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低碳经济与高质量发展

京津冀低碳经济与高质量发展

[中图分类号] F124.5; F29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29-1445(2022)08-0059-04

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努力建设美丽中国,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内在要求。在“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中,生态文明建设是其中一位;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中,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其中一条;在新发展理念中,绿色是其中一项;在三大攻坚战中,污染防治是其中一战;在到本世纪中叶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中,美丽中国是其中一个。以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为总抓手,推动经济社会全面绿色转型,需要克服区域发展不平衡、技术分布不均匀的矛盾。必须大力推进京津冀低碳经济协同发展,全面提高区域经济发展质量。

从京津冀碳全要素生产率看高质量发展

统筹推进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是我国推进“双碳”工作的重要发展方向。京津冀区域作为我国三大经济增长极之一,GDP约占全国的8.50%,人口约占7.82%,但二氧化碳排放占比达11.85%,二氧化碳排放占比相对较高,京津冀区域面临着更大的压力。低碳发展一方面要求低碳化,一方面要求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实现低碳化,实现经济发展与绿色转型双赢。

随着京津冀三地在交通、生态环保等方面的协同合作不断深化,经济社会不断朝着绿色化、低碳化迈进。碳全要素生产率衡量了包括劳动、资本和二氧化碳排放在内的综合要素生产率水平,是衡量低碳经济发展水平的一个综合指标。从碳全要素生产率变化趋势来看,2011—2019年京津冀区域碳全要素生产率由1.0410上升至1.1719,提高了12.5%;从碳全要素生产率水平来看,2019年京津冀区域为长三角的74.51%、珠三角的59.37%;从碳全要素生产率增速来看,2011—2019年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三大区域的年均增速分别为1.49%、1.79%、1.62%。由此可见,近年来,京津冀区域碳全要素生产率水平不断提高。在低碳发展水平和增长速度方面,京津冀区域与长三角、珠三角区域相比差距正在缩小。

京津冀三地低碳经济发展水平均呈上升趋势。从碳全要素生产率变化趋势来看,2011—2019年北京、天津、河北的碳全要素生产率分别由2.5168、1.0622、0.6816上升至3.3190、1.1154、0.7506,均呈上升趋势;从碳全要素生产率水平来看,2019年北京是天津的2.98倍、河北的4.42倍;从碳全要素生产率增速来看,2011—2019年北京、天津、河北分别为3.52%、0.61%、1.21%。由于京津冀三地在产业结构、能源结构、科技创新水平、管理水平等方面的差异,造成了三地低碳发展的不平衡。因此,提高天津、河北尤其是河北的低碳发展水平,应成为协同推进京津冀低碳发展的重要着力点。

京津冀三地提高低碳发展水平需要各有侧重。由于碳全要素生产率等于劳动生产率、资本产出率和碳生产率的加权几何平均数,它是由三个单要素生产率共同决定的,因此,必须通过提高各单要素生产率来提高碳全要素生产率。在全国的坐标系中,2019年,北京的碳生产率排在第一位,劳动生产率和资本产出率均排在第二位,因此,进一步提高北京的低碳发展水平,应在提高劳动生产率和资本产出率上下功夫;天津的碳生产率排在第15位,劳动生产率和资本产出率分别排在第6位和第24位,因此,提高天津的低碳发展水平,应在提高碳生产率和资本产出率,特别是在提高资本产出率上下功夫;河北的碳生产率排第26位,劳动生产率和资本产出率分别排第18位和第28位,各单要素生产率排名均较为滞后,提高低碳发展水平,应在全面提高各单要素生产率,重点在提高碳生产率和资本产出率上下功夫。

推进京津冀低碳经济协同的现实挑战

由于京津冀区域碳排放量水平较高,所以推进京津冀低碳经济协同发展需应对新挑战。

京津冀区域产业结构不尽合理。京津冀区域产业结构偏重,尤其是天津和河北重化工业占比较高,经济增长主要依赖高碳化石能源,二氧化碳排放量较大,碳排放总量约占全国的11.85%,而GDP约占全国的8.5%,致使京津冀区域碳生产率水平不高。京津冀三地的碳生产率差异度较高,北京的碳生产率居全国第一位,天津和河北分别在第15位和第26位,推进低碳协同发展难度较大。尤其当前,各地面临经济增长下行、减污降碳上行的双重压力,京津冀区域如何处理好在避免上马高耗能、高排放项目的前提下,实现经济高质量增长,是当前工作的重点和难点。

低碳协同发展合作机制不够完善。北京优势高科技资源信息与天津、河北的共享力度不足,大部分流向长三角、珠三角区域。京津冀三地在政策和产业领域,存在行政壁垒。京津冀三地在医疗水平、基础设施、公共服务水平、教育等方面存在较大的梯度落差。在生态环境补偿机制建设上,中央通过转移支付积极支持改善生态环境,京津冀地区积极探索生态一体化的制度措施,但仍需进一步完善。如河北地区为加大生态环境治理力度,调整农业种植结构、退耕还林、禁止高耗能项目等,但由于缺乏资金、技术等支持,难以满足本地区的生态建设、环境保护和基础服务的要求。

经济结构低碳化调整进度相对滞后。近年来,京津冀低碳发展水平明显上升,其中经济结构优化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京津冀三地均形成了“三、二、一”产业格局,第三产业占比较高。但是,同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要求相比,京津冀区域低碳发展的基础还不稳固。目前,京津冀区域,尤其是天津和河北的传统产业占比依旧较高,黑色金属的冶炼、压制和发电产业是京津冀区域碳排放的主要来源,战略性新兴产业及高技术产业等高附加值、竞争力强的产业仍在起步阶段,尚未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核心产业。京津冀产业链建设尚不完善,缺少世界级产业链集群支撑;能源结构尚未发生根本性转变,清洁能源占比相对较低,经济建设仍然依赖化石能源;交通运输结构偏公路,京津冀区域公路货运量约占总货运量的82.59%,实现低碳协同发展任务依然面临较大挑战。

低碳经济协同发展的创新能力不强。京津冀三地的企业不断加强低碳技术研发、攻关,取得了丰富的成果。但和国外的企业相比,京津冀三地企业的低碳技术自主创新力度不足。创新技术的创新转化效果不佳,京津冀三地创新能力落差较大,产业异构明显,北京作为主要创新成果输出地,创新成果较少流向津冀两地。数据显示,2020年北京市技术交易额有3718.5亿元流向外省,流向天津和河北的约占9.33%。碳捕集利用和封存技术、零碳工业流程再造技术等科技支撑力度不足,缺乏资本支持,绿色金融支持绿色创新的作用有待提高,科技—产业—金融的良性循环尚未形成。

把低碳发展作为京津冀协同的有力抓手

京津冀三地低碳发展水平差异度高,加快推进京津冀低碳经济协同发展,将有利于促进区域低碳发展,提高经济发展质量。

坚持以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为牛鼻子,带动产业结构绿色化、低碳化升级。坚持控增量、疏存量原则,在京津冀区域,严格控制新增高耗能、高排放的项目。提高先进制造业比重,建设以首都为核心的京津冀世界级城市群,迫切需要新一代产业支撑,加快发展信息技术、新材料、高端装备、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新兴产业,推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兴技术与绿色低碳产业深度融合。

深化能源结构低碳转型。构建清洁高效低碳安全的能源体系,应立足京津冀区域能源结构实际,逐步实现煤炭减量替代,提高清洁能源比重。要节约为先,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把节能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全过程和各领域。物质生产领域,应增强能效碳效意识,加强对化石能源的节约、循环利用,加快对工业、建筑、交通等各领域进行节能改造,提高整体能效水平;在消费领域,倡导全民践行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要严格控制化石能源消费。立足京津冀区域能源结构偏煤实际,制定煤炭减量发展计划,在“十四五”时期严格控制煤炭消费量增加,“十五五”时期逐步减少。推动煤炭清洁利用,严格控制新增煤电项目,对现役机组进行节能升级改造,在保障供电安全的前提下,有序淘汰落后煤电产能。要积极发展非化石能源。逐步以可再生能源替代煤炭发电。目前,京津冀区域火电装机容量占比为67.60%,发电量占比为84.48%,坚持发挥火力发电的重要保障作用,同时快速安全提高清洁能源发电比重是京津冀区域亟须解决的重点问题。大力发展风电、太阳能发电,坚持集中式与分布式并举,建设风电和光伏发电基地,提高风电与光伏发电的互补调节水平,保障供电安全。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增强对可再生能源的消纳能力,提升电力系统综合调节能力。要深化能源体制机制改革。京津冀三地要加大对可再生能源的政策支持力度,创新可再生能源激励机制;建立京津冀区域绿色低碳电力交易市场,发挥价格的杠杆作用,积极引导新能源发电,畅通区域内绿色电力企业与用户的电力交易渠道,建设政府监管与市场机制相结合的绿点交易体系。

推进交通运输体系低碳建设。京津冀区域运输结构偏公路运输,因此,优化京津冀区域运输结构是推进低碳发展的重要内容。一方面,要优化交通运输结构。以运输工具低碳转型助力交通运输结构优化升级。扩大电力、氢能、天然气等清洁能源在交通运输领域的应用。逐步以新能源汽车替代传统燃油汽车,提高新能源汽车占比;提高铁路系统的电气化水平,持续提高运输的碳生产率。发展智能交通,合理调节不同运输工具分工,降低不合理的客货运周转量。另一方面,要积极引导低碳出行。将绿色低碳理念贯穿于交通基础设施规划中,加快地铁、公交专用道、快速公交系统等大容量基础设施建设;加强人行道和自行车道等城市慢行系统建设,倡导绿色低碳出行。

开展绿色低碳科技攻关。应充分发挥北京的科研优势。北京作为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和原始创新策源地,要积极开展低碳零碳负碳和储能新材料、新技术、新装备、再生能源制氢、可控核聚变、零碳工业等前沿低碳技术攻关。探索三地科技创新合作机制,避免同质化竞争,有序做好低碳产业分工、技术转化等工作。加大北京先进低碳技术在津冀两地推广运用力度。应畅通京津冀区域要素资源流动。推动京津冀三地科研院校、企业合作,共同探索低碳技术研发、推广与运用,建立京津冀区域科研服务平台,打破要素流动壁垒,促进资源要素在三地自由流通,建设人才体系,提供高质量的技术扩散、产业孵化服务。不断提高教育投入,提高人力资本水平,尤其是具备低碳专业素养的科研、技术人员,引进、用好顶尖人才。应以数字化赋能低碳发展。在管理领域,应用数字化技术,提高政府监管水平,动态分析市场用能需求,提高功能效率;在生产领域,数字化、智能化技术赋能传统行业升级改造,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碳生产率。

加快培育完善碳市场建设。碳排放交易是以市场化方式减少碳排放,本质是金融市场,应遵循金融市场的发展规律建设碳市场。其一,要加快碳市场建设进度。碳配额、碳税是碳市场中减少碳排放的主要实践方式。目前,京津冀区域碳排放交易体系仍在建设阶段,应充分利用市场机制,加快碳市场建设,逐步扩大碳市场的覆盖规模,逐步由单一行业转向其他高能耗、高碳排放重点行业。其二,引导资本流向低碳产业。京津冀区域及三地资本产出率呈下降趋势,推进低碳发展,京津冀区域应重视资本产出率下降的问题,为资本设置“红绿灯”,对资本进行有序管控。积极引导资本流向低碳、新兴产业,促进经济社会全面低碳转型。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2]习近平.推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J].求是,2019,(3).

[3]习近平.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J].求是,2021,(9).

[4]习近平.推动形成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J] .求是,2019,(24).

[5]习近平.努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J].求是,2022,(11).

[6]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意见[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1.

[7]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1.

[8]武义青,张旭,姚连宵.京津冀区域绿色低碳发展研究.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报告(2021~2022)[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2.

(作者简介:武义青,河北经贸大学副校长、研究员,京津冀协同发展河北省协同创新中心主任;姚连宵,河北经贸大学经济研究所数量经济学专业2020级硕士研究生)

责任编辑:王梓辰校对:翟婧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事业单位事业单位标识证书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