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新一轮轨道交通规划强化“站城融合”

北京新一轮轨道交通规划强化“站城融合”

23年前,回龙观、天通苑等北部组团开发,地铁13号线启动建设,支撑城市向北拓展;23年后,13号线改造提升,沿线的回龙观东站、新龙泽站将变身微中心,集中布局商业产业及公共服务设施。

这其中,折射出北京轨道交通从“轨道跟着城市走”向“城市跟着轨道走”的理念转变。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近日介绍,北京新一轮轨道交通规划建设将注重通过轨道交通建设引导和优化城市空间结构和功能布局,推进轨道与城市功能的“站城融合”,实现轨道引领城市发展。

“微中心”集聚商业产业功能

今年底,昌平线南延一期有望全线开通运营,该线的学清路站将成为一座“微中心”。“地铁站不再只是地铁站,轨道微中心将集聚商业、产业等更多城市功能,成为周边市民都愿意去的活力中心,实现‘站城融合’。”负责昌平线南延一体化设计的AA国际·都市建筑设计总经理杨景涛说。

从2019年参与学清路站“微中心”设计后,一体化设计团队与周边开发运营单位沟通不下百次,为的就是让这座车站能与周边建筑“融”为一体。学清路站北侧紧邻一处学院路科技园的产业用地,二者把握建设节奏,实现了同步“一体化设计”。杨景涛介绍,车站主体及向北延伸出的地铁配套服务空间,将地铁站与微中心区域内的4个地块直接相连,让轨道交通直接连通“微中心”开发区域内教育科研、商业服务、居住等功能用地;共用的地下城市通廊上不仅有开放的店铺,还有开敞的下沉广场。

在北京城东部,正在建设的22号线(平谷线)也将进一步引导城市空间结构调整,集聚城市功能。22号线的平谷站、马昌营站、马坊站、永顺站、东大桥站已初步确定为轨道微中心。“微中心”的建设也可补齐周边区域便民短板。在22号线的运河商务区站、平谷站将分别集中设置约5000平方米便民服务设施空间。此外,线路河北段及平谷段将考虑在5个站点设置P+R停车场,提升交通接驳服务水平。

以“两站一区间”激发地区活力

记者注意到,本市正在规划建设的新一轮地铁线路中明显增加了车站出入口的数量。“出入口数量的增加,意味着地铁站直达的地方更多、覆盖范围更广,不仅方便市民出行,也能集聚更多的城市功能。”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说。

11号线北辛安站和新首钢站的“两站一区间”有20余个出入口,地下空间慢行体系直达周边近20个地块内,最大化激发城市空间活力。“两站一区间”将充分利用周边地块具备统一规划、统一开发的先天优势,以新首钢北区城市设计为基础,将地铁对周边地块的带动影响最大化。

根据规划方案,间距约800米的两座车站实现规划一体化、交通一体化、市政一体化、功能一体化及景观一体化。与以往地铁站间只设置隧道不同,两站之间的隧道上方还将有条“地下商街”,街两头分别与地铁站站厅层衔接,并通过地下通道与周边各地块建筑连通。

“四网融合”让交通更便捷

22号线途经的城市副中心站,一座超级枢纽正在拔地而起。这座车站将实现“四网融合”:除了已经建设好的6号线、正在建设的平谷线、即将建设的M101线等地铁线外,还有京唐城际铁路等铁路线路。本市最大的综合客运枢纽站丰台站也将打造“四网融合”样板,形成高速铁路、普速铁路、区域快线、地铁普线以及地铁快线四位一体的立体交通枢纽。

“北京正在推进干线铁路、城际铁路、市郊铁路、城市轨道交通‘四网融合’,实现轨道交通全网资源共享,高质量、网络化运营。”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解释,“四网融合”将通过轨道交通同台换乘、垂直换乘,进一步提升乘客的便捷性和舒适性。

据悉,本市正在加快编制城市轨道交通第三期建设规划,实施市域(郊)铁路建设行动计划,下一步将积极推进11号线二期、19号线二期、城市副中心线整体提升、东北环线整体提升等项目建设。

责任编辑:崔静涵校对:吴自强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事业单位事业单位标识证书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