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锦诗:“敦煌的女儿”

樊锦诗:“敦煌的女儿”

她曾是风华正茂的北京大学优秀学子,却用近60年时间守护着荒野大漠中的735座洞窟。人们亲切地喊她“敦煌的女儿”。她,就是历任敦煌研究院副院长、院长、名誉院长的樊锦诗。

樊锦诗,祖籍杭州,1938年出生于北平,之后不久便随家人迁往南方,在上海度过了童年和少年时期。1958年,品学兼优的樊锦诗考入北京大学历史学系考古专业。

1962年,樊锦诗与另外3名同学来到敦煌莫高窟实习,那时的她对敦煌还无深刻了解,只是被一座座洞窟历经千年的古朴与庄严所打动。次年,樊锦诗大学毕业,怀揣“祖国的需要就是我的志愿”的志向,听从祖国召唤,来到大漠戈壁中的敦煌文物研究所(今敦煌研究院)工作,并于1974年光荣地加入中国共产党。

然而,要在大漠戈壁里扎下根来,决不能只靠一时的心动。大漠中的生活艰苦非常:喝咸水、点油灯、住土屋、睡土炕……当多次面对离开的机会时,樊锦诗犹豫过,但经过深思熟虑后,她还是放不下对这片石窟的热爱与肩头的责任,最终一次次选择了留下。

1967年,樊锦诗与大学同学彭金章结婚,但夫妇俩因工作关系长期两地分居。尽管樊锦诗与彭金章一直争取调到一起工作,但无论是甘肃省还是彭金章工作的武汉大学,都坚决不放人。1986年,甘肃省有关部门甚至派出干部专程来到武汉大学讨论樊锦诗夫妇的调动问题,最终,武汉大学将决定权交给了这对夫妻。彭金章明白,妻子心里放不下那片石窟,思虑再三后,他毅然抛下了亲手创立的武汉大学考古专业,选择去敦煌,改行进行佛教考古研究。自此,夫妻俩终于结束了长达19年的分居生活。

工作以来,樊锦诗用爱和生命践行着守护敦煌的神圣誓言,潜心石窟考古研究,先后完成了敦煌莫高窟北朝、隋、唐代前期和中期洞窟的分期断代工作;坚持改革创新,构建“数字敦煌”,开创敦煌莫高窟开放管理新模式,有效缓解了文物保护与旅游开发间的矛盾;在全国率先开展文物保护专项法规和保护规划建设,探索形成石窟科学保护的理论与方法,为敦煌莫高窟的文物和大遗址保护传承与利用作出突出贡献。樊锦诗为敦煌石窟的保护和研究工作奋斗了近60个春秋,她本人也先后获评全国优秀共产党员、“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改革先锋”、“文物保护杰出贡献者”、“最美奋斗者”等荣誉称号。

自敦煌研究院成立以来,一批批学者、文物工作者放弃优渥的生活,远赴迢迢敦煌,一去便是一生。习近平总书记在敦煌研究院座谈时指出,一代又一代的敦煌人秉承“坚守大漠、甘于奉献、勇于担当、开拓进取”的莫高精神,在极其艰苦的物质生活条件下,在敦煌石窟资料整理和保护修复、敦煌文化艺术研究弘扬、文化旅游开发和遗址管理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不少重要研究成果。如今的敦煌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不变的是,一批批年轻人依然前赴后继,踏着樊锦诗等前辈的足迹来到敦煌,奉献青春与热血,他们说,莫高精神已经成为敦煌的“第二宝藏”!

责任编辑:翟婧校对:王梓辰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事业单位事业单位标识证书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