牢固树立总体国家安全观(4)

摘要:安全是人类生存的首要前提,也是国家发展的基础性保障。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当前我国国家安全内涵和外延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要丰富,时空领域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要宽广,内外因素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要复杂,必须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以人民安全为宗旨,以政治安全为根本,以经济安全为基础,以军事、文化、社会安全为保障,以促进国际安全为依托,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

三、构建中国特色国家安全战略

当前,各种安全问题相互交织,面对风险挑战,我们要运用总体国家安全观,构建中国特色国家安全战略。

(一)前提:明确自身定位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把握国际形势要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大局观、角色观”。“所谓正确角色观,就是不仅要冷静分析各种国际现象,而且要把自己摆进去,在我国同世界的关系中看问题,弄清楚在世界格局演变中我国的地位和作用,科学制定我国对外方针政策”。因此,我们构建中国特色国家安全战略,也要树立正确角色观,这是前提。

第一,历史发展阶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两个没有变”,即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

第二,经济定位: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虽然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2021年人均GDP达到1.25万美元,超过世界平均水平。但要清楚认识到,我们目前仍是中等收入国家,还未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而且距离发达国家的人均收入标准还有一定差距。

第三,政治定位:社会主义国家。我国是世界上少数坚持共产党领导,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国家。由此可见,我们在政治安全尤其是意识形态方面的风险、考验相较其他国家是更为巨大的。

第四,地缘政治定位:向世界大国迈进。随着我们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不断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中国从有一定世界影响的东亚地区大国向世界大国迈进。

第五,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这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愿望,是中华民族根本利益所在。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上,我们有坚定的意志、充分的信心、足够的能力挫败任何形式的“台独”分裂图谋,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实现祖国完全统一。

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要以总体国家安全观为指导,应对中国面临的各种安全挑战和威胁,维护国家安全,并且需要内外兼修,统筹把握国内与国际问题,对内不断提升维护安全的能力,对外不断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二)中国特色国家安全战略的内容

构建中国特色国家安全战略,主要体现在以下七个方面。

第一坚持党的领导,加强顶层设计,奉行底线思维。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本质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也是国家安全战略的最大特色。坚持党的领导,加强顶层设计,要充分发挥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的作用。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于2013年11月12日决定成立,由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任主席,中央政治局常委李克强、张德江任副主席。这说明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是兼顾外交安全、国内安全的统领层级机构,更加注重顶层设计。

风风雨雨百年来,面对各种风险、考验和挑战,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始终是中国人民最可靠的主心骨。2020年9月8日,在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抗疫斗争伟大实践再次证明,中国共产党所具有的无比坚强的领导力,是风雨来袭时中国人民最可靠的主心骨。”这一重要论断,既是对这次中国人民伟大抗疫实践的科学总结,也是对我们党百年历史的深刻总结,再次表明党的领导是做好党和国家各项工作的根本保证,也是战胜一切困难和风险的压舱石。

加强顶层设计,要正确评估我国发展内外部环境,对未来可能的安全威胁做出科学研判。从内部环境来讲,我国已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制度优势显著,治理效能提升,经济长期向好,物质基础雄厚,人力资源丰富,市场空间广阔,发展韧性强劲,社会大局稳定,继续发展具有多方面优势和条件。同时,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重点领域关键环节改革任务仍然艰巨,创新能力不适应高质量发展要求,农业基础还不稳固,城乡区域发展和收入分配差距较大,生态环保任重道远,民生保障存在短板,社会治理还有弱项。从外部环境来讲,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国际力量对比深刻调整,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深入人心。同时,国际环境日趋复杂,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明显增加。这种不稳定性不确定性,主要表现在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世界进入动荡变革期,单边主义、保护主义、霸权主义加剧,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变。

危机,就是在危险中孕育新的机会。因此,我们要正确认识“危”和“机”的辩证关系,要善于在危险中把握新的机遇。怎么把握?坚持党的领导,加强顶层设计,树立底线思维。我国古代重要兵书之一《司马法》说,“国虽大,好战必亡。天下虽平,忘战必危”。这段话是说,国家虽然强大,但总是对外发动战争,那最后一定会自取灭亡;天下虽然太平了,但如果忘记战争的危险,则国家也一定会陷入一种危险的状态。因此,我们要树立底线思维,居安思危,抓住和平发展的战略机遇期,提升维护国家安全的能力。

第二完善国家安全制度体系。自总体国家安全观提出以来,我国出台了一系列法律法规。比如:2015年1月2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审议通过《国家安全战略纲要》;2015年7月1日,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2017年6月27日,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八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情报法》;2017年9月1日,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九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核安全法》;2020年6月30日,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法》。加上此前通过的《国家安全法》《反间谍法》《反恐怖主义法》等一系列重要法律,国家安全领域的法律制度框架日趋完善。

第三处理好五对重要关系。一是安全和发展。既要善于运用发展成果夯实国家安全的实力基础,又要善于塑造有利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安全环境。安全与发展相辅相成。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推动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前提都是国家安全、社会稳定。没有安全和稳定,一切都无从谈起。可见,安全是发展的前提,发展是安全的保障。二是外部安全和内部安全。外部安全是条件,内部安全是根本。因此,面对各种风险挑战,我们要统筹考虑国家安全和国际安全。三是国土安全和国民安全。国土安全是基本任务,国民安全强调以人民为中心,是根本目的。四是传统安全与非传统安全。当今世界,传统安全与非传统安全相互交织、相互融合、相互依赖、相互影响。很多国家安全要素,如国民安全、经济安全、文化安全、资源安全等,其本身就兼有传统安全与非传统安全两个方面,是传统安全与非传统安全的融合。五是自身安全和共同安全。“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中国在发展的同时也要为世界作出更大的贡献,求和平,谋发展,促合作,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第四,加强国际安全合作。党的十九大指出,中国将继续发挥负责任大国作用,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不断贡献中国智慧和力量。加强国际安全合作,一是要坚持互信、互利、平等、协作的新安全观;二是要推进军事、防务、执法等领域的务实合作;三是要引导国际安全领域的议题设置和产品供给。比如,中国警察与意大利警察在罗马展开联合警务巡逻,中老缅泰在湄公河进行联合巡逻执法行动。中国追求的是共同发展,我们既要让自己过得好,也要让别人过得好。我们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推动世界各国一起发展,不惹事也不怕事,宣示底线赢得世界尊敬,同时在政治包容的基础上促进不同制度模式交流互鉴。

第五,理性应对西方的意识形态攻势。意识形态安全与政治安全息息相关。习近平总书记特别强调:“一个政权的瓦解往往是从思想领域开始的,政治动荡、政权更迭可能在一夜之间发生,但思想演化是个长期过程。思想防线被攻破了,其他防线也就很难守住。我们必须把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牢牢掌握在手中,任何时候都不能旁落,否则就要犯无可挽回的历史性错误。”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意识形态工作,对加强宣传思想工作,加强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一系列要求。

第六,处理好大国关系及周边关系。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中国军事安全的主要潜在威胁来自于大国,主要诱发因素是边海问题。处理好大国关系及周边关系对维护中国军事安全极为重要。

在处理大国与周边关系上,我们的一些原则底线是不能触碰的。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所指出的,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有一个共同信念,这就是:我们伟大祖国的每一寸领土都绝对不能也绝对不可能从中国分割出去!因此,在对外交往中,我们既协和万邦又坚守核心利益。比如,我们坚决反对韩国引入“萨德”系统,竭力促进朝鲜半岛和平,积极协调与印度、日本的关系。为稳定周边关系,我们展开一系列积极对话。比如,2018年4月27日至28日,国家主席习近平与印度总理莫迪在武汉东湖宾馆举行了非正式会晤。2018年10月26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会见来华进行正式访问的日本首相安倍晋三。2022年1月17日,第五届“中国—菲律宾马尼拉论坛”在线上举办,中国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长王毅发表题为《坚持中菲友好,共创美好未来》的视频致辞。2022年1月25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中国同中亚五国建交三十周年视频峰会上发表题为《携手共命运一起向未来》的重要讲话。习近平主席强调,要携手构建更加紧密的中国-中亚命运共同体。另外,在周边关系中,习近平主席曾用三个“好”字道出中俄两国间的邻里之道,即中俄两国是山水相连的好邻居、守望相助的好朋友、精诚协作的好伙伴。在当前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中俄并肩前行是时代的需求。

第七加强维护国家安全能力建设。国家安全是否能得到维护,最为根本的因素是自己的能力。国家安全能力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顶层设计能力、各领域安全战略与实施能力、各子系统之间的协调能力、各方面软硬实力、各领域安全体制机制的完善程度,以及国民的安全意识等诸多方面。在总体国家安全观视域下,各子系统之间的协调能力尤为重要。

(据宣讲家网站报告录音整理)   责任编辑:婧雅

责任编辑:李贤博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