十里,妻子“侧目而视,侧耳而听”,“嫂蛇行匍伏,四拜自跪而谢”。苏秦便问,嫂子之前那么傲慢,为何现在又这么谦卑?嫂子回答,“以季子之位尊而多金”。苏秦感慨道,“贫穷时父母不把我当儿子,富贵时连亲戚也会畏惧我,人生在世,权势富贵,怎么能忽视?”苏秦的感慨不是他个人的感慨,而是那个时代的感慨,这就是那个时代价值观的体现。

《孟子》没有提到苏秦,但是提到了张仪。值得注意的是,虽然根据司马迁的记载,苏秦和张仪是同学,但是根据1973年马王堆出土的《战国纵横家书》的记载,苏秦与张仪并非同属一个时代。目前学术界对此颇具争议,未有定论。《孟子·滕文公下》记载,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意思是,公孙衍和张仪难道不是大丈夫吗?他们一发怒,诸侯都害怕,他们安静下来,天下都太平无事。孟子却说,是焉得为大丈夫乎?他们怎么称得上大丈夫。古时嫁女,母亲一定会叮嘱女儿,“必敬必戒,无违夫子”。意思是,一定要恭敬谨慎,不要违背丈夫的意愿。“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顺从主人的想法来行事,是妇人的做法。什么是大丈夫,“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大丈夫要住天下最大的房子——仁,要站在天下最正确的位置——礼,要走天下最正确的道路——义。“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大丈夫能够实现自己的志向时,与百姓一同正道而行;不能实现自己的志向时,就独自行走自己的道路。“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富贵不能使他迷惑,贫贱不能使他动摇,威武不能使他屈服,这样的人才称得上大丈夫。

那么,回到刚才的问题,孟子为什么那么推崇孔子。我认为,这是孟子的一种夫子之道。士,代表一种精神信仰和责任担当。在孟子看来,士要关注于人间的政治秩序和普遍利益。而这种精神信仰和责任担当是从孔子开始确立的。孟子心中的“士”具有类似现代知识分子的精神品格。这类知识分子并不是因为具有某种知识而被称为知识分子的,而是因为关注社会普遍利益。法国曾发生一起很重大的冤案,以左拉为代表的法国知识分子挺身而出、慷慨陈词,为“知识分子”带来现代式命名。以此来看,中国从孔子开始便有知识分子了,且并不仅仅局限于儒家。《孟子·尽心上》指出,“墨子兼爱,摩顶放踵利天下,为之”。墨子宣传兼爱非攻,为小国争取利益,这就是中国古代的士人精神。

从孔子开始,以儒家为代表的士人不仅仅只是一个社会阶层,更重要的是他们以道为己任,能够超越个人私利,关注社会普遍利益。我认为,这是中国知识分子的可贵传统。明末东林党人顾宪成题的对联: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指出: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这些都是儒家所推崇的士人精神。孟子指出,“无恒产而有恒心者,惟士为能”。没有固定的财产却能不动摇理想信念,只有少数的士人可以做得到。他们不会因为诸侯提供俸禄就放弃自己的追求。尔俸尔禄,民脂民膏。归根结底,俸禄也是由人民生产创造的。所以,儒家追求的是一种超越个人利益的价值理念和人生理想。孔子提出“士志于道”。士是社会基本价值的维护者,是社会的良心。孔子的弟子也都坚守了这样的理想。曾参指出,“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孟子也继承了孔子这一思想,提出“士尚志”,要坚守仁义的价值理念。这正是孟子推崇孔子的重要原因。在乱世之中,孟子坚持的夫子之道始于孔子。

我们领悟孟子的精神,最重要的是要领会中国士人精神。只有抓住士阶层在中国文化长河中发挥的重要作用,才能真正进入孟子的精神世界。

责任编辑:范璧萱校对:刘宇同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事业单位事业单位标识证书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