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报告> 文稿> 文化> 正文

梁涛:当今之世 舍我其谁——研读《孟子》(4)

三、孟子的思想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我们读《孟子》时,要关注两个重要线索,一是时间,二是思想。这是我多年来研读《孟子》的经验总结。我们刚开始读《孟子》,肯定是一章一章地往下读。但大家在读的时候,脑海中要形成一种自觉,要格外关注时间和思想两条线索,以此构建出《孟子》一书的内在逻辑。

冯友兰先生将哲学体系进行了形式与实质的二元区分。我们在读国学经典时不难发现,大多数经典著述只有实质体系,却没有形式体系。以《论语》为例,从表面上看,似乎每一章和每一章之间并无关联,但其实是有内在逻辑的。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意思是,我的思想可以用一个根本的原则贯通起来。刚开始读确实很难看出来,但对文本熟悉到一定程度后就能根据时间和思想的线索将其串联起来。

《孟子》里面讨论了很多问题,比如“性善论”“仁政”“民贵君轻”“义利之辨”,但这些内容并不是集中地放在一章里论述的,而是零零散散地放在不同章节中。比如,研究“道性善”时,首要工作就是从不同章节中梳理出关于“性善论”的表达,将其按照内在的逻辑重新排序。

按照时间和思想两条线索重新梳理《孟子》,有助于加深对《孟子》的理解。以孟子与乐正克的交往为例。乐正克是孟子的弟子。有一天,他跟随子敖来到齐国。他去拜访孟子时,孟子却说,“你也会来见我吗?”乐正子说:“先生为什么说这样的话呢?”孟子说:“你来了几天了?”乐正子说:“前几天来的。”孟子说:“前几天?那么我说这样的话,不是正合适吗?”乐正子说:“我是因为住的客舍还没有找好。”孟子说:“你曾听说过,要等客舍找好后,才来求见长辈的吗?”乐正子说:“我有罪过。”仅从这段材料来看,大家可能会觉得孟子不近人情,对学生要求苛刻。但是我们再联系几段其他表述,就会明白孟子这样做的原因了。

当孟子听说鲁国要重用乐正克时,其实非常高兴。公孙丑就问他:“乐正克能力很强吗?”孟子说:“没有。”公孙丑问:“他能深谋远虑?”孟子说:“没有。”公孙丑又问:“他见多识广吗?”孟子说:“没有。”公孙丑这时候问:“那您为什么高兴得一晚上都睡不着呢?”孟子回答:“他为人很善良。”这是孟子对乐正克的态度。

孟子谓乐正子曰:“子之从于子敖来,徒哺啜也。我不意子学古之道,而以哺啜也。”意思是,你追随王子敖来,只不过为了吃喝而已。我没有想到你学了古人的道理竟然是为了吃吃喝喝。王子敖是谁?他是齐国的盖邑大夫王驩,后为右师。他仗着齐宣王的信任,专横霸道。有一次,齐宣王派孟子和王驩参加滕文公的葬礼。孟子是特使,王驩是副使。王驩做事独断专行,孟子一路都未曾与他说话。据《孟子·离娄下》记载,公行子的儿子去世后,公行子举办葬礼。“右师往吊”,王驩前去吊唁。大家都很热情地和他打招呼,唯独孟子不理他。王驩便质问孟子,孟子却回答道,“按照礼仪规范,在朝廷上不能越过自己的位子互相交谈,也不能在不同的台阶上作揖。我想按规范行事,右师却认为我怠慢他”。其实,这一规定是在朝堂上的规矩,在私人场合无需如此。从中也可看出孟子对王驩的不快。正因为对王驩不满,孟子才会不满意自己的弟子追随他。

依照时间和人物的线索,将这几段材料放在一起来看,我们才能明白孟子与乐正克、王驩之间的关系,理解孟子对乐正克的严格要求。

责任编辑:范璧萱校对:刘宇同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事业单位事业单位标识证书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