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明新形态之光照亮全人类共同价值

以文明新形态之光照亮全人类共同价值

在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创造了辉煌灿烂的中华文明,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重要贡献。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坚持马克思主义,继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同时倡导不同文明交流互鉴,推动了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形成。在此进程中,中国共产党既以宽广视野吸收人类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在汲取各种文明养分中丰富和发展中华文化,又进一步推动多元文化开放融通、互学互鉴,展现了和而不同、兼收并蓄的文明理念。习近平总书记在论述文明交流互鉴与全人类共同价值的辩证关系时反复强调“国与国相处,要把平等相待、互尊互信挺在前面”,要“弘扬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倡导不同文明交流互鉴,促进人类文明发展”。

人类文明新形态与全人类共同价值高度契合。纵观人类文明史,中国提出的“共同价值”源自天下体系的“多元共生”,强调自身一元性与世界多元性的有机统一,认为“共同价值”是“我有,你也有”,代表了不同文明在价值追求上的最大公约数,只是在具体的表现形式上有所不同,因而不需要任何一方强加于人。人类文明新形态倡导从本国历史传统和现实国情出发,海纳百川、取长补短、择善而从,从而把全人类共同价值具体地、现实地体现到实现本国人民利益的实践中去。

人类文明新形态秉持和平与发展的全人类共同价值。人类文明新形态植根于源远流长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平、和睦、和谐是中华民族5000多年来一直追求和传承的文明理念。人类文明新形态立足于把握和塑造人类共同未来的大视野、大格局,充分尊重人类文明多样性,坚持以文明共存、文明交流和文明互鉴超越文明隔阂、文明冲突和文明优越,是实现世界和平与共同发展的精神动力。历史已经证明,一旦强权国家渲染文明冲突、扩张文化霸权并不断推进唯我独尊、以邻为壑、损人利己的外交政策,世界和平就必然蒙上阴影,共同发展也必将沦为空谈。

人类文明新形态秉持公平与正义的全人类共同价值。回首100多年前,面对西方列强在巴黎和会上的不公不义和所谓“公理战胜强权”的虚伪之词,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先驱李大钊严词批判“仗着自己的强力蹂躏他人欺压他人的主义”,认为“有了这种主义,人类社会就不安宁了”。在“强权的自由”与“群体的公正”之间,中华文明历来重视处理好“强弱关系”和“群己关系”。孟子提出“物之不齐,物之情也”,表明大小强弱是客观存在的分野和差异,但强者不应以大欺小、恃强凌弱,弱者不能自甘堕落、依附强权,唯有遵循公认的伦理和规范,才能构建出一个和谐共生、公平正义的社会与天下。面对当今世界种种危机,中国高举公平正义的旗帜,不断呼吁各国坚守《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共同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就是上述价值的充分体现。

人类文明新形态秉持民主与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中国共产党从国内外政治发展的兴衰得失中深刻认识到,一国的政治文明和政治制度必须深深扎根于当地社会土壤,照抄照搬他国政治制度行不通,甚至会把国家前途命运葬送掉。世界上民主样式不可能千篇一律,即使是西方各国之间,民主制度、民主形式也不是完全相同的。民主的关键在于人民真正当家作主,自由的前提是不能妨碍其他人的自由,以单一标尺衡量世界丰富多彩的政治文明,本身就是不民主和不自由的。实现民主与自由是全人类的共同使命,中国倡导交流互鉴的文明新形态,就是要同各方一道探索人类政治文明发展进步的新途径。

我们相信,新征程上,中国必将继续立足于人类文明新形态,继续推进同世界上一切文明成果和进步力量交流互鉴、相融共生,为弘扬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贡献出中国精神、中国智慧和中国力量。

作者:姚遥(外交学院国家软实力研究中心主任)

《光明日报》( 2022年06月01日 02版)

责任编辑:张慕琪校对:崔静涵(实习生)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事业单位事业单位标识证书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