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报告> 文稿> 文化> 正文

梁涛:当今之世 舍我其谁——研读《孟子》(7)

战国时期,学术界的百家争鸣就发生在齐国。齐国又是个能够和秦国抗衡的大国。所以,齐国有充分的条件推行仁政,且具有足够的影响力带动天下百姓得享太平。秦国则以吏为师、以法为教,实行重农抑商政策,以军事化的管理为战事做准备。

在离开的路上,充虞问孟子,“夫子若有不豫色然。前日虞闻诸夫子曰:‘君子不怨天,不尤人。’”意思是,您的脸色好像不太高兴。可以前我听您讲过,“君子不抱怨天,不责怪人”。曰:“彼一时,此一时也。五百年必有王者兴,其间必有名世者。由周而来,七百有余岁矣。以其数,则过矣;以其时考之,则可矣。夫天未欲平治天下也;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吾何为不豫哉?”孟子说:“那是一个时候,现在又是一个时候。按历史规律,每过五百年一定有位圣君兴起,这期间还会有命世之才脱颖而出。从周武王以来,已经七百多年了。论年数,已过了五百;论时势,也该有圣君贤臣出来了。除非上苍还没想到要让天下太平,如果上苍想要让天下太平,当今这个时代,除了我,又有谁呢!我为什么要不高兴呢?”孟子带着这样坚定的信念,退出政治舞台,回到故里,教授弟子,著书立说。

每次读到这里,我都深有感触。一个人,在二三十岁的年纪,带着理想步入社会,往往充满信心,说出“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很正常。但孟子在五六十岁的年纪,在受到挫折的情况下依然能充满信念地说出“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这份信念,从思想源头上看,来自孔子。但更为根本的一点是,孟子坚信只有符合人性的政治才是最有前途的政治,只要遵从历史发展规律,仁政就一定会实现。

在读《孟子》的时候,我的脑海中浮现的孟子是一个坚定的理想主义者。在当时人们的眼里,他是迂阔的、不切实际的,但我们今天看,孟子是伟大的。虽然孟子对人性的复杂性,尤其是恶的一面,关注度不高,对历史的态度有时过于乐观,但他坚守住真正的理想,静候仁政时代的到来。汉代,孟子的思想已经在士人中广为流传,成为当时人们批判暴政、为民请命的精神动力。之后,中国社会开始普遍接受孟子的主张,《孟子》一书由“子”书转为“经”书。在人们的观念中,王道战胜了霸道,仁政战胜了暴政。即使有残暴的君主想借助其权力挑战孟子的权威,也以失败告终。

理想在于坚守。只要是符合人性,顺应历史发展的理想,即使暂时无法实现,也不必怨天尤人。“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两千多年前的孟子所坚守的理想像一座灯塔,为我们指引了前进的方向。今天,我们也要拿出“当今之世,舍我其谁”的气魄,坚守理想、不懈奋斗。

(根据宣讲家网报告整理编辑,

未经许可,不得印刷、出版,违者追究法律责任)

责任编辑:范璧萱校对:刘宇同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事业单位事业单位标识证书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