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

深入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

《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是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重大战略定位。站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制高点,以科学中心、创新高地、创新生态为核心的三重维度正成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重要框架。

世界科学创新中心。在科学创新平台方面,50家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在粤港澳大湾区落地生根,为增强粤港澳大湾区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能力全面赋能。粤港澳大湾区高校协同政府、企业研发机构,塑造了体系完善、要素充沛、制度融合、水平拔尖的开放型区域协同创新共同体。大湾区分布着25家世界500强企业、超过6万家高新技术企业、10所QS世界排名前500的高校,逾200位院士定居粤港澳大湾区展开世界科技前沿领域的重大问题研究,诸多创新实体呈现出粤港澳大湾区强大的创新能级。我国专利合作条约(PCT)国际专利申请量连续三年稳居世界第一,粤港澳大湾区的PCT国际专利申请数量占全国的一半。

全球创新产业高地。随着广东省持续推进十大战略性支柱产业集群和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2021年产业集群取得增加值近5万亿元。香港将生物科技、人工智能、智慧城市及金融科技列为具有优势的四大发展范畴,同时部署了创新科技产业、文化及创意产业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截至2020年,香港初创企业数量已稳定增长至3360家。澳门稳步推进以中医药研发制造为切入点的大健康产业、现代金融、高新技术、会展商贸和文化体育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当前,粤港澳大湾区已形成了高度成熟的风投市场。可以预见,到2030年,粤港澳大湾区将全面实现区域、国家和全球三级创新网络的贯通融合,战略性新兴产业规模将达到万亿美元级,独角兽企业预计将超过100家。

国际创新生态聚落。区域发展有赖于人口、资金、技术等要素的新一轮集聚与融合。人才方面,15~59岁年龄人口的比例为73%,接受高等教育人口比例约占20%,年轻化、规模化的高素质人力资源奠定了粤港澳大湾区的人才基础。教育方面,粤港澳大湾区教育国际化水平、教育开放性、教育体系完备程度达到新高度。香港亚洲教育枢纽的地位渐趋稳定,高等教育国际化水平位居世界前列。此外,发展迅猛的“高校扩建运动”成为了大湾区的一大特色。近三年,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香港浸会大学、香港科技大学、香港理工大学、香港城市大学等逾40所高校或其分校在大湾区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总的来看,粤港澳大湾区已具备国际一流湾区、世界级城市群、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良好条件,对我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和建设科技强国将形成巨大推动力。持续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向纵深发展,可从以下三方面着力:

一是探索有中国特色的湾区创新之路。一方面要发挥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及大型科创企业的领头羊力量,打造创新链利益共同体,发挥“一国两制”优势,强化粤港澳三地创新资源协同融合,加快实现科技自立自强和技术的革新。另一方面,完善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构建科技创新保障体系,为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新材料、新能源等新兴产业领域的基础研究提供关键基础设施支持。

二是构建以创新为动力的湾区经济体系。长期以来,无论企业还是高校,在技术成果转化领域存在的“最后一厘米”壁垒始终未能让知识与技术走向产业化。对此,应扎实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扩大科技创新发展的顶层设计,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和科技成果转化机制,探索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产学研有机结合的发展模式,破除影响创新要素自由流动的瓶颈和制约,推动创新技术的规模化应用,进一步激发各类创新主体活力,建成全球科技创新高地和新兴产业重要策源地。

三是打造开放包容的湾区人文生态。文化氛围作为隐性力量是国际创新生态聚落的重要组成部分。岭南文化已延绵千年,形成了大湾区独特的地域文化。此外,大湾区四十多年来持续推动对外开放、先行先试的创新文化为国内外人才提供了包容性的文化环境,由此形成了独特的大湾区“熔炉文化”生态。面对更好的政策环境、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创新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更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等公共服务供给,粤港澳大湾区正在推动形成强大磁吸效应,一批批高素质人才、研发平台、产业化基地在粤港澳大湾区展现聚合效应,尽显大湾区科技创新活力。

粤港澳大湾区是新时代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的新尝试,也是推动“一国两制”事业发展的新实践。未来,粤港澳大湾区综合实力将显著增强,粤港澳合作更加深入广泛,区域内生发展动力进一步提升,我们期待见证大湾区成为发展活力充沛、创新能力突出、产业结构优化、要素流动顺畅、生态环境优美的国际科技创新中心。

(作者:卓泽林,系广东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华南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所教授)

责任编辑:翟婧校对:王梓辰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事业单位事业单位标识证书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